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嫦娥五号」采集月球土壤 理大科研团队探讨「月壤中找水」

获「嫦娥五号」采集月球土壤 理大科研团队探讨「月壤中找水」 理大科研团队获国家航天局审核,得到「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土壤样品,包括一份400毫克的表面铲取样品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层钻取样品。其中,月壤表面铲取样品是由理大团队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采集而成,样品已储存于校园内的储存及分析系统,将利用世界顶尖的一体式多功能原位分析设备,让研究人员在毋须离开储存环境下,展开月壤深入分析研究计划。理大团队将会探讨在「月壤中找水」,包括月壤中熔结碎屑的微观结构、熔结碎屑中的水含量及来源,成果会为未来研究月球及其他无大气天体表面土壤的形成,以及太阳风注入产生的水资源分析提供重要参考。团队表示,2020年理大为「嫦娥五号」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月壤样品带返地球。团队亦计划申请「嫦娥六号」月背的月壤样品,为人类认识月球和太空作出更多新的贡献。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说,研究团队为中国航天历史谱写了辉煌一页,适逢理大今年成为大学30周年,团队会好好珍惜国家这份极之珍贵的礼物。校长滕锦光说,理大矢志成为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强调科研要为社会带来有价值的创新。 2024-07-03 11:12:09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香港理工大学获得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土壤样品

香港理工大学获得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土壤样品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日(3 日)举行发布会,宣布通过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月球样品管理办公室的审核,成功获得由中国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土壤样品,包括一份 400 毫克的表面铲取样品及一份 42.6 毫克的深层钻取样品。理大科研团队将深入月壤结构,探讨在 “月壤中找水”。

封面图片

香港理工大学举行发布会,宣布通过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月球样品管理办公室的审核,成功获得由中国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土壤样品,

香港理工大学举行发布会,宣布通过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月球样品管理办公室的审核,成功获得由中国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土壤样品,包括一份 400 毫克的表面铲取样品及一份 42.6 毫克的深层钻取样品。理大科研团队将深入月壤结构,探讨在 “月壤中找水”。(大湾区之声)

封面图片

理大获「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研究「月壤中找水」

理大获「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研究「月壤中找水」 有份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的香港理工大学,通过国家航天局方面审核,获得由「嫦娥五号」探测器于2020年底,在月球采集得来的月壤样品,包括一份400毫克「表面铲取」样品,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层钻取」样品。团队将研究月壤结构,探讨在「月壤中找水」。 2024-07-03 18:23:32

封面图片

#两岸国际【Now新闻台】国家航天局向中国科学院转交嫦娥六号采集到的月背土壤样本。

#两岸国际 【Now新闻台】国家航天局向中国科学院转交嫦娥六号采集到的月背土壤样本。 国家航天局周五在北京举行样本交接仪式,宣布经初步计算,嫦娥六号采集到的月背土壤样本共重1935.3克。 内地传媒报道,当月背土壤样本安全运送到月球样品实验室后,地面应用系统的科研人员将按计划,开展月球样本的储存和处理,启动科研工作。 嫦娥六号是在周二完成逾50日的探月任务,并创下人类首次把月背土壤样本带回地球的纪录。

封面图片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中国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 据科技日报星期天(6月23日)报道,来自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等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 报道称,相关研究为月球的地质活动和演变历史以及月球的环境特点提供了新见解,为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及线索。 据估计,星际碳总量中约1.9%是以石墨烯的形式存在,其形态和性质由特定的形成过程决定。因此,天然石墨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将为星体的地质演化和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信息。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团队采用电镜拉曼联用技术,在月壤样品含碳量相对较高的位置采集了拉曼光谱,确认了月壤样品中石墨碳的结晶质量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月壤样品中存在碳的区域含有铁化合物,这与石墨烯的形成密切相关。 科研团队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成像、透射电子显微成像、冷冻条件下球差电镜的高角环形暗场像和高分辨像、能谱和电子能量损失谱、飞行二次质谱等多种表征技术的综合运用及测试结果的多方面严谨比对分析,探究并证实了月壤样品中检测到的石墨碳是少层石墨烯。 2020年12月,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样品,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截至今年6月初,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已完成向40家科研机构的114个科研团队发放258份77.7克,目前已有多个领域70余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 石墨烯具有优秀的力学特性和超强导电性导热性等出色的材料特性,其下游应用主要涵盖基础学科、新能源电池、柔性显示屏、传感器及复合材料等领域。 2024年6月24日 7:55 AM

封面图片

嫦娥五号团队获国际宇航科学院最高团队荣誉

嫦娥五号团队获国际宇航科学院最高团队荣誉 中国嫦娥五号团队获颁国际宇航科学院最高团队荣誉。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星期天(10月1日)在阿塞拜疆巴库开幕,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席舒马赫等科学家为中国嫦娥五号团队颁发了劳伦斯团队奖。 嫦娥五号总设计师胡浩等作为团队代表出席颁奖仪式,并宣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即将面向国际开放申请,欢迎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嫦娥五号是中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是当时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此工程一举突破月面采样、月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跳跃式再入返回等关键技术,经过环环相扣的飞行过程,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成为世界单次采样量最大的无人月球采样任务。 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为后续的无人月球科研站、载人登月等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劳伦斯团队奖设立于2001年,是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每年颁发的两大奖项之一,是国际宇航科学院的最高团队荣誉,旨在表彰在宇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宇航项目团队。嫦娥五号在技术创新、科学发现、国际合作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赢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