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固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和制造的企业,最近成功完成了一轮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这次融

深圳固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和制造的企业,最近成功完成了一轮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这次融资由人合资本独家投资。所获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生产线的验证规模,以及进一步研发新型材料。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上海硫元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宣布已经成功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这轮融资由中科创星担任领投方,格致资本则作为跟投方。所筹集

上海硫元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宣布已经成功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这轮融资由中科创星担任领投方,格致资本则作为跟投方。所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硫化聚丙烯腈正极材料中试线的技术放大验证工作,以及新型硫基电池体系的研发。

封面图片

固态电池研发之难 连宁王都连声叫苦

固态电池研发之难 连宁王都连声叫苦 近年来,随着海内外多家企业接连给出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点,业内对固态电池走向落地应用的期望值有所提升,二级市场也纷纷作出反应,与固态电池相关的概念股今年接连涨停。为何行业与资本市场对此纷纷看好这项技术?作为动力电池的新形态,其是否会替代目前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电池的“终极路线”所谓固态电池,简单理解即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现有的动力锂电池材料体系包含碳/硅负极、多孔隔膜以及液体电解质,通过锂离子的移动而产生电流。而全固态电池是一个完全致密的状态,采用固态电解质和固态隔膜,碳/硅负极改为金属锂负极,充电时,锂金属会沉积在负极上,在放电的过程中溶解。基于这种材料体系的转变,固态电池有着液态电池无法企及的优势。例如,固态电池更为稳定,不易泄漏、不易燃烧,大大降低了电池起火爆炸的风险,安全性更高。另外,由于能量密度更高,可达到 400Wh/kg 以上(作为对比,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在 100Wh/kg~180Wh/kg,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在 150Wh/kg~250Wh/kg),其在性能表现上也优于液态电池,充电速度更快(最高可超过 10C)、续航里程更长。同时,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在 -30°C 和 100°C 的范围内都不会凝固,不会气化,这意味着冬天在寒冷地区不用担心续航问题,也不需要很复杂的热管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固态电池备受业界推崇,成为海内外车企争相布局的领域。从全球厂商的研发路径来看,固态电池主要有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种研发路线。不过,目前尚未有任何一种技术路径为绝对性方向,而是都处在探索阶段。“无论是聚合物、氧化物还是硫化物,目前很难有一种电池的所有性能都比别的电池有优势,而是各有优缺点。”广汽研发人员告诉虎嗅汽车。在广汽看来,未来固态电池的终极形态会是多元的复合体系,于是广汽全固态电池基于两条路线并行推进开发一个是以硫化物为主的复合体系,另一个是聚合物为主的复合体系。宁德时代同样认为没有一种固态电解质是十全十美的,其更为看好硫化物技术路线,认为其能够更快走向量产。同样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的还有丰田,但双方在硫化物空气稳定性和制造工艺上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全球各家厂商都希望攻克全固态电池,但目前尚未有真正实现量产攻坚的玩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年来行业内有部分车企宣称用上了固态电池,但实际上是半固态电池,而非并非真正的固态电池形态。“根据行业内规则,一般是按液态电解质占电芯的比重来分:液态(25wt%)、半固态(510wt%)、准固态(05wt%)和全固态(0wt%)。”广汽研发人员告诉虎嗅汽车,“不管是液态电池还是半固态电池,只要电池内部存在电解液,一旦破损泄漏都会有短路起火的风险,与当前常规液态锂离子电池并无本质差异。”固态电池,可望不可及固态电池百般好,但无奈这是块“饼”。较早一批从事固态电池研发的厂商已经在这条赛道上走了十多年,丰田从 2012 年开始布局研发,宁德时代也差不多在这一时期启动研究,但都没能将固态电池推到量产阶段。从国内外车企透露的量产时间点来看,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时间大概在 2027-2030 年。需要厘清的是,“上车不等于大规模量产”,推出产品形态到大规模量产落地之间还存在多方面的技术攻坚。“五年后肯定会有固态电池的车出来,再过三五年会大面积铺开。”吉利研究院专家告诉虎嗅汽车,但考虑到目前各家车企对固态电池的重视程度以及技术快速推进,量产时间可能提前。固态电池研发之难,连宁王都连声叫苦。曾毓群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宁德时代已经在这方面投资了 10 年,固态电池只有在使用新型化学材料、负极电极使用纯锂金属的情况下才会有很大优势,要将这种电池推向市场还有很多困难。”首先是电解质材料选择上,以相对主流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需要的硫化锂为例,后者化学性质不稳定,与空气、水反应都会生成有毒化合物,生产环境控制要求严苛,量产困难,由于与目前的电池材料体系差别巨大,固态电池缺乏成熟的材料供应商。在正负极材料上,由于硅/碳负极体积易膨胀大不适用于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通常会选择一些能提高能量密度的金属,而锂金属负极现在还不成熟。在界面工程与稳定性上,固态电池中的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的界面问题也是一大挑战。由于采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其有效接触能力较弱,会造成影响电池性能的界面阻抗。另外,由于固体电解质导电率差、采用锂金属易发生枝晶生长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这些亟待攻关的技术难点。再者,对于量产和普及来说,全固态电池还面临着成本的问题,包括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据中邮证券测算,目前固态电池较液态电池成本高出 30% 以上。材料层面,固态电解质目前仍难以做到轻薄化,用到的部分稀有金属原材料价格较高,叠加为高能量密度使用的高活性正负极材料尚未成熟,固态电解质和正负极成本都不低。在生产层面,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成本也较高。可以预见,全固态电池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从理论层面来看,固态电池比液态电池有着多方面的优势,但这项被称为“动力电池领域的珠穆朗玛峰”的技术还仅是将来时形态,即使在三五年内能够有技术突破,但要形成替代,还需突破成本关口。从产业态度来看,未来 10 年无疑是全固态电池研发的关键机遇期。但对于一项新兴技术,更重要的是聚焦于技术层面的攻坚,而不是虚炒营销概念,将其作为宣传和推起资本热度的手段。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广州信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 信筑医疗”,最近宣布已经成功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 Pre-A 轮融资。这次融资由金控基金主导

广州信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 信筑医疗”,最近宣布已经成功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 Pre-A 轮融资。这次融资由广州金控基金主导。本轮投资款将主要用于公司新产品的项目研发、申报取证,公司的营销布局、市场推广、渠道建设以及品牌建设、知识产权全球化布局。

封面图片

宁德时代公布固态电池最新进展:2027年量产 目前研发进度不到50%

宁德时代公布固态电池最新进展:2027年量产 目前研发进度不到50% ▲宁德时代工厂目前,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宣称首款搭载了固态电池的智己L6背后的电池供应商清陶能源从此一举走入公众视野,卫蓝新能源则是在NIO Day上宣布蔚来150kWh电池包时走红。同时,这是目前在消费市场上消息最多的企业了。清陶能源和卫蓝新能源也都分别宣布其首款全固态电池包要在2027年量产。从目前的市场划分来看,清陶能源和上汽深度绑定并与北汽、广汽等多家主流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应用市场。上汽在多个轮次的融资中对清陶能源进行了投资,成为其第一大投资人。卫蓝新能源则与蔚来、吉利和小米等新能源车企合作紧密,已向蔚来正式交付半固态电池,李斌还曾经全程直播了150kWh电池包的续航。▲李斌直播蔚来150kWh电池包续航尽管目前半固态电池已经有一部分上车了,但是目前全球尚未有车企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上车。可以说,此次宁德时代的固态电池进展的公开,也是给全固态电池行业的量产锚定了时间线。毕竟,在发展迭代十分迅速的电车市场,落后就代表着市场被对手蚕食。一、宁德时代投资者日纪要公开 确认固态电池量产时间目标在2024年4月宁德时代的业绩会上,董事长曾毓群曾指出,固态电池在技术层面上仍需克服固态离子扩散的基础科学问题,商品化的道路仍然漫长。▲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而在2个月后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上,针对投资者关于固态电池的提问,宁德时代方面指出,如果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作为评价体系(1-9打分),其在全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目前处于4的水平,目标是到2027年达到7-8的水平,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可以看出,宁德时代给自己的固态电池研发提出了一个2027年小规模量产的目标。资料显示,宁德时代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已有部分进展,其的技术路线主要依赖于凝聚态和硫化物双重材料体系,目标是实现500Wh/kg的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无机-有机复合电解质及薄膜技术等,各自具备独特的离子导电性、稳定性和加工性等优势。宁德时代选择的凝聚态聚合物和硫化物双重材料体系作为固态电池中的两种主要电解质材料,各自有比较明显的优缺点。凝聚态材料以其高离子导电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而受到青睐,但存在界面接触问题和成本较高的问题。相比之下,硫化物材料以其高离子导电性、良好的界面接触和较高的能量密度优势显著,但化学稳定性和制备工艺的复杂性是需要克服的难题。可以说宁德时代选择凝聚态和硫化物双重材料体系有助于其尽快实现量产目标。二、主流电池厂目标已定 直指2027目前主流进行固态电池研发的厂商中,已有多家厂商明确了其全固态电池的量产目标。▲部分电池厂商全固态电池量产目标在已经投入量产的半固态电池企业中,清陶能源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并计划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而卫蓝新能源也有计划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同时清陶能源和卫蓝新能源在电池材料和技术上各有特色。清陶能源的智己L6采用了纳米尺度固态电解质包覆的超高镍正极材料和高比能复合硅碳材料,电解质材料则采用“超高离子电导率复合固态电解质”和“干法固态电解质一体成型”工艺。卫蓝新能源的蔚来ET7则采用了固液混合电解质,以期解决电池在高电压、安全性、锂枝晶和体积膨胀方面的挑战。▲锂离子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此外,国轩高科也在5月17日,首次发布采用全固态电池技术的金石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计划在2027年小批量装车实验。欣旺达则规划在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且能量密度更高。其计划第一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第二代达500Wh/kg。在国际市场,日韩企业如三星SDI和LG化学也在积极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三星SDI计划在2027年量产全固态电池,而LG化学预计在2028年推出氧化物全固态电池,并在2030年推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可以说,目前绝大多厂商都将全固态电池2027年开始量产作为目标。▲广汽全固态动力电池模型展示与此同时,中国全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CASIP)也在2024年初成立,旨在推进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应用。这个平台包括了工信部、科学技术部、学术界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多家主流电池厂商,目标是加速全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进程。结语:固态电池上车指日可待目前,绝大多数电池厂商都明确了其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日期目标。作为目前最有可能实现续航突破的新技术,各大电池企业都在积极投身研发。目前距离2027年也只有3年左右的时间了,至于到时候各家厂商能拿出怎样的产品,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钛虎机器人,一家专注于高性能一体化旋转电驱的企业,最近宣布已经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 Pre-A 轮融资。经纬创投在这次融资中担

钛虎机器人,一家专注于高性能一体化旋转电驱的企业,最近宣布已经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 Pre-A 轮融资。经纬创投在这次融资中担任领投方,而方富创投和梅花创投则作为跟投方参与。钛虎机器人计划将这些资金用于拓展其人形机器人的标准系列关节矩阵,并进行产品底层技术的研发。公司的目标是在确保一体化关节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品的生产成本、稳定性和用户友好性。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