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业亏损面超 80% 从更高层面调控存争议

奶牛业亏损面超 80% 从更高层面调控存争议 在 2024 年 5 月,奶价 3.34 元 /kg,同比下降 0.55 元(全成本下降 0.31 元),公斤奶利润空间是奶牛体系记录以来首次进入负值。亏损面超 80% 以上。在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建议,在 2024 年适当压缩奶牛产能。但从接近决策层人士处了解,基于奶牛业规模相对生猪规模仍有限,存在市场化解决可能。由此,是否从更高层面推进宏观调控存在争议。(21 财经)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在 2024 年 5 月,奶价 3.34 元 /kg,同比下降 0.55 元(全成本下降 0.31 元),公斤奶利润空间是奶牛体

在 2024 年 5 月,奶价 3.34 元 /kg,同比下降 0.55 元(全成本下降 0.31 元),公斤奶利润空间是奶牛体系记录以来首次进入负值。亏损面超 80% 以上。在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建议,在 2024 年适当压缩奶牛产能。但记者从接近决策层人士处了解,基于奶牛业规模相对生猪规模仍有限,存在市场化解决可能。由此,是否从更高层面推进宏观调控存在争议。 (21 财经)

封面图片

瑞幸重回亏损、星巴克罕见大跌 2024年Q1咖啡业竞争白热化?

瑞幸重回亏损、星巴克罕见大跌 2024年Q1咖啡业竞争白热化? 瑞幸自2024年以来就频繁传出9.9元咖啡补贴收缩的消息。在财报发布后不久,“瑞幸9.9元活动再缩水”等相关话题再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截至目前,瑞幸9.9元优惠仅限5款基础咖啡单品。更有部分网友表示,9.9元优惠券在部分地区的部分门店不可使用。与此同时,星巴克中国则积极适应国内咖啡行业竞争节奏,也在尝试“补贴”消费者,诸如“满70元减15元”“55.9元三杯”、“45.9元两杯”各种优惠券也纷纷出现。同时,持续布局中国低线城市,低线市场正在持续为其带来更强劲的回报。此外,星巴克多位高管在不同场合均强调,星巴克无意参与中国的价格竞争,对其而言,重点仍是高端市场。不过,虽然瑞幸与星巴克仍占据中国的咖啡市场的头部位置,但咖啡市场分层明显,不同价格带都涌现了颇有竞争力的品牌。包括库迪咖啡、蜜雪冰城、肯德基等品牌,甚至连茶百道等奶茶品牌仍在不断投入,并加入“补贴”战,这也让咖啡赛道的竞争充满不确定性。低价补贴拖累净利润?一季度瑞幸“增收不增利”4月30日,瑞幸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一季度总营收为62.78亿元,同比增长41.5%。同时,一季度月均交易用户数从2023年的2949万人次,增长至5991万人次,同比上涨103.2%。此外,第一季度瑞幸全球门店数量净增2342家,门店总数达18590家,其中自营门店12199家、联营门店6391家。然而正是在营收、门店扩张、交易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2024年一季度瑞幸重回亏损局面。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亏损6510万元,营业利润率为-1%,而2023年同季度公司净利润达6.784亿元,营业利润率达15.3%。值得注意的是,单季瑞幸咖啡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为-20.3%,2023年同期为29.6%;自营门店层面营业利润为3.2亿元人民币,门店层面营业利润率为7.0%,2023年同期为7.9亿元,门店层面营业利润率为25.2%。针对亏损的情况,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瑾一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主动调整的结果。客观上,一季度的寒潮、温度波动使得消费出行受到影响。主观上,公司将市场占有率作为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调整了开店节奏,通过迅速拓店进一步拉开了品牌与竞争对手的距离。由于门店结构调整,商场及街边店的周期性更强。在财报的多项支出中却透露出更为简单直接的原因大规模持续补贴低价咖啡导致公司出现“入不敷出”。具体而言,2024年第一季度总运营费用达63.43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7.584亿元增长68.8%。同时,营业费用占净收入的百分比从2023年一季度的84.7%增加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101 %。如此大规模的运营支出背后,是开设新店、对品牌和促销活动的战略投资等多种开支。但财报也多次提到,公司产品的平均售价下降,导致门店租赁成本、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占净收入的百分比增加。受此影响,瑞幸直营门店整体利润率从2023年一季度的25.2%,下跌至2024年一季度的7%,堪称“大跳水”。郭瑾一表示,在节假日消费的拉动下,公司基本盘保持平衡。目前随着气温上升,门店整体杯量有所改善,但二季度业绩依然面临挑战。较为直观的挑战包括,近期库迪宣布现行门店补贴政策将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根据门店不同经营状况最高单杯可补贴至14元,再次加码咖啡价格战。同时,库迪马鞍山生产基地也已开始投产,为其参与竞争提供不少助力。全球咖啡消费提振难 星巴克罕见大跌同样是2024年一季度,此前稳定增长的星巴克也遭遇营收业绩、净利润双双下滑。5月1日,星巴克发布2024财年第二财季数据(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显示,星巴克实现营收85.6亿美元,同比下降2%,此前市场预期为91.3亿美元;同期净利润为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4.96%,也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更为“致命”的是,星巴克在中美两大消费市场均出现门店销售额下滑的情况。其中,最大市场美国门店销售额同比下滑3%,此前市场预期为增长2.3%;第二大市场中国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1%,此前市场预期为下降1.64%。全球订单同比下滑6%、客单价下滑2%,最终导致星巴克整体销售额同比减少4%,直接影响营收、净利润。受财报表现不佳影响,摩根大通将星巴克目标价从100美元下调至92美元,而德意志银行、William Blair纷纷下调星巴克股票评级。业绩与评级的双重“打击”直接引发星巴克美股股价“跳水”。5月1日当晚,星巴克股价大跌15.82%,市值蒸发约1150亿人民币,创近四年以来最大跌幅。不过在5月2日晚,星巴克美股下跌趋势并未持续,股价出现微调回升。在严峻的增长瓶颈下,星巴克管理层不得不第三次修改2024年公司增长目标,从此前预计的7%~10%调整为“低个位数”。星巴克首席财务官Rachel Ruggeri在财报电话会中透露,1月比平常更冷的天气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到店水平,叠加全球消费趋于理性、地区冲突等因素,最终对公司业绩造成了影响。但另一方面,星巴克门店仍在持续扩张。截至2024年3月31日,星巴克全球门店规模达38951家,同比增长6.32%;一季度公司全球门店净增加364家,开店计划稳步推进。本季度内,星巴克中国新增门店118家,总门店规模达7093家,持续下沉并覆盖更多地区市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市场的外卖收入占比持续增长,一季度啡快业务占比达26%,创历史新高,专星送同店销售额实现增长。得益于多样化的会员优惠券、多杯折扣,当前不少星巴克会员平均一杯咖啡支付的价格已从30元+,逐渐下滑至20元+,带动会员消费成为公司重要营收支撑。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静瑛透露,在本季度,星巴克中国利润率实现环比增长,门店经营利润率继续保持双位数良好表现。同时,星巴克90天活跃会员规模达到2100万的历史最高点,会员销售额持续增长,销售占比增至75%,创历史新高。据财报电话会透露,星巴克仍将在中国继续落实三大策略,包括更多的咖啡新产品、数字化赋能门店、进一步布局下沉市场,尤其是在新的县级市场拓展门店。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3年亏损180亿 IPO能不能成哪吒汽车的救命灵药?

3年亏损180亿 IPO能不能成哪吒汽车的救命灵药? 第一,它从 2022 年的新势力年度销冠,变成了 2023 年唯一销量下降的车企,一些看衰新能源的人,已经把它比作了“下一个威马或者高合”。第二,它得到了自身投资人周鸿祎带来的泼天流量,只是流量来得似乎不太体面。在那场以宣传新车为目的的直播里,“周鸿祎批评哪吒 CEO”这个尴尬的话题词却冲上了微博热搜。令人惊讶的是,这家看起来正处于艰难处境的车企,现在却要准备要冲击 IPO 了。6 月 26 日,哪吒汽车品牌所属公司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向着中国新势力第六股发起冲击。在目前新势力造车的版图里,四家新势力“蔚小理零”和背靠吉利的极氪汽车已经成功上市,但目前依然只有理想汽车一家在去年实现了扭亏为盈。新势力的故事进行了 10 年后,人们愈发明白,这个赛道没有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一场耐心经营的马拉松。随着国内竞争进一步加剧,哪吒汽车将出海和全球化定位了下一阶段的重点。这家在招股书中希望“成为新能源车企全球化的领军者”,把目标瞄准了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东南亚市场,希望将过往积累的产品、经销商管理等经验复用于出海,找到一条属于哪吒自己的生存和增长之路。昔日销冠,困在低价和B端市场里2022 年,在成为新势力年度销冠后,哪吒汽车 CEO 张勇曾经这样表达过面向未来的目标:比起蔚来、理想等售价在 30 万元以上定位高端的车企,哪吒的目标市场要大好几倍,所以“销量也要比它们大好几倍,才算一样优秀”。张勇的话在当时有两层含义。第一,哪吒要坚持“为人民造车”的口号,继续走性价比的路线;第二,哪吒的销量目标是实现翻倍的增长。在招股书中,哪吒将自身产品的价格区间描述为“150000-45000 美元之间”(折合约 10.9-32.7 万元人民币)。但从实际销售情况看,2023 年哪吒最畅销的两款车型官方起售价均低于 10 万元。尽管单车平均售价呈逐年上涨趋势,但 2023 年这个数字也只是刚刚超过 10 万而已(10.9 万元)。更为遗憾的是,性价比的定位是稳住了,但来自人民的销量却没有上涨。在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快速上涨的 2023 年,哪吒全年只交付了 127,496 辆汽车,落后于四家已经上市的车企理想、蔚来、零跑、小鹏,不幸成为了唯一销量同比负增长的新势力车企。相比新势力中的领头羊蔚小理以及背靠吉利的极氪,哪吒在面向大众消费者时,既没有明确的科技标签,也没有冰箱沙发彩电等营销抓手,一直没有建立起明确的品牌形象。此外,在 10 万元上下的新能源细分市场里,哪吒还要面临行业龙头企业比亚迪的竞争。无论是从品牌影响力,还是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上,现阶段的哪吒几乎没有优势可言。所以,在国内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哪吒需要下足苦功夫。必须挖掘到细分市场中用户更具体的需求,才能找到合适的生态位。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2020 年,哪吒 V 通过“大车打小车”的错位竞争方式,从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手中,抢到了 A0 级 SUV 的一定市场份额。营销方式上也要下足功夫。在招股书中,哪吒汽车的销售收入被划分为了 4 类,除海外经销商外,国内部分分为直销、哪吒城市合伙人以及大客户经销商 3 类。哪吒过去3年销售收入占比 | 来源:合众新能源招股书根据招股书的描述,大客户经销商“大批量购买我们的车辆,转售给网约车公司、出租车公司和驾校等组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ToB 业务。可以看到,在国内业务中,过去 3 年里涨幅最大正是“大客户经销商”,营收数额两年翻了近 11 倍,而直销部分的收入占比则逐年下降。所以,尽管哪吒近年来希望在C端市场建立起更好的形象,但事实上B端业务依旧为它们逐渐增长的营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实,ToB 是哪吒成立以来一直贯穿其中的重要路径。2018 年,哪吒首款车型 N01 发布前就收到了近 5 万订单。而这些订单主要来自于当年的共享出行平台。张勇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2019 年哪吒 N01 来自 B 端的销量占比超过了 50%。在 ToC 销售层面,哪吒其实可以被视作一家“非典型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都以自营门店为主,截止 2023 年全国门店均接近 500 家(其中蔚来和理想是 100% 直营)。直营的核心目标是提供一致的价格体系和更优质的服务。但哪吒的 ToC 业务一直以经销商模式为主,即招股书中提到的“哪吒城市合伙人”。2023 年,哪吒在全国的直营门店为 114 家,经销商门店为 425 家。其实,无论是 ToB 业务占比较高还是在 C 端大量采取经销商模式,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成为哪吒汽车的问题。毕竟从运营成本来说,我们不能苛求不同厂商为定价相差 2-3 倍的产品提供相同品质的服务。哪吒汽车今年发布的中型SUV哪吒L | 来源:哪吒汽车哪吒汽车真正需要快速改善的,是它们迄今为止依然为负的毛利率。尽管新势力车企目前只有理想实现了营收层面的扭亏为盈,但 5 家上市车企的单车毛利率均为正,意味着亏损主要来自于研发等其他层面的投入。相比之下,毛利率为负对于亏损而言显然是个消极的信号。过去三年,哪吒汽车累计亏损 183.73 亿元。哪吒表示,后续将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增加国际销售、采取更好的成本控制,并提出将通过持续推出新车型、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如分时租赁、电池梯次利用等)、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等方式提高收益。哪吒 CEO 张勇此前表示,哪吒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新车型并且重新发布品牌,目标是以更清晰的品牌定位触达 C 端消费者。2024 年,哪吒目标销量为 30 万台。截止 5 月底,累计交付:43,564,占全年销售目标的 14.5%。出海,开垦新能源处女地在哪吒 30 万的年销量目标里,其中 10 万台来自海外市场。在招股书里,哪吒明确把目标定位“成为新能源车企全球化的领军者”。在国内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出海是哪吒汽车锚定的重要增长方向。2023 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了全球汽车出口最多的国家。和国内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接近 50% 不同,出口仍以燃油气为主,新能源车只占了大约 1/4,还包括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出口的超过 30 万台整车。所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新能源汽车出海依然是一个有巨大成长空间的市场。不过,在目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里,出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新势力中的另一家车企零跑,通过和欧洲知名汽车制造厂 Stellantis 的合作,拿来了通往欧盟市场的门票。哪吒则把目的地定在一些开发初期的处女地市场。第一阶段的出海重点是东南亚。比起美国和欧盟市场,东南亚并没有成熟的本土汽车工业,所以当地政府对外资车企进入当地的态度相对友好而开放。更重要的是,东南亚被视为是新能源汽车的处女地。据灼识咨询,2023 年东南亚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仅为 3.8%,预计 2028 年将提升至 19%(超过 100 万辆)。相比起欧美单价更高,但对产品更加挑剔的用户来说,东南亚地区由于气温适宜,对电池续航等产品细节要求相对较低,用户更看重产品性价比等特点。这恰好和哪吒汽车在本土市场前 10 年里积累的相关经验契合。它们在在招股书中写道:“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有望复制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规律”,除了东南亚,它们后续还打算进入中东、拉丁美洲、非洲等市场。2023 年,哪吒汽车共出口汽车 17019 辆,占总销量的 13.7%,贡献了 12% 的销售收入。以上险量计算,哪吒汽车成为了东南亚新能源乘用车排名前三的品牌。哪吒汽车泰国...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