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称香港牙医要通过服务质素作出竞争 当中牵涉人手问题

梁振英称香港牙医要通过服务质素作出竞争 当中牵涉人手问题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说,香港的牙医不能够与其他地方的牙医以收费作为竞争,因为香港是一个高成本、高收入的地方,如果以成本作竞争,收入只会越来越低,生活质素亦会越来越差,一定要通过服务质素作出竞争,而牙科服务质素亦与人手有关。梁振英在香港健齿周启动仪式上致词时表示,在人手成本问题上,他认为在输入在某些领域的人手,如果规定给予同一岗位人员的工资中位数,成本结构不会改变,服务质量不会提升。因此吸引外来人手的同时,是否有必要规定外来人士收入一定要是同一岗位的工资中位数,抑或是订得比较低对方接受而又符合最低工资水平,这是可以讨论。他表示,香港牙医既要积极进取,奋发图强,亦不必妄自菲薄,认为健齿周是好开始,为市民为牙科服务继续努力。 2024-05-08 12:37:4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卢宠茂称本港高质素医疗保健及牙科服务仍具竞争力

卢宠茂称本港高质素医疗保健及牙科服务仍具竞争力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说,即使一些本地病人北上寻求较便宜的医疗服务,但他有信心本港的高质素医疗保健及牙科服务仍然具竞争力,虽然一些病人认为内地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但只要业界继续改善服务就毋须担忧。卢宠茂在本台英文节目表示,政府致力于将本港发展成为国际健康与医疗创新中心,未来可以推动有关领域进一步发展。他表示,本港有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有一间拥有医学院及牙医学院的优秀大学,本港不仅擅长提供服务,亦要善于创新。 他认为,如果本港具备所有足够人才,就不应该只考虑提供服务,而应该是创新的驱动者。他表示,医管局推出措施挽留医护人才,低息置业贷款计划收到超过1000份申请,有八成获批,未来就希望容许更多非本地培训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来港执业,以纾缓人力短缺的问题。 2024-05-18 09:28:04

封面图片

牙科外展队未达服务目标 衞生署称最大困难是人手问题

牙科外展队未达服务目标 衞生署称最大困难是人手问题 审计报告发现衞生署与非政府机构合作成立的「牙科外展队」未达服务目标,立法会帐委会公开聆讯讨论有关内容。目前外展计划下,每名长者每年获津贴720元,有议员认为津贴额太低,欠缺竞争力,无法吸引非政府机构参与。衞生署署长林文健表示,非政府机构参与计划面对最大的困难是人手问题,外展队要由一名牙医及一名助理员组成,要「齐队」不容易。他说,已从多方面加强相关工作,包括与社署达成机制,每年为安老院舍提供牙科服务培训、向院舍解释牙科护理安排细节、在社署合约院舍招标文件加入提供牙科检查服务的条件、以及主动接触,了解院舍未有参与计划的原因。 2024-05-10 10:29:20

封面图片

立法会通过容许非本地培训牙医来港执业 卢宠茂:随即展开招聘

立法会通过容许非本地培训牙医来港执业 卢宠茂:随即展开招聘 立法会三读通过《牙医注册修订条例草案》,包括增设新途径容许合资格非本地培训牙医来港执业,明年起牙医毕业生需在指明机构进行一年实习,才可正式注册。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在二读答辩时表示,今日是本港牙医专业的一个历史性时刻,因为修例是香港超过60年来,对牙医注册条例首次进行的最大规模全面修订,通过修例后,衞生署将随即展开非本地培训牙医的招聘工作,包括到不同地区进行招聘等,争取在明年第一季有首批非本地培训牙医,透过机制来港。 至于实习安排方面,卢宠茂重次重申,有关做法并非要解决公营牙医不足的问题,即使衞生署日后透过本地或非本地招聘,实现职位零空缺,政府仍会承诺为所有本地牙科毕业生实排实习岗位,协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不会受人手供求影响。他又指,实习是受薪工作,不是牙医学院教学课程的一个延伸,而在资深牙医督导下,他们会在不同单位服务,为未经筛选的真实病人作诊疗,绝非牙医学院教学培训和模拟训练能够比拟。 卢宠茂说,政府会和港大牙医学士课程的学生保持沟通,完善他们的实习安排,就此牙管会、衞生署和港大牙医学院已成立专责小组,商讨实习细节,相关课程学生代表亦有参与。修例通过后,实习安排将适用于明年夏季起的本地牙科毕业生。 另外,修例亦更新牙科衞生员和牙科治疗师的规管架构,以配合政府推动口腔健康和牙科护理的政策方向。 2024-07-10 19:01:00

封面图片

梁振英:香港机遇很多 需有担当才化为经济发展成果

梁振英:香港机遇很多 需有担当才化为经济发展成果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表示,国务院总理李强上月宣读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香港的机遇有很多,但社会需要有担当才能掌握并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同时为国家贡献力量。梁振英在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两会」研讨会致辞表示,《政府工作报告》给予本港的机遇及对香港担当的要求,分布在各个段落,例如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等。梁振英表示,香港要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关键是往价值链上游走,例如仿傚伦敦进行高增值航运服务,包括船舶买卖租赁、融资、注册登记和相关海事法律服务,他认为,这是唯一可以让港人增加收入和提升生活质素的方向。他又表示,本港第三产业要助力内地第一和第二产业,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例如本港所长是贸易和相关服务,要助力国家农业和工业产品,将好的中国产品以更好价钱卖往更大市场,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路,否则农民、工人没有更好的收入。梁振英指出,要身体力行到内地认识和了解机遇,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留在香港想象机遇,社会上所有具公权力和影响力的机构和人士,都要展现担当,集中力量办好大事,实践机遇 2024-04-08 16:43:21

封面图片

梁振英谈北上养老:让老人福利过河

梁振英谈北上养老:让老人福利过河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此前表示,北上安老必须先解决香港的福利政策在大陆是否适用,中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对此认为,让老人福利过河,老人院舍福利问题不必大而化之,并强调两地通“首先是政策通,政策通,首先是思想通”。 孙玉菡此前表示,曾于过去半年两度到访大湾区,与当地部门探讨港人到大湾区安老的方案,北上安老能提升长者生活品质。梁振英星期五(12月29日)在社交专页撰文,表示认同孙玉菡的观察,并指大陆院舍除地方大,也因为工资成本低、人手充裕,服务比香港好。 不过,对于孙玉菡指“必须先解决香港的福利政策在大陆是否适用,以及院舍选择要多”,梁振英抱有疑问,称该言论“真有点旁观者的味道”。 梁振英认为,老人院舍福利问题不必大而化之,上升到“香港的福利政策”这个层次,如孙玉菡让“香港的老人院舍政策在大陆适用”,一年内面向港人的“大陆的院舍就会选择更多”。 他说,“山中七日,世上千年”,在香港的一年时间,大家还在媒体议论,而在“大湾区”的广东城市已经成事,认为决策主动权在特区政府。 梁振英认为,让老人福利过河,香港老人既可用同样价钱享受更好的晚年生活,又释放香港的房屋和人力资源,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梁振英还反问,为何在“两地联通”的问题上,“这么多心魔?这么多红灯黄灯?”强调两地通“首先是政策通,政策通,首先是思想通”。 2023年12月30日 9:19 AM

封面图片

全国两会|梁振英称香港具优势 冀大力推动新产业增收入

全国两会|梁振英称香港具优势 冀大力推动新产业增收入 本港面对财赤情况令外界一些人担心,在北京,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接受本台专访时说,即使有担心大家都应思考如何应对,与其讨论节流、增加新税种、新税率,不如大力发展新产业,带来新收入。他强调,香港在多方面都具有优势,例如物流、检测、国际贸易人才、庞大的会计专业等,这些都是内地企业需要的服务,他看到香港有很多机遇。梁振英说,过往反对派在议会阻挠,使社会习惯香港较慢的发展速度,情况不正常,亦丢失不少竞争力。他说香港未来发展新产业的速度要尽量加快,协助内地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他提到香港法律界所提供的法律服务类别很窄,建议提供房地产买卖法律服务的律师,可以考虑再培训,以成为国家有很大需要的海事法律师等,令他们增加收入,政府的税收亦会增加。至于港股低迷,梁振英认为,香港高度开放,是一个以外国基金为主、本地基金为次的经济体,股市上落并不一定反映经济实力和发展潜质。至于楼市调整,梁振英认为,楼市受到高息和过去数年疫情的影响,相信「撤辣」有助增加需求,但往后需求会否上升,仍取决于经济表现、利率前景,以及买家心理因素等,没有人有水晶球可以准确预测。他指出目前潜在私楼供应量达到10.9万伙,数字清晰,可以让社会清楚了解供应环境,令准买家有更多指标衡量是否入市。 2024-03-09 16:12:36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