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规模数千亿元,无固定期限。

中国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规模数千亿元,无固定期限。 30 年期特别国债加权平均中标利率 2.4989%,略高于招标结束前约 2.49% 的二级水平。 中证报:推动央企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央企正上报试点项目。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单日净回笼 480 亿元,全周净回笼 7400 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持续深化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 营业利润同比猛增 15 倍!三星电子股价刷新年内高点。 沪指半日跌近 1%,软件股逆势走强。 港股早盘持续走低,恒指跌超 1%,恒生科技指数跌近 2%,商汤大跌 1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

中国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 该消息发布后,国债期货应声下跌。数据显示,截至10:15,国债期货全线飘绿。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25%,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0%,5年期、2年期主力合约跌0.06%、0.02%。现券方面,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3收益率上行约2基点,成交在2.476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04收益率上行约1基点,成交在2.2690%。7月1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表示,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当日,国债期货走出“过山车”行情,30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在上午创历史新高后急速下跌,当日收盘分别跌1.06%、0.37%。“这预示央行进入稳债市实操阶段,将对市场流动性和债券市场供给构成影响,叠加国内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将有助于为长债市场降温。随着国内经济延续稳步复苏态势、国债供给增加等,预计债券利率有望回归合理区间。”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业内专家也普遍认为,央行此举将有力维护债券市场稳定,避免市场非理性波动并防范潜在风险。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央行通过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可以快速获得国债持仓,进而在二级市场上出售,压低国债市场价格,推升相关国债收益率。“央行是在有意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在政策不断引导下,市场会对利率产品进行更为合理的定价,长期国债收益率最终会回到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说。近段时间以来,央行已多次提示债券市场蕴含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期召开的2024年第二季度例会提出,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同时,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此外,广发证券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表示,这一操作不能代表货币政策方向变化。逻辑上要适度引导长期利率抬升,收紧流动性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这样利率曲线会整体被抬升;目前操作相当于调整利率曲线形态,说明央行希望兼顾多重目标。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 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 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今日有消息称,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了债券借入协议。对此,记者求证,央行确认该信息,目前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财联社)

封面图片

从人民银行求证获悉,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央行将采用无固定

从人民银行求证获悉,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央行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据报人行与数家金融机构签债券借入协议 涉数千亿元人民币国债

据报人行与数家金融机构签债券借入协议 涉数千亿元人民币国债 彭博报道指,人民银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人民币;人行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并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内地债市孳息率继续反弹,升幅较上日有所扩大。路透引述市场人士指,人行持续释放更多警示信息,以进一步展示调控决心,预期短期内市场谨慎情绪将延续。 2024-07-05 11:46:38

封面图片

市场认为人行借入国债有助增强管理长期债息曲线能力

市场认为人行借入国债有助增强管理长期债息曲线能力 路透向人民银行查证后获悉,人行已与数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涉及数千亿元人民币中长期国债,并且视乎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及卖出国债。市场认为,人行借入国债将有助增强对管理长期债息曲线能力,有充足弹药稳定债市,亦意味著国债买卖有望成为人行货币政策工具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尚未明显改善,人民币仍有贬值压力,减息降准预期未消除,目前资金面稳定,毋须过度忧虑人行国债买卖对流动性的影响。中信证券指,人行以信用方式借入国债,意味著不会向融出国债的银行提供质押品,借券过程不会出现流动性投放。采用无固定期限借券方式,意味著人行对债息曲线控制不会局限于个别期限品种,人行或有意完整地控制一条斜向上的孳息率曲线。渣打指,当人行透过银行借入国债并出售给市场时,可回笼银行间流动性,但同时或要降准,以避免市场流动性过度收紧。渣打维持对今年底,10年期债息2.2厘的预测。星展香港财资市场部环球市场策略师李若凡指出,内地10年期国债债息周一曾经跌至2.182厘,创2012年有纪录以来最低。债息低企、银行净息差受压,都限制人行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以致人行要尝试新操作。至于政策效果、能否改变长债债息向下趋势,仍要观望。 2024-07-05 16:54:59

封面图片

太平洋两岸上市的中概股延续跌势。香港恒生指数7月27日下跌4.22%,2021年初至今累计下跌7.97%,成为G20经济体中年内

太平洋两岸上市的中概股延续跌势。香港恒生指数7月27日下跌4.22%,2021年初至今累计下跌7.97%,成为G20经济体中年内表现最差的股指。恒生科技指数重挫7.97%,已一连两天刷新去年创立以来的新低,年初至今已下跌超27%。 对多个行业监管收紧的担忧及预期也延伸到A股市场。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27日分别跌2.49%和3.67%。上证指数年内下跌2.65%,深证成指年内下跌2.61%。北向资金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净卖出达210亿元,7月26日净流出金额创逾1年新高。 隔夜(美东时间7月26日)在美上市中概股亦延续上一交易日跌势。跟踪98家在美上市最大中概股的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下跌7%,加上上一交易日(7月23日)8.5%的下跌,该指数的两天跌幅超15%,为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高盛在最新的一份给客户的报告中称,“当你认为中国风险已经充分定价了……它可能还会变得更糟。”美银美林给客户的报告直接建议远离中概股。 不少海外投资者采取了“先卖出,后提问”的办法。瑞信中国区CEO胡知鸷对财新记者表示,投资者听闻利好或不好的消息,一般都要经过4个步骤,首先是有冲动,会去买卖,很充分地做。接下来可能会仔细评估。然后做一些补救工作,比如原来做得太多的。最后会趋于理性。 花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在7月24日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答问时称,国务院提出三孩政策后,也有限制课外培训的一些说法,这使得在美上市的很多与教育相关的中概股大跌,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公司今年已经跌掉90%左右。中概股在海外被超卖,或跟最近政府对中国高科技股的反垄断政策有关,海外基金经理人觉得是不是对民营企业今后的发展会有更多的限制。 管理约5590亿美元资产的法国巴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在此轮下跌前已低配中概股,在26日进一步降低了中概股仓位暴露。该公司亚洲股票主管陈至恺表示,“投资者正在评估是否会有更多行业面临此类情况。现在判断政府对私营部门的态度是否已永久性转变还为时过早,近来当局在某些方面也让企业和投资者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 另据彭博社报道,近日中国方面整顿的暴风骤雨打在科技和教育行业身上,也在全球市场掀起了冲击波,导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市值蒸发了7690亿美元。 中国周六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禁止其上市融资和资本化运作,追踪98家在美上市中国大公司的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周一重挫7%。加上周五8.5%的跌幅,该指数连续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了15%,创下2008年以来最高纪录。 “最近的事件可以表明,跟几年前相比,政府现在为了追求他们的政治大目标更不惜去惊扰投资者,” 凯投宏观高级市场经济学家Oliver Jones在致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很难确切说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但总的来说,股市的下行风险似乎已经加剧了。” 中国最大的教辅股好未来、新东方和高途周一最多分别下跌27%、34%和29%,延续了上周五暴跌走势。 在过去五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三支股票都在持续走低,令年内的平均跌幅达到93%。 它们并不孤单。今年迄今在美国、中国内地和香港上市的教辅类公司市值已累计蒸发了逾1260亿美元。 中国的新政策“使得这些股票几乎根本无法投资,” 摩根大通分析师DS Kim说,“最糟糕的情境已变成了现实。” 虽然受打击最大的是教辅股,但其它板块也可能很快会受到冲击。 在香港上市的物业管理股周一下跌,因上周中国政府八个部门发布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与此同时,美团股价重挫14%,创出历史最大跌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网信办、发改委、人保部等周一发布意见,要求网络餐饮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确保外卖送餐员正常劳动所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彭博社另一篇报道说,由于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加剧,美国10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跌至历史新低。 报道说,此前,中国对科技行业的整顿推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近6个基点至1.22%,之后反弹至接近持平的水平。Ifo Institute的一项指标6月份从101.7降至100.8,而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期有所改善,该数据导致德国国债收益率跌至五个月低点,然后有所反弹。 (财新,彭博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