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称预防路陷需定期检测 有议员冀当局加强勘探地下管线

工程师称预防路陷需定期检测 有议员冀当局加强勘探地下管线 香港工程师学会上任会长卜国明认为,要预防路陷,最重要定期检测和及早发现,呼吁市民如果「路见不平」,应该通知当局。立法会九龙西议员梁文广说,本港像深水埗这类的旧区多,期望当局加强勘探地下管线的状况。 2024-06-02 18:27:30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工程师估计水土流失致路陷 吁市民发现路面不正常即通知当局

工程师估计水土流失致路陷 吁市民发现路面不正常即通知当局 当局继续抢修深水埗海坛街与桂林街的路陷,香港工程师学会上任会长卜国明估计,今次深水埗路陷不似涉及爆食水管,可能是地下的雨水渠、污水渠有裂缝或者穿了洞所影响 ,当雨水经过这些裂缝, 带了一些泥土进入这些管道,造成水土流失,最终引致路陷。卜国明表示,未发生路陷之前,可以透过早前观察或检测发现,定期检测是以闭路电视伸进地底管道,检查有否损坏,如有发现则及早处理,补回裂痕。他指出,香港的地下管道甚多,即使定期检查,也未必能百分之一百避免到,他呼吁市民如果发现路面有不正常情况,如「路见不平」,应透过1823 热线通知当局。 2024-06-02 13:36:42

封面图片

水务署署长:以雷达检测深水埗路陷附近路面管道

水务署署长:以雷达检测深水埗路陷附近路面管道 深水埗海坛街与桂林街路陷位置,工程人员继续在场抢修。有附近的街坊说影响不大,虽然巴士要改道行驶,但自己只是「行多几步路」无所谓。有的士司机就说,受影响的一段路比较方便亦有常用,兜路要用多两、三分钟。立法会九龙西议员梁文广说,前晚现场已经出现轻微路陷,关注当局在围封后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以及为何工务部门到场后会发生更严重的路陷。他又说,本港像深水埗这类的旧区多,期望当局加强勘探地下管线,避免再发生同类事件。到场了解情况的水务署署长黄恩诺说,日前接报指水管有问题,其后发现供水无事,但渠管出现局部损毁,加上近日落大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他又说,署方会在附近路面使用雷达检测有无类似情况,如有发现会尽快做预防措施,屋宇署人员亦会视察附近有无特别情况。 2024-06-02 13:14:57

封面图片

工程师称如市民观察到「路见不平」例如轻微沉降 可通知政府

工程师称如市民观察到「路见不平」例如轻微沉降 可通知政府 深水埗海坛街日前发生面积达8米乘12米的路陷,经抢修后,介乎钦州街与桂林街之间的海坛街快线已重开。现场有地盘工人在场视察,凹陷位置已填上大部份沙石,部分范围被掩盖,右线亦见到修复过的痕迹。有市民说政府的修复工作做得很快,未有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认为香港道路好「稳阵」;亦有市民表示,当局的修复工作效率高,快线已重开,交通大致畅顺。但亦有市民说,地陷封路令他过马路及乘搭巴士上班不便。工程师学会前会长卜国明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今次出现如此大面积的路陷比较少见,而现时全港道路地下有有超过5、6千公里的地下管道,不可能每天监测著,一般都是两至三年检查一次,但难保期间会出现损毁,因此鼓励市民帮忙,如果观察到「路见不平」的情况,例如出现轻微的沉降就可以打「1823热线」通知政府。卜国明说今次路陷较大机会是附近的地下管道出现裂缝或损毁,地下水将沙泥冲走,导致水土流失,初时出现细小的洞,但慢慢扩大并导致路面下陷。他又说新的填海区往往出现「剩余沉降」,增加地下喉管压力,设计上已经可以避免沉降令喉管损毁,但在早期的旧填海区就不排除会出现相关问题。 2024-06-03 10:23:10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