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引导人口和产业布局向更安全区域集中

应急管理部:引导人口和产业布局向更安全区域集中 国务院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发布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情况,首次明确区划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司长梁丰表示,根据普查成果深入分析,取得多方面的新发现,包括近年来北上台风活跃、灾害影响较大,需要更加关注对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显著增加,最近十年北方地区局部地区强降水致灾害程度趋强,形成了暴雨灾害「南北并重」的格局;以及高温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显著增加,高温灾害致灾危险性增强等。应急管理部综合减灾和改革协调司司长吕红频表示,会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实施,把普查形成的综合风险评估图、区划图等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划定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提供依据,引导人口和产业布局等向更安全的区域集中。吕红频表示,在上海、湖北、四川、新疆等地组织开展相关试点工作,相信在避让灾害风险、源头管控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具体体现。 2024-05-08 12:54:15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内地当局首次明确区划自然灾害风险区 拟引导人口集中于安全区域

内地当局首次明确区划自然灾害风险区 拟引导人口集中于安全区域 国务院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发布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情况,首次明确区划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并计划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于更安全的区域,推动事前预防的治理模式。另外,国家气象局分析普查结果发现,近年北上台风活跃、极端降雨的频次以及强度等情况显著增加,未来会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 2024-05-08 12:29:24

封面图片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建成综合风险数据库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建成综合风险数据库 在北京,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首次介绍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工作、成果及应用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表示,普查编制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综合防治区划图,并制订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主要江河防洪区防治区划、山地洪水威胁区防治区划、干旱灾害防治区划、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及森林火灾防治区划等。郑国光表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创造多个第一次,包括第一次全面摸清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全国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开展对全国灌木、草木、枯落物等普查。至于在评估与区划成果方面,第一次明确全国高灾损区、高隐患区、高风险区和低减灾能力「三高一低」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域;识别占全国陆地面积2.3%的自然灾害高风险区以及首次划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短板弱项区域等。郑国光指出,已建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数据库,包括10个行业数据库,31个省级基础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为推进普查成果应用打好基础。 2024-05-08 11:22:47

封面图片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严密防范江河退水阶段风险 做好转移群众安全管理工作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严密防范江河退水阶段风险 做好转移群众安全管理工作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持续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联合会商,调度山东、河南、湖南等省份,研判当前汛情发展态势,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会商强调,要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堤段巡查防守,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做到科学高效。要严密防范江河退水阶段风险,持续压紧压实防汛责任。四川及黄淮等地强降雨仍将持续,要继续强化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度汛、山洪和地质灾害、城乡内涝等薄弱环节防范应对,严格落实 “隐患点 + 风险区” 双控要求,按照 “四个一律” 要求及时果断转移受影响群众。

封面图片

中国中亚应急管理部长级会议本周新疆召开

中国中亚应急管理部长级会议本周新疆召开 中国中亚应急管理部长级会议将于星期四(5月3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此次会议是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首次以实体形式高规格举办的区域部长级会议。 综合中新社和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应急管理部星期一(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建设情况。 中国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司司长王满达在会上说,中国同中亚五国是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全面战略伙伴,都普遍面临较高的地震、洪涝、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艰巨任务。 他介绍,中国中亚应急管理部长级会议将于星期四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哈萨克斯坦紧急情况部、吉尔吉斯斯坦紧急情况部、塔吉克斯坦紧急情况和民防委员会、土库曼斯坦国防部、乌兹别克斯坦紧急情况部负责人将应邀出席,围绕赓续传统友谊、共谋安全发展深入交换意见。 王满达说,与会各方将签署《关于建立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的谅解备忘录》、批准未来行动计划、走访有关单位和企业。这也将标志着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他指出,这次会议也将全面回顾六国元首就加强应急管理部门协作达成的重要共识,系统梳理各方在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监管、综合应急救援三方面的合作情况,进一步提出多项务实合作建议。 中国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陈奕辉介绍,这次部长级会议期间将开展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处置实训演练,目的是让中国和中亚五国进一步提升油气管道的联合应急处置的能力,为中国中亚油气管道输送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他说,此次实训演练将由中国和五个中亚国家共同派出100多名专业救援人员共同参加。实训演练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共训共练,为期五天,主要是聚焦油气管道应急抢险处置,围绕风险管控、工艺技法、抢修实操,设置了油气管道应急处置风险分析等10个科目,中外参训人员共同学习、交流,以及训练。 ... 2024年5月27日 5:09 PM

封面图片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强化山洪和地质灾害防范 加强防洪工程巡查防守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强化山洪和地质灾害防范 加强防洪工程巡查防守 据应急管理部消息,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持续组织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开展联合会商,视频调度广东、湖南等重点省份,研判近期强降雨过程发展趋势,研究部署“五一”假期华南、江南、东北等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细化落实下一步工作措施。会商指出,本轮南方降雨过程雨区重叠,江河湖库底水高,工程出险概率大,致灾风险高,假期出行人数多,防范难度大。有关地区要坚决打好防汛攻坚战。各地各部门要密切监视雨情汛情发展变化,滚动组织多部门会商研判,严格落实预警响应联动和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强化山洪和地质灾害防范,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切实做好江河洪水防御,强化水工程科学调度和联合运用,加强防洪工程巡查防守,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抢险力量,发现险情及时抢护、高效处置;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联排联调,抓紧对城市下凹立交、下沉隧道以及低洼地区开展隐患排查,做好地铁、建筑地下空间出入口的挡水防淹措施;提前预置抢险力量和先进适用装备到高风险区域,做好力量跨区调动准备。 来源:格隆汇

封面图片

中国矿山安全监察局要求严防滑坡等灾害事故

中国矿山安全监察局要求严防滑坡等灾害事故 中国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星期一(4月1日)召开会议强调,矿山面临倒风季节,要严防滑坡、瓦斯涌出异常、应力异常、内外因火灾、淹井等灾害事故。 据中国矿山安全监察局微信公号消息,会议强调,要认真做好各类风险分析研判,从人员素质提升、安全技术管理团队配备、应知应会技能培训、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重大灾害综合防治、双控机制落实、现场管理及应急准备等方面超前预防,分片分矿逐个跟踪督促落实。要提前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响应,二季度全国陆续进入汛期,矿山面临倒风季节,要严防滑坡、瓦斯涌出异常、应力异常、内外因火灾、淹井等灾害事故。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尾矿库风险排查,加大汛期检查频次,强化预警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置,确保尾矿库防汛关键环节安全,严防溃坝和泄漏事故。要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一线发掘真实状况,找准问题、及时纠偏,明确每一年每个月每个矿井要解决什么问题,服务指导跟紧盯牢,确保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质效。 会议还要求,持续加大复工复产煤矿抽查力度,大班次矿井、灾害严重矿井必须进行全面安全“体检”,发现一个县(市、区)有两处及以上煤矿未履行验收程序和标准的,一律督促该地区重新组织验收。 会议强调,督促矿山企业保障安全投入,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对没有实现机械化的矿井、没有实现采掘机械化的煤矿,特别是薄煤层、大倾角煤矿,严格管控复工复产验收标准,坚持以铁心、铁面、铁腕整治以量补价“三超”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值班值守,始终保持应急状态,深入现场开展巡查、突查、暗查,强化“首报”意识,出现险情及时报告和处置,坚决杜绝迟报、漏报及信息倒流现象。 2024年4月2日 10:17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