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表示,今天的人工智能,主要还是低水平智能,因为深度神经网络是使用数据训练出来的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表示,今天的人工智能,主要还是低水平智能,因为深度神经网络是使用数据训练出来的,是基于统计的模型,连知识都不能算,等到什么时候可解释了,才能算知识。他说:“大语言模式是由不同种的知识涌现,原则上还是低水平智能,有一点中水平的假象,相当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属于熟能生巧的范畴。”(新浪)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要严格控制人工智能的底层价值取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要严格控制人工智能的底层价值取向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认为,如果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可能存在三大安全风险,即模型的不可解释性、算法和硬件的不可靠性、自主意识的不可控性。高文认为,首先,AI 技术需要完善理论基础验证,并实现模型的可解释性;其次,要严格控制人工智能的底层价值取向,实现技术的标准化;在应用阶段,需要预防人为造成的人工智能安全问题,对人工智能进行动机选择。他同时指出,应对强人工智能,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新浪科技)

封面图片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今天的人工智能有别于过去的人工智能,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今天的人工智能有别于过去的人工智能,跟过去五六十年都不一样。人工智能有一个非常长的过去,但是有一个非常短的历史,长到可以追溯到 100 多年以前,短到过去七八年 GPT 出来,而 GPT 的潜力还没有被完整探索。如果放到一个更长的历史来看,这个问题也不是一天会解决,但是也不是一天会消亡,我相信未来十年还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十年。(澎湃)

封面图片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具身智能” 成热点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具身智能” 成热点 7 月 6 日,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落下帷幕。在本次大会上,“具身智能” 成为热点之一。“具身智能” 是人工智能在物理世界的进一步延伸,一般是指可以感知、理解物理世界并与其形成互动的智能系统。(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举行,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元宇宙规制等热点】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举行,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元宇宙规制等热点】 昨天,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数字治理:生成式人工智能之法律回应》。论坛发布了《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3)》《人工智能法治发展指数4.0》《中国人工智能法治发展评估报告(2022)》。蓝皮书聚焦世界人工智能法治发展最新动态,搜集汇总各国有关人工智能法治发展的战略、政策、法律、理论研究、重大项目应用、典型司法案例等方面的最新资料,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最前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元宇宙规制等热点问题,通过分析、评估,形成了较为客观、公正、准确、全面的分析报告。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中兴通讯全栈智算产品亮相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中兴通讯全栈智算产品亮相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7 月 4 日,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正式开幕。中兴通讯携全栈智算基础设施产品亮相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包括高性能 AI 训练服务器、推理服务器、全系列通算服务器、液冷服务器、分布式存储、高端多控磁阵以及训推一体机等产品。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训练出的人工智能产生了糟糕的结果。

研究发现: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训练出的人工智能产生了糟糕的结果。 斯坦福大学和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需要“新鲜的真实数据”,否则输出的质量就会下降。 这对摄影师和其他创作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研究人员发现,训练数据集中的合成图像会放大人工痕迹,使人工智能画出的人类看起来越来越不像真人。 研究小组将这种状况命名为“模型自噬障碍”。如果自噬循环的每一代都没有足够的新鲜真实数据,未来的生成模型注定会逐渐降低其质量或多样性。 如果该研究论文是正确的,那么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将无法开发出无穷无尽的数据源。人工智能仍然需要真实、高质量的图像来不断进步,而不是依赖自己的输出。这意味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将需要摄影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