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智控完成首轮市场化融资,规模超亿元,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中金资本、安徽省投、合肥产投、连山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和合作

金星智控完成首轮市场化融资,规模超亿元,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中金资本、安徽省投、合肥产投、连山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和合作方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体系建设,建立高端专业化人才梯队,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推进国际化业务布局,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智能感知装备和解决方案,助力实现智慧生产和绿色制造。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获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深圳路徕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的 A 轮融资,由主板上市公司的产业孵化基金领投。本轮融资将用

获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深圳路徕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的 A 轮融资,由主板上市公司的产业孵化基金领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旗下智能家居品牌【智有范】进一步深化产品创新,加强市场渠道建设,并提升品牌传播力度。

封面图片

国家中小基金自 2020 年 6 月成立以来,短短四年,子基金认缴总规模已超过 1080 亿元,汇聚起包括深创投、达晨财智在内的

国家中小基金自 2020 年 6 月成立以来,短短四年,子基金认缴总规模已超过 1080 亿元,汇聚起包括深创投、达晨财智在内的一大批知名创投机构,被业内视作 “最活跃国家级母基金”。作为《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即 “创投 17 条”)明确提到的三只国家级创投引导基金之一,市场期待国家中小基金进一步发挥 “政府引导” 和 “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的示范作用,保持稳健高效投资节奏,持续向创投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规模。(中证报)

封面图片

【西雅图风投基金Pioneer Square Labs完成2000万美元募资,拟投资生成式AI市场】

【西雅图风投基金Pioneer Square Labs完成2000万美元募资,拟投资生成式AI市场】 西雅图风投基金Pioneer Square Labs宣布旗下创投工作室完成2000万美元募资,拟投资生成式AI市场,新资金将用于投资生成式AI市场。Pioneer Square Labs此前曾投资过加密行业,去年八月参投了去中心化通新平台Satellite约105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但据其常务董事Greg Gottesman透露,最新募资可能不会用于加密货币或元宇宙市场投资,而是将专注于生成式AI领域,并称该技术可能会对未来每一项业务产生深远影响。

封面图片

上海:支持制造业和金融机构积极转型发展 做大产业绿色金融规模

上海:支持制造业和金融机构积极转型发展 做大产业绿色金融规模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关于协同做好 “上海产业绿贷” 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聚焦重点领域,稳步提升产业绿色金融新优势。支持制造业和金融机构积极转型发展,做大产业绿色金融规模,围绕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绿色制造、环境治理、绿色低碳产业、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金融产品研究,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积极助力实体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标杆示范,营造绿色金融创新合作新范式。加强产业项目组织协调、“股贷债保” 联动和招投联动,评价推荐先进绿色低碳技术、优质企业和绿色项目,推动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与绿色金融创新融合的产品和服务试点与推广应用,做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丰富配套资源,积极构建产业绿色金融新生态。加强政策创新,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资源与绿色低碳产业政策有效衔接,推进标准制定,鼓励绿色金融创新,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机构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优化完善政策、人才、信息、资金等绿色金融生态体系要素,促进绿色金融生态建设。

封面图片

黄仁勋五天套现5.7亿元,英伟达市值两天蒸发1.6万亿元,全球第一股仅维持一天,股价还能继续涨吗?

黄仁勋五天套现5.7亿元,英伟达市值两天蒸发1.6万亿元,全球第一股仅维持一天,股价还能继续涨吗? 墨子连山的回答 朋友给我发私信,说果不其然被你言中,英伟达股价昙花一现。 我劝他,还不着急下结论,没人能猜得准未来3天股市涨跌。 但如果掌握宏观经济原理,了解产业,预测未来30年的股市趋势其实不难。 英伟达股价的微观波动实属正常,用不着大惊小怪,过两天还要涨涨跌跌。 但老黄的持续减持,恐怕就说明问题了。 毕竟谁也不会把股票卖在自认为的价值洼地,老黄也不傻,人家肯定是认为“可以了”才套现。 之前做过关于美国股市以及英伟达的分析,回头看,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验证。 那就再贴一遍,各位打算投资的,自己判断。 不是奔着投资去的就别看了,浪费时间获得一些“无用的知识”,不如先琢磨怎么赚点钱。 10几年前创业,见国内投资人,他们必问的一个问题是“对标美国哪家公司”。 说实话,我很反感这种问题。 啥叫创业? 关键在于一个“创”字。 你问我对标美国哪家公司,这不是埋汰人嘛。 但你要说没有对标公司,他们还真就听不懂。 就像抄作业抄习惯了的学生,给他一道题,他都不敢自己做。 美国投资人则正相反,你得变着花样忽悠,越是前无古人,人家越有兴趣。 搞得我这么根红苗正的人,在找投资人方面都崇洋媚外了,人民币基金都不见。 因为见了也白扯,人家看不上咱。 我当时就想,有一天自己成了投资人,绝不能像这帮货那么丢人。 没想到一语成谶,多年以后我开始投资看项目,也未能免俗,最终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拿别人的钱时不心疼,真自己掏钱才开始关注风险。 而对标美国公司,摸着美国过河,正是诸多方式中风险最低的一种。 美国人在投资方面,尤其在风险投资方面,领先我们不是一星半点儿。 不只是体量上,也是整体质量上,更是认知上的领先。 虽然听起来有点崇洋媚外,但我也只能把原因归结为美国人的冒险精神。 毕竟当年这么一块孤悬海外的荒岛,不愿意冒险谁会飘洋过海去那鬼地方? 当然,还有就是二战发了战争财,对比遍地废墟的亚欧大陆,美国人正经遥遥领先了大半个世纪。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面前没有路,被逼着自己找路。 再加上战后全世界的财富和人才向美国集中,真让他们找到了路,互联网,iPhone,掀起了人类的信息技术革命。 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也确实有理由自信。 很多概念,放在中国你就是骗子,但放在美国,人家就真敢砸钱。 而创新正是因为相信才看见,大力出奇迹,钱到位就能硬生生砸出来。 对,我说的就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AI。 这玩意原理不复杂,NLP、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几十年前就有。 就算是Transformer结构,也早在2017年就发表了。 那为什么直到2022年底openAI的ChatGPT才横空出世? 因为之前大家不舍得花钱,而openAI融资几十亿美元砸进去,才把0-1砸通。 后来又砸了几百亿美元,才有了今天的ChatGPT4o。 这些风险投资就是美国创新的底气。 0-1之所以费钱,就是因为方向不确定,很多时候钱砸下去连个响都没有,这叫试错成本。 可一旦确定了方向,从1到10到100可就容易多了。 只需要找到一种商业模式,产生利润,再用利润反哺迭代,最终量变引起质变。 而这正是中国所擅长的。 因为这里有14亿人,不但有14亿规模的市场,更有亿里挑一的人才。 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几十年,但凡中国突破一个产品,很快就能把它迭代到白菜价。 可之前迭代得慢还好,美国可以吃到先发红利。 最近几年,随着基础工业积累,不论是突破速度还是迭代速度都越来越快。 以至于美国好不容易砸钱发明个什么东西,都会被中国瞬间突破,然后瞬间白菜化。 iPhone发明之后,华为迅速崛起,直奔榜首而去,只不过在登顶的前一刻,美国政府亲自出面打压,最终登顶失败。 芯片断供前,华为芯片也是急起直追,几乎赶超高通。 同样的还有特斯拉电动汽车之后,比亚迪后来居上,现在不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已经远超特斯拉。 其他像造船、打飞机、商用卫星,所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几乎快被中国薅秃。 现在唯一硕果仅存的,恐怕就只有芯片制造。 注意,我们说的瓶颈是芯片制造,并不是芯片设计。 之前我们讲过,芯片制造领域涉及到晶圆、掩膜制造(EDA)、光刻胶涂胶、光刻、蚀刻、离子注入、封装等。 这些环节中,除光刻用到的光刻机之外,我们都已经实现了突破。 而光刻机领域,我们已经突破了28nm的DUV光刻机,现在卡在EUV光刻机这一步。 这也就是为什么华为现在可以通过多重曝光工艺生产等效7nm的9100芯片,但5nm和3nm却迟迟难以突破的原因(据传5nm今年能够量产)。 而EUV之所以难以突破,不是因为别的,单纯就是因为难。 这么说吧,20多年前我在ASML做算法,当时的机器原理和现在的DUV原理基本相同。 但EUV跟他们完全不是一回事。 DUV深紫外光源是高压汞灯,波长只能达到193nm,浸润式通过水的折射最多降到134nm。 而极紫外光则是准分子激光轰击微小靶材产生,波长只有13.5nm。 由于光源不同,整个光路都需要重新设计。 总之,DUV和EUV光刻机别看只差一个字母,但其实完全是两种东西。 这玩意中国想要突破,还得重新发明一遍。 不过好消息是,据说极紫外光源目前已经有了突破。 就像前面讲的,中国有市场有人才,但凡突破,有了盈利,马上就能进入快速迭代的高速路。 说了这么多,最后说说苹果和英伟达。 苹果就不说了,iphone确实伟大,但自从乔布斯走后,基本就是躺在功劳簿上吃红利,再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 从销量看,华为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超越iphone。 那么苹果这么大的市值凭什么呢? 同样的,英伟达也是一个芯片设计公司,跟华为的芯片业务没什么区别。 这两年凭借AI概念,通过卖铲子一炮而红。 但所谓NPU,结构要比CPU简单得多。 这玩意是个ASIC,也就是专用芯片,不可编程,连指令集都不需要几条指令。 与CPU这种通用芯片比,控制器简化,剩下的是一堆计算单元和缓存,为的就是大吞吐量并行计算。 而做的计算又都是矩阵运算,只需要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 可以说,能设计CPU的做NPU属于降维打击。 华为就算被美国这么打压,自研NPU升腾910也不输英伟达H100。 当然,高端NPU英伟达确实领先不少。 但你看清楚,它的领先并不是设计的领先,而只是制程工艺的领先。 如果中国有了EUV,华为3nm的NPU并不会输给英伟达。 归根结底美国的护城河在ASML的EUV光刻机和台积电的芯片制造,就算跟英伟达有关系,关系也不大。 但股价大涨的不是这两个,而是英伟达。 当然这两确实也涨了不少,但远没有英伟达那么夸张。 英伟达股价翻10倍,恐怕名不副实。 再加上美国禁令,使得它把大陆市场拱手让给了华为。 一旦光刻技术突破,这不又到了中国熟悉的“白菜化”赛道? 目前美国AI领域的风投锐减,因为迟迟未能找到应用场景,前景一片黯淡。 这恐怕也是中国依然在等的原因,毕竟不见兔子不撒鹰最保险。 那么卖铲子的英伟达还能火多久? 恐怕就只取决于资金面了。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墨子连山)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