神十八指令长叶光富:准备充足 对完成任务信心满满

神十八指令长叶光富:准备充足 对完成任务信心满满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将在明晚8时59分发射,三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记者见面会。担任指令长的叶光富2021年10月曾经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他说,很幸运赶上伟大的新时代,为载人航天事业的神胜任务和责任担当,形容第一次飞行是飞员圆梦的激动和兴奋,今次作为指令长,压力更大、责任更重。面对挑战,他和两名队友及整个团队已经做好充足准备,对完成任务信心满满。1989年10月出生的李聪和1987年出生李广苏,都是中国第三批航天员,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李聪说,从天空到太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每名航天员都要经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磨砺,都要始终保持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李广苏说,任务中他主要负责空间试实验项目,涉及航天医学、基础物理等前沿科学问题,三人工作上虽有分工,但他们分工不分家,团结如一人,所有操作都互为备份。 2024-04-24 11:34:21 (2)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神舟十八号乘组由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 叶光富任指令长

神舟十八号乘组由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 叶光富任指令长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将在明晚8时59分发射。航天员乘组由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航天员组成,叶光富担任指令长。乘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3人均为「80后」。 2024-04-24 09:09:17 (2)

封面图片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航天员叶光富、李广苏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叶光富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李广苏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以及航天员乘组出舱活动和应用载荷出舱任务。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在本港时间晚上接近7时,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历时8个半小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说,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在太空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太空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叶光富、李广苏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叶光富再度漫步太空,而李广苏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以及航天员乘组出舱活动和应用载荷出舱任务。 2024-05-28 19:47:05

封面图片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晚上8时59分发射升空。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晚上8时58分57秒点火,到8时59分神舟十八号升空。飞行乘组出征仪式,傍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3名航天员,包括担任指令长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其后依次进入飞船返回舱。叶光富执行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李聪及李广苏都是国家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央视播出3人受访片段。叶光富说第一次飞行是圆梦太空的激动及兴奋,同时充满好奇与期待,这次更多是使命、责任、考验与担当。李聪说最期待是如何令6个月的飞行任务安全、顺利、零差错、零失误完成,是期待、挑战,亦是目标。李广苏就说期待看看脱离大气层后的星空景象。 2024-04-25 21:00:26 (1)

封面图片

中国神舟十八号确定航天员名单 瞄准明日20时59分发射

中国神舟十八号确定航天员名单 瞄准明日20时59分发射 中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瞄准星期四(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 据央视新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星期三(4月2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 此次执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航天员组成,叶光富担任指令长。乘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3人均为“80后”。 2024年4月24日 9:10 AM

封面图片

神舟十八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八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发射中心又见发射成功大红屏。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叶光富担任指令长。航天员叶光富执行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李聪和李广苏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据了解,本次神舟十八号将上行实验装置及相关样品,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同时,还将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