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部发表微电影吁警惕境外间谍窃取机密活动

国家安全部发表微电影吁警惕境外间谍窃取机密活动 国家安全部在微信发表名为《微信陷阱》的微电影,讲述国安机关破获境外间谍透过虚拟定位添加「附近的人」的功能,扮演美女精准「钓鱼」、针对地围绕军事敏感区域实施窃密活动的典型案例。片中男主角是军事迷,住在军事港口附近。他在微信认识一名女子,熟络后对方声称在军事论坛兼职。男主角其后向她提供军港照片,经朋友分析才发现有境外间谍透过伪装软件,将他加为微信好友,乘机窃取军事设施及港口码头机密,他于是向国安机关自首。国家安全部呼吁民众如发现间谍行为要立即透过电话及网络平台举报,自首或立功者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会获奖励。 2024-06-22 09:30:1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家安全部提醒警惕微信陷阱#】微电影《陷阱》讲述了国家安全机关破获境外间谍通过虚拟定位添加“附近的人”、扮演“美女小

【#国家安全部提醒警惕微信陷阱#】微电影《微信陷阱》讲述了国家安全机关破获境外间谍通过微信虚拟定位添加“附近的人”、扮演“美女小姐姐”精准“钓鱼”、有针对性围绕重要设施和港口码头等军事敏感区实施窃密活动的典型案件。戳视频↓↓了解#境外间谍假扮美女精准钓鱼套取情报#全过程社会公民和组织如发现间谍行为,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中国新闻网的微博视频 via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微博

封面图片

#两岸国际【Now新闻台】国家安全部指,有境外间谍透过校园借贷迫使学生窃取国家机密资料。

#两岸国际 【Now新闻台】国家安全部指,有境外间谍透过校园借贷迫使学生窃取国家机密资料。 国家安全部在微信公众号发文说,近年来有不少内地青年堕入校园贷款骗局。 文章举例一名高校摄影系学生,因为花费大量金钱购买高端器材导致开销超支,他以高额利息申请2万元人民币的校园贷款,最后无力偿还,被要求以兼职抵债,前往他父亲工作的重点科研单位拍摄涉密档案,并以父子二人的前途和名誉作要胁,盗取国家机密。 这名学生最后向国安机关举报,并配合调查工作,最终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部:境外间谍或通过网恋与提供高薪工作窃取情报

中国国安部:境外间谍或通过网恋与提供高薪工作窃取情报 中国国家安全部说,境外间谍机关可能通过网恋或提供高薪工作,引诱年轻人为其搜集与窃取情报。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号星期三(3月13日)发文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可能以交友“恋爱”、网络求职等行为方式,采取“漫天撒网,重点捕鱼”的策略,“诱使涉世未深的青年群体为其搜集、窃取情报”。 中国国安部也说,一旦“上钩”,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就会采取威胁、利诱、讹诈等手段施加控制,难以轻易脱身。 根据中国国安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具体可能“以收集文献资料、发放调查问卷、拍摄风景建筑之类为名目,以丰厚的酬金为诱饵”。 中国国安部在文中以两个故事为例,指境外间谍机关可能通过成为网恋对象诱导年轻人拍摄中国军舰停靠和进出港情况,并要求其改用境外通讯软件,使用“暗语”联系;或通过为年轻人提供高薪工作引导其前往军事敏感区域拍摄军机军舰情况。 此前,中国国家安全部曾在3月7日与2月20日分别发文指,军迷近年来已成为涉军领域间谍、窃密、泄密案件的高危群体,以及有境外地图公司诱使境内人员地图“打卡”采集敏感信息。 2024年3月13日 9:32 AM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家安全部曝光多个“间谍网勾”案例

中国国家安全部曝光多个“间谍网勾”案例 中国国家安全部发文揭露“间谍网勾”案例,列举了普通人在多个线上场景,如网络贷款、聊天软件等,被境外情报人员“网勾”,骗取情报。 中国国家安全部星期一(9月25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文,“既要警惕缅北电诈,还要提防间谍网勾”,称中国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捷报频传,但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伪装背后,不仅有电信诈骗,还有间谍通过网络手段使出“障眼法”。 该文分别列举了“无息贷款”、社交软件的“摇一摇”聊天功能、网络兼职、网络代写、网上兴趣爱好群聊等5种“网勾”方式,附上具体案例,并在文末提醒网民提高警惕、擦亮双眼,认清“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网勾套路,避免误入歧途,危害国家安全”。 在无息贷款一例中,文章称小军是一名退伍军人,沉溺网络赌博欠下巨额债务,为了偿还赌债在线上与假扮为网贷公司经理的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龙哥”相识。龙哥表示,只要小军出示退役证明,就能提供无息贷款。小军将服役期间掌握的军事秘密悉数告知,最终小军出卖国家秘密一案,被安全机关及时破获。 另一例,是某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以“美女”身份,在互联网上以采取“虚拟定位”的方式,用“摇一摇”附近的人功能,与家住某重要涉密单位附近的小刘通过网上聊天,并发给小刘一些衣着暴露的照片。 该文称,为博取“美女”好感,小刘按对方要求,对家附近的重要单位进行了拍照测绘。很快,国家安全机关发现了小刘的不法行为,迅速采取行动将其抓获。 文章还揭露了在军工企业工作的小王,在网络兼职中,因为高额报酬向某“境外咨询公司”出卖军事秘密,被国家安全机关及时抓获。以及某单位办公室科员小曹,发布网络代写信息,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以某境外研究机构“邓专员”的身份接触,许诺未来资助他赴境外从事研究工作。 该文称,小曹意图出卖“红头文件”纳“投名状”,国家安全机关掌握相关情况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严重危害。 该文也揭露,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会加入多个军事、航空领域聊天群,伺机通过业内人员非法获取涉密信息。 ...

封面图片

网恋交友、高薪offer?国家安全部:小心掉进隐秘的“陷阱”

网恋交友、高薪offer?国家安全部:小心掉进隐秘的“陷阱” 是志趣相投的“网友”? 是亲密无间的“恋人”? 是关怀备至的“朋友”? 是能解燃眉之急的“热心人”? 又或许,这些都只是“他们”设下的甜蜜“陷阱”……网恋的诱惑,也许是危险的黑手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可能以交友“恋爱”、网络求职等行为方式,以收集文献资料、发放调查问卷、拍摄风景建筑之类为名目,以丰厚的酬金为诱饵,采取“漫天撒网,重点捕鱼”的战术,诱使涉世未深的青年群体为其搜集、窃取情报。一旦“上钩”,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就会采取威胁、利诱、讹诈等手段施加控制,难以轻易脱身。 国家安全,需要你我共同守护。如发现他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涉密、敏感信息的可疑情况,请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反映,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机关:境外间谍机构威胁恐吓中国专家强迫合作

中国国安机关:境外间谍机构威胁恐吓中国专家强迫合作 中国国家安全部发文称,境外间谍机构通过威胁恐吓中国专家强迫合作,窃取中国家秘密。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号星期天(2月26日)发布文章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逐渐增多,一些中国国内专家学者因工作需要经常赴境外考察。 文章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高度关注中国专家学者出国与出境情况,“甚至以威胁恐吓等卑劣手段进行拉拢策反”,试图窃取中国家秘密。 文章以专家“李某”为例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借检查出入境证件为由约赴外国开展实地调研李某会面,并以可能从事危害该国国家安全活动为由,胁迫李某前往隐秘场所开展“秘密审查”。 此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长时间以“不保障其生命安全”和“终身监禁”等威胁恐吓,李某为确保自身人身安全,只得被迫签署“自愿”与该国间谍情报机关合作的协议,并按要求向该国间谍情报机关提供了一些内部科研信息。 文章称,李某回中国后,第一时间与国家安全机关取得联系详细说明其在境外遭遇情况,自己被胁迫参加间谍组织、提供情报的来龙去脉,并主动提供相关印证材料,对自身行为给国家安全造成的损害表示强烈悔恨。 中国国家安全机关经缜密侦查、综合研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对李某作出不予追究决定,并将为其后续工作提供保护。 文章最后强调,出国(境)人员在境外留学、出访、旅游期间,应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和反间防谍意识,避免掉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设置的“陷阱”,精准识别其“合法”外衣下的非法勾当。 2024年5月26日 10:39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