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建议改善回收配套并以奖励方式鼓励减废

有市民建议改善回收配套并以奖励方式鼓励减废 有市民赞成暂缓实施垃圾收费,建议改善回收配套,并以奖励方式鼓励减废。对于有大厦因应垃圾收费而上调管理费,物业管理业监管局表示,如果措施未执行,费用不应纳入加幅当中。有环保团体对暂缓的决定感到失望,认为即使向公屋居民和私人屋苑免费派发指定袋,成效亦不大。 2024-05-27 18:40:28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有市民指垃圾收费讨论多年未落实属失败 有人冀先改善回收配套

有市民指垃圾收费讨论多年未落实属失败 有人冀先改善回收配套 政府宣布,暂缓原定在8月1日实施的垃圾收费,稍后将刊宪废除有关公告。有市民认为是好事,指收费会加重市民负担,建议用奖励的方法鼓励市民减少弃置。亦有市民表示,不少绿在区区回收点都爆满,希望政府改善回收配套才推行垃圾收费,又认为政策如果推行得太快会扰民。有市民支持做好配套才推行垃圾收费,但认为政策已讨论多时,仍未能落实,形容是「失败」,期望当局未来做好公众教育,让市民明白如何做好垃圾分类。有清洁工则赞成推行垃圾收费,相信可改善环境卫生。有在慈云山的屋苑居民说,早前物管公司发通告指由于大厦维修及实施垃圾收费,明年可能要加管理费,但暂时未实施。居民认为没有必要推行垃圾收费,又说一向有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建议政府再加强宣传。 2024-05-27 15:32:53

封面图片

葛珮帆:暂缓垃圾收费是务实做法 何俊贤:减废手段可以多元化

葛珮帆:暂缓垃圾收费是务实做法 何俊贤:减废手段可以多元化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表示,早前民建联的调查中,有超过七成市民反对于8月1日推行垃圾收费。若如期执行会扰民,令企业及市民感到负担很大,认为暂缓执行是务实做法。葛珮帆表示,很多市民支持环保,政府应把握机会做好教育工作,增加回收点,支持回收再造业的发展,确保回收的废物的出路。她又说未必一定要实施收费,建议用奖赏吸引市民加入环保行列,并大力推动「绿绿赏」,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另一名议员何俊贤表示,现时配套不足,市民无法完全适应垃圾收费的措施,扰民程度高,令政府决定暂缓垃圾收费。他认为减废的手段可以多元化,政府应多听市民意见,分析如何实行减废,又相信短期内难以推行垃圾收费。 2024-05-27 20:25:08

封面图片

市民赞成押后垃圾收费 倡加强解说及做好配套

市民赞成押后垃圾收费 倡加强解说及做好配套 政府暂缓推行垃圾收费,有市民认为押后是一件好事,政府应先做好解说工作;亦有市民认为要加强回收配套,指过去见到部分「绿在区区」的回收箱爆满。绿领行动总干事何汉威对政府未有就垃圾收费订出具体实施日子感到失望,认为相关的人士或物业管理等,未必会再有推动力去做好回收设施或配套。至于餐饮业界就欢迎政府的决定,指全港约1.8万间食肆,大部分都是中小型食肆,目前经济情况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垃圾收费是挺重的负担。对于部分屋苑或大厦已提前因应垃圾收费而加管理费,物业管理业监管局鼓励业主组织和管理公司透过协商处理,例如退还或成立管理基金等。 2024-05-27 18:24:36

封面图片

财政预算案2024 | 谢展寰称预留垃圾收费收益推动减废回收

财政预算案2024 | 谢展寰称预留垃圾收费收益推动减废回收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估算下年度垃圾征费将会带来16亿元收入,不过强调实际收入仍然受市民适应程度、参与度等因素影响。谢展寰表示,当局日后会从垃圾收费收益,预留相若金钱推动减废回收工作,达致专款专用。 2024-03-01 17:57:13 (1)

封面图片

政府宣布暂缓8月1日实施垃圾收费 将增加回收配套

政府宣布暂缓8月1日实施垃圾收费 将增加回收配套 政府宣布暂缓原定在8月1日实施的垃圾收费。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说,要改变700多万市民的习惯,需要按部就班,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未来会增加回收配套,加强宣传教育,并研究改善垃圾收费计划,明年中再向立法会汇报工作进度。被问到是否有人需要问责,卓永兴表示,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尽心尽力推动政策,当局支持谢展寰的工作。 2024-05-27 18:36:51

封面图片

谢展寰:未来将大力改善回收系统 扩大社区回收网络

谢展寰:未来将大力改善回收系统 扩大社区回收网络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垃圾收费先行先试计划结果和社会意见反映现时无条件实施垃圾收费,政府必须大力改善回收配套系统和推进回收文化,但相关工作不可能短时间准备好,强调政府初心从来无改变,相信过去数个月的努力并无白费,属于好开始,未来将扩大回收配套和增加公众教育,当局会不时评估工作进度。谢展寰在立法会联席会议表示,下月1日起逐步向所有公屋住户,每月免费提供20个指定袋,为期6个月,帮助住户源头减废和善用回收设施,希望市民可使用20个指定袋弃置所有垃圾,毋须再额外使用垃圾袋,相关做法目的为宣传教育,清洁工人毋须改变现有工作模式。至于私人屋苑的物管代表只需签署《减废回收约章》,承诺提供分类回收设施和妥善交予回收商,同样可获政府提供免费指定袋。他指出,环保署将安排「绿展队」和寻求区议会和关爱队协助,教育居民减少废物和做好分类回收,也会评估居民使用指定袋情况,了解回收意识习惯改善情况。谢展寰提到,当局留意到厨余收集点数量和覆盖度远不足够,当局将加速扩大社区回收网络,在全港公共屋邨和大型私人屋苑额外加装智能厨余回收桶和厨余收集设施,目标一年内将相关数目增大一倍。他又说,未来一年将增设厨余回收流动点,在大约100个垃圾收集站设立厨余收集点,供市民和食肆使用;并延长绿在区区回收设施营业时间,增加收集点数目至800个,并找寻有足够空间垃圾收集站增设回收便利点,政府也会研究将「绿绿赏」电子积分可以兑换为购物劵,增加鼓励回收的吸引力。他强调当局会深入研究优化垃圾收费计划,包括免除前线员工的法律责任、减轻对个别界别和人士经济负担、指定袋设计和是否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目标推行等,希望让市民容易适应和接受,业界容易执行。 2024-05-27 14:46:45 (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