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生堕假冒官员电话骗案数字上升 损失金额最多逾2亿

内地生堕假冒官员电话骗案数字上升 损失金额最多逾2亿 警方表示,今年首季的电话骗案宗数按年及按季分别下跌两成及三成多,但首季损失金额增加超过三倍,最大一宗假冒官员骗案涉款2.65亿元。至于内地来港读书的学生堕入假冒官员电话骗案的数字有上升趋势。警方又表示,近期出现新的骗案手法,受害人被指已开通网购等平台收费服务,如要取消要缴付手续费。 2024-05-13 12:20:30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萧泽颐称上月骗案数字反弹 假冒内地官员骗案今年再度上升

萧泽颐称上月骗案数字反弹 假冒内地官员骗案今年再度上升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表示,今年假冒淘宝等客服的骗案数字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骗徒会假扮客服致电指会籍或帐户出现问题,当市民回应未有参加会籍时,对方就会转介市民至一个假冒的银行职员,并指银行户口已被冻结,需要提交户口号码等,将资产转移至另一户口。萧泽颐强调,若有任何人要求提供个人资料或索取金钱,都要「停一停、想一想」。萧泽颐在一个活动致辞时表示,今年首5个月的骗案数字较去年同期稳定,但6月的数字有所反弹。他又提到,假扮内地官员的骗案去年下跌,但今年再度上升,他提醒,内地要查案,一定要经过香港警方,任何人声称是内地官员致电,均属骗案,市民应立刻「冚线」。 2024-07-06 17:23:15

封面图片

首季电骗过四百宗按年跌但骗款飚升 在港内地生堕骗案呈升势

首季电骗过四百宗按年跌但骗款飚升 在港内地生堕骗案呈升势 警方今年首季录得474宗电话骗案,数字按年下跌约两成,按季亦跌三成多,不过首季损失金额按年飙升超过3倍、至近7.9亿元,其中假冒官员的电骗案涉款占7.6亿元。上月的假冒官员电话骗案达74宗,按月增加约一倍,当中来港读书的内地学生被骗数字有上升趋势,4月有23宗,高于首季每月平均的13宗。警方今年1月接获一名70岁女子报案,怀疑堕入假冒官员骗案,她先后向骗徒转帐2亿6500万元,是首季接获的最大宗该类型骗案,警方最终拦截到约157万元骗款,3人因诈骗被捕。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情报及骗案应变小组高级督察林沛恒表示,骗徒会捕捉受害人心理,包括声称监控学生,又或声称如学生向他人透露所谓的调查会被捕等,以确保受害人言听计从。由于内地学生可能不熟悉本港法例,加上身处他乡,不懂求助,容易成为骗徒目标。警方说,去年已与院校合作,向在港内地学生宣传防骗讯息,近日亦会安排防骗宣传车到访各区,以提高公众的防骗意识。他又表示,近期留意到新的骗案手法,有受害人收到自称网购或短视频平台客户服务的骗徒来电,讹称受害人开通VIP会员收费服务,如要取消就要缴付手续费,并声称受害人户口被冻结,指示受害人将户口存款转帐至指定户口,导致受害人蒙受损失。 2024-05-13 07:13:44

封面图片

警拘23岁本地男子 涉逾80宗假冒内地官员骗案

警拘23岁本地男子 涉逾80宗假冒内地官员骗案 警方⁠新界南总区刑事总部自上月17日起,共侦破220宗骗案,拘捕301人,案件共涉及3亿7千万元。其中一名被捕23岁本地男子,涉及逾80宗假冒内地官员骗案,警方暂联络上约40名受害人,涉案金额约1700万元。另外,警方提醒市民,勿把银行帐户出售予不法分子作收取骗款及清洗犯罪得益用途,以免触犯法例。一旦罪成,最高可判处罚款500万元及监禁14年。 2024-07-03 18:26:52

封面图片

本港骗案数字不断上升 萧泽颐建议市民收可疑电话时先作事实查核

本港骗案数字不断上升 萧泽颐建议市民收可疑电话时先作事实查核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表示,本港过去5年骗案数字不断上升,去年共录得39824宗骗案,比前一年上升超过四成,当中网上购物骗案占8950宗,投资骗案占6330宗,钓鱼骗案占4322宗,而过去一年涉及骗案的损失的金额亦急升。萧泽颐出席香港新闻博览馆的讲座时说,「猜猜我是谁」骗案有明显上升,大部分受害人是长者。他举例,有长者接获假扮孙儿的骗徒来电,但事后记起自己只有孙女。萧泽颐建议,市民收到可疑电话时,先保持冷静,作事实查核,亦要将防骗信息提醒身边人。警方又说,骗徒可以透过下载真实相片,利用应用程式把影片改头换面,从而假冒官员或股评人,令市民信以为真,提醒市民不要接听陌生来电,提防汇款要求,如有怀疑应向对方提问测试真伪。 2024-02-03 20:36:25

封面图片

今年来假冒客服骗案急增涉款1.9亿元 最大宗损失金额逾四百万

今年来假冒客服骗案急增涉款1.9亿元 最大宗损失金额逾四百万 警方发现近月骗徒假冒网上购物平台客户服务进行诈骗的案件有上升趋势,今年首4个月录得468宗相关骗案, 其中4月有207宗,较3月急升近八成。而单在本月上旬亦有115宗,更涉及假冒短片、支付平台及电讯商客户服务,今年相关骗案的损失金额暂时已达到1亿9000万元。警方表示,骗徒会假冒的平台,包括淘宝、抖音、微信及支付宝等的客服。骗徒会致电等方式接触事主,讹称事主在相关平台申请VIP会籍或保险保障,如不取消就会每月扣款。骗徒会要求事主即时到特定地点办理手续,并要求他们提供名下户口及信用卡资料。事主其后会被转介至假的银行客服,骗徒会展示伪造的职员证等,让事主信以为真。骗徒会讹称事主户口被冻结,骗徒会指示事主开纳新网上银行户口,并将存款转到该户口,骗徒期间会套取该户口的控制权,之后转走受害人存款。警方指,「假冒客服」骗案的受害人全部都是本地市民,当中一半人是40至60岁,六成人被骗多于10万元。而最大宗损失金额的个案达416万元,70岁女事主任职保险经纪,她曾经到过相关网购平台,当收到「假冒客服」的骗徒联络,指她曾申请VIP会员服务,女事主担心自己是「襟错掣」而曾经登记,因而误信骗徒。她损失的金额中,有291万元为储蓄,另有125万元为信用卡透支。警方分析,骗徒会使用心理战术,包括设定很短时限,要求事主按指示完成手续。骗徒亦会心理威吓事主,如不跟从指示会招致损失,并会要求连续多小时与事主视像通话,令其难以冷静或寻求协助。警方提醒市民,正常的客服不会指示客户、以官方渠道以外方法处理款项。银行职员亦不会要求市民转帐,以证明是户口持有人。 2024-05-29 04:19:35

封面图片

今年首五个月逾1.5万宗骗案 冒充客户服务电骗趋升

今年首五个月逾1.5万宗骗案 冒充客户服务电骗趋升 警方数字显示,本年首5个月全港总共录得超过15000宗骗案。当中有超过3600宗于新界南总区发生,涉及骗款高达6.4亿元,其中有约四分之一属网上购物骗案,其他数字较高的骗案,包括投资骗案,以及近期有上升趋势的冒充客户服务电话骗案。当中涉款最高的一宗案件是假冒内地官员电话骗案,事主被骗取高达7900万元。为加强打击诈骗罪行,警方于上月17日起,以涉嫌以欺诈手段取得财产、串谋诈骗及清洗黑钱等罪名,拘捕223名男子、78名女子,合共301人,年龄介乎18至79岁。行动中,侦破220宗案件,相关骗案类型涉及网上买卖骗案、假冒内地官员骗案、假冒客户服务骗案及投资求职骗案等,涉及总损失金额高达3亿7千万元,警方成功冻结300万元骗款。警方表示,其中一名被捕的23岁本地男子,报称电脑程式员,涉及全港超过80宗假冒内地官员的骗案。骗徒假冒内地特勤人员,声称事主牵涉在内地的洗黑钱案件,并与事主接洽时准备有关保密协议等道具,令事主认为正接受调查。骗徒之后再指示事主,以转帐形式缴交「保证金」到指定户口,称可免受刑责。警方至今暂时联络到40名事主,初步了解,涉款约1700万元。新界南总区刑事部高级警司方志坚说,行动中除拘捕个别诈骗集团骨干成员,同时亦都拘捕不少将自己的银行户口售卖给诈骗团伙的傀儡银行户口持有人,并会以清洗黑钱罪名,检控傀儡银行户口的持有人,一经定罪最高判处罚款500万元以及监禁14年,呼吁公众切勿一时贪图少量金钱,以身试法。 2024-07-03 16:35:00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