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南诈骗案逾四成受害人为公屋户 警方将派传单加深防骗意识

新界南诈骗案逾四成受害人为公屋户 警方将派传单加深防骗意识 警方表示,今年首5个月,全港录得15750宗诈骗案件,当中新界南总区占3603宗,总金钱损失6.47亿元,在新界南区总平均每日有425万元落入骗徒手中,情况令人关注。 有超过四成受害人是公屋住户,涉及总金额达1亿6千万港元。当中网上购物骗案最多,占314宗,涉及约266万港元;另外投资骗案涉及金额最高,达7870万港元,占194宗。 其中一名电话骗案受害人、72岁的公屋住户谢女士表示,上月接获骗徒电话,对方向她介绍一项贷款计划,声称利息极低,要求她先行支付3万元作保证金,随后失去联络。 新界南总区警方推出「新界南•安乐窝计划」,联同房屋署、民政事务处以及关爱队等,将防骗讯息带入屋邨。警方将于7月20日前将「防骗指南针」传单投入26万公屋住户的信箱,并于7月下旬安排「防骗宣传车」驶入多个屋邨,预计有约50队关爱队支援计划。 2024-07-12 00:32:00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警方将会在新界南举办活动,提升公屋居民的防骗意识。

#港闻 【Now新闻台】警方将会在新界南举办活动,提升公屋居民的防骗意识。 警方新界南总区表示,上半年共录得3600多宗诈骗案,较去年同期增加3.5%,以网购及投资骗案最多,而当中超过四成受害人是居住在公屋。 警方会加强防骗宣传,包括向公屋住户信箱派发防骗单张,会有流动车在区内举行嘉年华,亦会连同政府相关部门、关爱队及社区伙伴等宣传防骗信息。

封面图片

警方今年接6宗二次诈骗案 骗徒利用受害人徬徨心理令其再受骗

警方今年接6宗二次诈骗案 骗徒利用受害人徬徨心理令其再受骗 警方由年初至今,接获6宗「二次诈骗」案,总损失金额超过800万元,单一最大金额个案涉及约630万元。有骗徒开设假的网站或社交媒体专页,伪冒侦探、法律团队甚至黑客,声称可为骗案受害人追讨损失,警方相信骗徒利用受害人徬徨心理,以专业用语,营造权威形象,令受害人堕入「二次诈骗」陷阱。警方亦发现骗徒会在网页搜寻器以「欺诈」、「骗案追讨」等关键字投放广告,将假网站广告置顶,在社交媒体平台为假专页卖广告,提高接触率;亦会开设群组,派人假扮群组成员,讹称曾成功追讨损失,令受害人放下戒心,再进行诈骗。警方今年首3个月录得近7600宗科技罪案,按年升3%,形容情况平稳,但总损失金额按年多近一倍、超过16亿元。当中在今年1月,曾发生一宗涉及跨国企业的2亿元骗案。网上投资骗案升幅仍较显著,首季录得979宗,按年升五成半,涉及金额约6亿9千万元。至于手机应用程式及社交平台等网上帐户骗案,警方首季录得915宗,按年多超过9倍。 2024-06-03 00:48:47 (1)

封面图片

警方将联同其他部门及关爱队等  推出针对屋邨的防骗计划

警方将联同其他部门及关爱队等  推出针对屋邨的防骗计划 警方新界南总区今年首5个月录得3千多宗骗案,总金钱损失超过6亿元,当中超过四成受害人是公屋住户,涉及金额1亿6千万元。 警方表示,本月起会联同其他部门及关爱队等,推出针对屋邨的防骗计划,将防骗讯息带给区内26万个公屋住户。 2024-07-12 12:28:00

封面图片

警方接获两宗大额骗案涉款千多万 受害人均是高学历专业人士

警方接获两宗大额骗案涉款千多万 受害人均是高学历专业人士 警方近日接获两宗大额骗案,分别涉及投资和假冒官员,受害人均是高学历的专业人士。据了解,骗徒在去年底透过网站「LinkedIn」联络其中一名60岁受害人,对方自称是投资专家,他们之后转至手机即时通讯软件聊天。受害人其后下载虚假的投资应用程式「Eikrt.me」并投资加密货币USDT。在上月初,受害人两度转帐合共80万元至骗徒提供的银行户口,充值投资帐户,并成功提取30万3900港元投资收益。受害人不虞有诈,相信投资程式属真实并继续投资,先后转帐合共约900万元港币至骗徒提供的10多个银行户口。至本月22日,受害人无法从应用程式取回资金,亦联络不到骗徒,之后报案。 另外,一名53岁会计师去年11月接获自称是内地国家安全人员的来电,指控受害人发送有关日本核污水处理的煽动讯息,违反国家安全。受害人否认指控,对方将电话转交另外两人继续对话,声称需进一步调查。受害人按指示,购买一部新手机并下载手机即时通讯软件沟通,后来再被指参与国际金融诈骗案,对方声称在调查期间需受害人提供担保费。受害人按指示开设两个银行帐户,并透过支票转帐合共440多万元至两个帐户,同时向骗徒提供两个银行帐号及密码。受害人之后再将约40万港币转帐至声称属于内地检察官的银行帐户作为担保费,证明自己无罪。受害人后来发现手机内所有讯息已被删除,两个银行帐户亦被封锁,于是报案。 2024-02-29 13:40:10 (1)

封面图片

网上求职骗案涉163名受害人 单一最大笔损失约2千万元

网上求职骗案涉163名受害人 单一最大笔损失约2千万元  警方展开打击科技罪案及诈骗案行动,共侦破73宗骗案,拘捕114人,涉及「欺诈」、「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洗黑钱」等罪,骗款金额高达7354万。行动在本月3至20日展开,黄大仙警区科技及财富罪案组主管吴泽巨说,163名骗案受害人中,有不少是学生,工程师及不同界别的专业人士,单一最大损失金额达2070万。当中3成,即16宗属网上求职骗案。行动中,警方捣破一个网上求职骗案集团,拘捕1名骨干成员及3名傀儡户口持有人。吴泽巨说,骗徒在社交媒体刊登招聘广告,并提供店舖负责人的姓名电话,以提高真实性。当受害人联络骗徒之后,会被要求提交保证金和行政费等,金额由数千至数万元不等。骗徒提供连结予受害人,要求对方将钱传入,取得金钱后便会失联,受害人随即亦发现相关的工作根本不存在。警方发现,诈骗集团会先假扮本地知名店舖的经理,然后骗取目标分店的员工资料,令求职者信以为真,呼吁市民小心选择求职网站平台,一些过分美好的工作机会,高回报又毋须学历,都属求职骗案的警号。香港职业发展服务处高级项目经理王嘉慧提醒求职者,留意求职广告是否要求交出个人资料或银行资料,是否要支付前期费用等,签约前亦要先清楚合约条款,如对方不愿给予合约副本,都属可疑情况。 2024-06-21 12:20:57

封面图片

警拘23岁本地男子 涉逾80宗假冒内地官员骗案

警拘23岁本地男子 涉逾80宗假冒内地官员骗案 警方⁠新界南总区刑事总部自上月17日起,共侦破220宗骗案,拘捕301人,案件共涉及3亿7千万元。其中一名被捕23岁本地男子,涉及逾80宗假冒内地官员骗案,警方暂联络上约40名受害人,涉案金额约1700万元。另外,警方提醒市民,勿把银行帐户出售予不法分子作收取骗款及清洗犯罪得益用途,以免触犯法例。一旦罪成,最高可判处罚款500万元及监禁14年。 2024-07-03 18:26:5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