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口岸全部关闭,诈骗园区会被“瓮中捉鳖”?】
【边境口岸全部关闭,诈骗园区会被“瓮中捉鳖”?】
在区域安全形势愈发紧张的背景下,泰柬边境全面关闭引发了外界对诈骗园区未来命运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围剿机会,是“瓮中捉鳖”的最佳时机,甚至说这次能否干翻波贝的电诈;也有人担心,这可能激化跨国矛,甚至导致诈骗集团转入更深的地下化。
无论如何,边境全面关闭无疑将诈骗园区推向了一个漩涡:对内,他们正面临柬埔寨政府日益严厉的打击;对外,他们被泰国政府以“跨国犯罪源头”名义封锁出路。围堵,正悄然形成。
近些年,柬泰边境曾是一条灰色地带。跨境通行便利,加之法治空白地带滋养的腐败土壤,使得诈骗园区逐渐在这一地区蔓延开来。在边境区域,不少诈骗集团打着“科技园”、“投资区”、“互联网运营基地”的名号,悄然设立据点。
诈骗园区正被外部严密包围,内部通道亦日渐封锁。如果再加上柬国内的持续清查与舆论压力,诈骗园区可能正面临“瓮中捉鳖”的困境。
一名熟悉柬埔寨诈骗园区的知情人透露,继柬埔寨禁泰国农作物、断油;泰国断电断网、封口岸等一系列事件后,他们不仅没收到半点影响,甚至连高兴都来不及。
他称,边境园区现已接上了线路,发电机电力充足。日常饮食的食物都是柬埔寨定点站供应,不存在紧缺问题。甚至如今小盘口都集中到了大盘口的园区集中管理,到了晚上灯火通明。整体规模要比几年前还要夸张,甚至还在无止休的蔓延、扩张,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可以预见,未来3-6个月将是检验“围堵战术”是否奏效的关键期。但如果只是“一时封锁”,而缺乏持久合作与根本治理,诈骗集团或许还能找到新的出口。
边境关闭带来的是一次制度性的窗口期。此时此刻,诈骗园区是否会被“瓮中捉鳖”,是考验柬埔寨与泰国的同时也是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