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股份:拟投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生物股份:拟投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生物股份公告,公司与内蒙古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内蒙古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内蒙古金新一号股权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发起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第一期总认缴出资额为 5 亿元,公司及子公司保灵研究院拟认缴出资人民币 2 亿元。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恒集团:全资子公司参与设立的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中恒集团:全资子公司参与设立的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中恒集团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恒怡鑫科创投有限公司与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宏源汇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广西投资引导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申宏中恒(广西)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手续。合伙企业认缴出资总额 5 亿元,中恒怡鑫认缴出资额 2.45 亿元,占比 49%。截至公告披露日,全体合伙人已完成首期出资 2 亿元,其中中恒怡鑫实缴出资 9800 万元。

封面图片

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投资购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投资购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中国法律规定,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投资购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因为有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直接成为不法分子向党员领导干部隐蔽输送利益的渠道等。 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主管主办的中国方正出版社上星期四(10月26日)在微信公号发文,《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私募投资基金,是指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其还规定,个人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私募投资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约18.9万新元),人数最多不能超过200人。 文章称,根据不同标准,私募基金又可细分为多种,情况比较复杂,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公开交易的上市公司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等,党员领导干部可以购买,并在填报个人事项时如实申报。但是,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投资购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文章列出了几个原因,分别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成设立方式主要有合伙制、公司制等,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购买非上市公司(企业)股权等非公开交易的资产。投资者投资购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仅成为该基金的合伙人或者股东,同时也往往间接持有了非上市公司股份,因此投资购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实质上是一种经商办企业的行为。 其次,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知悉本地区、本系统非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上市前景等重要消息后,通过参与投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在投资协议中特别选定该公司为目标公司,从而间接拥有该公司股份,在该公司上市股权增值后获得巨额利益。 此外,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为个人间接持股公司的经营活动甚至上市融资提供帮助;甚至有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直接成为不法分子向党员领导干部隐蔽输送利益的渠道。 文章称:“综上,我们认为投资购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属于经商办企业的性质,且相关的投资活动具有隐蔽性,党员领导干部投资购买该类基金会损害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且易产生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等腐败问题,应严格把握,严肃处理。对已经查实党员领导干部投资购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可按违规经商办企业认定处理。” 2023年11月1日 3:03 PM

封面图片

祥明智能:拟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祥明智能:拟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祥明智能公告,公司与日本 BorgRoid 及深圳盛元信在常州市共同投资设立合资企业常州祥翰具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00 万元人民币。祥明智能认缴出资 650 万元,占 65%;日本 BorgRoid 认缴出资 300 万元,占 30%;深圳盛元信认缴出资 50 万元,占 5%。合资公司将从事工业 / 人形机器人关节运动模组及相关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封面图片

天眼查 App 显示,近日,浙江台州金石精密制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出资额

天眼查 App 显示,近日,浙江台州金石精密制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出资额 50 亿元,经营范围为股权投资。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基金由浙江金控投资有限公司、台州市临港产业带母基金有限公司、金石投资有限公司、浙江省产业基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有限公司等 8 位合伙人共同出资。(界面)

封面图片

福星股份:拟设立 20 亿元新质生产力转型基金

福星股份:拟设立 20 亿元新质生产力转型基金 福星股份公告,公司拟与融汉工锦共同设立福星新质生产力转型基金,基金规模为 20 亿元。福星股份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不超过基金规模的 60%。该基金将分三期出资,主要投资于生物医疗、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基金存续期为 7 年,投资期 5 年,退出期 2 年。此次投资旨在加快公司产业布局和业务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封面图片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跌至十年低点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跌至十年低点 报告显示,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投资活跃度延续结构性下降趋势,跌至十年来低点。 综合《证券时报》和财新网报道,贝恩公司星期二(4月23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报告》显示,受IPO退出难度提升、买卖双方估值预期差距等影响,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预计将延续2023年承压趋势,进入换挡调整期。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投资活跃度延续结构性下降趋势,投资交易额较前5年均值(2018至2022年)下降了58%,跌至410亿美元(557.4亿新元),跌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交易量也跌去了31%。平均投资交易额为6900万美元,为2014年以来的最低值。 人民币募资额稳中有升,但聚焦中国市场的美元募资额却同比下跌44%。 人民币基金在2023年交易额中占到42%,较2022年增长21个百分点。在国内普通合伙人(GP)、特别是政府扶持基金的积极布局下,半导体、汽车出行等行业投资活跃。国内美元基金则继续关注汽车出行、医药和生物科技等传统行业投资标的。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私募股权基金及兼并收购业务主席周浩表示,中国市场也受到了全球经济放缓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从交易结构和退出形式看,市场面临的挑战还是非常大的。 报告也指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叠加IPO退出难度提升、买卖双方估值预期差距的影响,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预计将延续2023年承压趋势,进入换挡调整期。 2024年4月24日 9:47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