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基称续增医护供应及训练 将香港建成健康医疗创新枢纽

陈国基称续增医护供应及训练 将香港建成健康医疗创新枢纽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医管局年度研讨大会上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加强医护人手供应及训练,并支持医管局努力招聘更多本地和非本地培训的医生。本港亦与内地进行交流,超过100名医护专业人员已在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下开展交流。陈国基在致辞时说,硬体开发对香港的医疗保健系统亦很重要,医管局正发展智慧医院和智慧护理措施,可确保本港的基础设施保持现代化和高效,并拥有一个可持续的医疗保健系统。他表示,在政策层面上,特区政府会将香港建设成为健康和医疗创新枢纽,现时正加强本港药物和医疗设备监管制度,包括支持临床试验,而医管局最近成立「中央临床研究及创新办公室」,可促进科学研究。 2024-05-16 10:43:01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医疗创新发展督导委员会会议 卢宠茂:令香港发展成医疗创新枢纽

医疗创新发展督导委员会会议 卢宠茂:令香港发展成医疗创新枢纽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主持医疗创新发展督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加强在港推动医疗创新发展的工作,督导加强本地基础设施和系统建设,以促进医疗创新的高质量发展;督导和监察「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的筹备和发展,督导和监察「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的设立等。卢宠茂说,政府将积极跟进委员在会上提出的真知灼见,务求令香港发展成为医疗创新枢纽,及带动建设药械研发和测试的新兴产业发展。有关的高层次督导委员会,联同相关政策局、部门和机构,以及本港大学医学院成员,统筹及推进医疗创新的相关工作,并就创新发展向政府提供建议。 2024-01-30 17:34:45

封面图片

港大医学院:施政报告措施有助香港成医疗创新枢纽

港大医学院:施政报告措施有助香港成医疗创新枢纽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简称港大医学院)院长刘泽星说,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加强香港临床研究和试验的措施,将有助于香港成为医疗创新枢纽。 据香港中通社星期四(10月26日)报道,港大医学院欢迎香港特首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加强香港临床研究和试验的措施,如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筹备办公室、在河套创科合作区设立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增设联网临床研究支援办公室,又在现行药物注册制度上设立全新“1+”机制等,并配合北部都会区和大湾区的医疗发展及长远规划。 港大医学院院长刘泽星说,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吸引更多香港和海内外企业在港推行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助香港成为医疗创新枢纽。港大医学院的医疗科研团队希望能积极参与其中,作出贡献,借着科研为广大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刘泽星说:“香港拥有出色的科研人员及丰富科研经验,配备一流的医疗设施,以及高品质且具诚信的试验成果,具备成为世界领先医疗创新枢纽的优越条件。在《施政报告》相关政策支持下,港大医学院将继续与政府、企业和全球顶尖学术机构携手合作,进一步推动医疗研发的发展与应用,以造福香港乃至全球的病患者。” 2023年10月26日 7:13 PM

封面图片

卢宠茂向瑞士制药及医疗集团介绍香港发展医疗创新枢纽等措施

卢宠茂向瑞士制药及医疗集团介绍香港发展医疗创新枢纽等措施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昨日从日内瓦转抵巴塞尔,率领代表团展开瑞士访问行程,包括到访跨国制药及医疗企业诺华集团和罗氏,与两个制药集团的高层人员会面,卢宠茂在会面时重点介绍香港特区政府在发展医疗创新枢纽方面的措施,包括优化药物及医疗器械审批制度和推动临床试验的产业发展。卢宠茂说,去年施政报告宣布,特区政府会优化现行的药物审批和注册制度,在6个月内已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实施新的药物审批机制即「1+」机制。特区政府今年上半年内会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筹备办公室,就重整及加强药械及技术监管和审批制度作研究,为成立管理中心并迈向「第一层审批」提出建议和步骤。他又说,特区政府今年年底前会于河套成立「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提供一站式临床试验支援服务,推动本港成为亚洲区领先的临床试验中心。卢宠茂鼓励瑞士药厂善用「1+」机制,将新研发药物引入香港以应付本地医疗需要,并透过「港澳药械通」的安排惠及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病人。他亦欢迎瑞士药厂来港进行临床试验,以促进先进生物医药技术的转化和临床应用。 2024-05-30 10:03:02

封面图片

卢宠茂称本港高质素医疗保健及牙科服务仍具竞争力

卢宠茂称本港高质素医疗保健及牙科服务仍具竞争力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说,即使一些本地病人北上寻求较便宜的医疗服务,但他有信心本港的高质素医疗保健及牙科服务仍然具竞争力,虽然一些病人认为内地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但只要业界继续改善服务就毋须担忧。卢宠茂在本台英文节目表示,政府致力于将本港发展成为国际健康与医疗创新中心,未来可以推动有关领域进一步发展。他表示,本港有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有一间拥有医学院及牙医学院的优秀大学,本港不仅擅长提供服务,亦要善于创新。 他认为,如果本港具备所有足够人才,就不应该只考虑提供服务,而应该是创新的驱动者。他表示,医管局推出措施挽留医护人才,低息置业贷款计划收到超过1000份申请,有八成获批,未来就希望容许更多非本地培训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来港执业,以纾缓人力短缺的问题。 2024-05-18 09:28:04

封面图片

李家超︰政府推出措施配合国际医疗创新枢纽发展

李家超︰政府推出措施配合国际医疗创新枢纽发展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致辞时说,香港有多项独特优势,政府会推出一系列措施,配合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曹雪涛说,香港与内地需要并肩携手,积极支持特区政府与专业机构及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平台及网络,并支持香港与内地及周边信息共享等。 2024-05-16 17:20:59

封面图片

医疗保健创新中心成立环境永续发展学院 减缓气候变化患病风险

医疗保健创新中心成立环境永续发展学院 减缓气候变化患病风险 全球医疗卫生系统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头之一,国立健保集团旗下的医疗保健创新中心宣布成立环境永续发展学院,通过减少行业的碳排放,降低人们因气候变化患病的风险。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四(7月4日)在年度医疗保健创新中心(简称CHI)INNOVATE思想领袖论坛上,为CHI环境永续发展学院主持开幕仪式。 为了填补知识和行动之间的差距,新学院汇集了本地和国际合作伙伴如南大能源研究院(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NTU)、美国药剂公司默沙东(Merck Sharp & Dohme)、国大医学永续发展研究中心、保险业者Singlife等,通过教育行业领导和专业人士采取集体行动,并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技能,推动医疗保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新学院提供的技能培训包括重新设计护理模式和服务、培训领导和员工了解如何推动和维持可持续发展、教导专业职员计算和量化医疗保健业的碳足迹,以及部署可持续的材料和环境。 国立健保集团(国民保健)副集团首席执行总裁兼CHI执行董事苏源财教授说,从生态系统变化引起的媒介传播疾病的传播,到极端天气对弱势群体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事件证明气候变化正在影响着人类健康。 “因此,作为从事医疗保健的人员,我们迫切地需要通过更关键的视角来看待我们对环境的影响,保证不对病人和环境造成伤害。” 2024年7月4日 11:08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