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第 26 周年。伴随着居民财富管理浪潮的到来,公募基金拥抱机遇迎头而上,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 5

2024 年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第 26 周年。伴随着居民财富管理浪潮的到来,公募基金拥抱机遇迎头而上,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 5 月末,行业管理规模突破 31.2 万亿元,成为资管行业和大众理财的中坚力量。 2024 年,工银瑞信基金也迎来自身发展的第 19 年。十九载春华秋实,十九载深耕细作,工银瑞信基金以责任筑基石,以专业树典范,融自身进步于服务实体经济、国家战略和居民财富管理之中,已成长为综合实力领先的全能型资产管理机构,以打造 “一流投资机构” 为目标,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行业与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第一财经 - 直播区<b>公募行业“新陈代谢”加速 今年以来逾百只基金清盘 |</b> 伴随着市场震荡,公募基金行业“新陈代谢”

第一财经 - 直播区 <b>公募行业“新陈代谢”加速 今年以来逾百只基金清盘 |</b> 伴随着市场震荡,公募基金行业“新陈代谢”有所加速。Wind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公募基...| #财经 #新闻 #资讯

封面图片

证券日报文章指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启动一年来,基金行业出现了三大可喜的新变化。首先,客户意识深入人心,着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证券日报文章指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启动一年来,基金行业出现了三大可喜的新变化。首先,客户意识深入人心,着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其次,创新思维显著增强,加速练就差异化竞争优势。费率改革对基金传统销售模式,特别是与券商的合作模式带来了直接影响。最后,“长跑” 能力持续提升,聚力打造投研能力。费率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还将持续深化,加速行业优胜劣汰,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投研能力扎实、风控水平突出的优质机构将更具竞争优势。这无疑将推进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让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封面图片

中国部分公募基金据报已开启退薪工作

中国部分公募基金据报已开启退薪工作 中国部分公募基金实施限薪举措,超出标准的退薪工作已于本周启动。 综合彭博社、财联社和券商中国报道,彭博社星期四(6月27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随着中国政府收紧对金融业精英的监管,多家行业巨头已要求高级别员工放弃递延奖金,或是将超出290万元人民币(54万新元)部分的薪资返还。 据悉,传达上述指示的国有实体包括招商局集团、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 对于上述消息,财联社从行业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确有央企旗下公募基金实施限薪举措,且自2022年起超出标准的退薪工作已于本周启动,但退薪标准并非上述290万元,而是达到一定标准后部分退回。 另外,有基金业内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目前传闻是有几家央企子公司采取了限薪措施,可能是来自于股东压力。”不过,也有基金公司内部人士称自己公司不太可能发生退薪。 有法律从业人员认为,在员工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下,要求退还收入是不合法的。除非经过法院判定这些员工存在违法行为,才可以追缴工资和奖金。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中国基金业协会2022年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对公募基金公司的薪酬结构、薪酬支付、绩效考核、薪酬内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引》明确规定了绩效薪酬的递延支付期限、递延支付额度应当与基金份额持有人长期利益、业务风险情况保持一致。 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公募基金需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朝着建设一流投资机构的方向努力,更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改革。2023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修订发布《基金从业人员管理规则》。 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和公募基金监管 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提出以全面强化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引导公募基金行业更加注重投资者获得感,更加注重功能发挥,大力推进一流投资机构建设。《意见》强调,要进一步严格监管执法,强化全链条问责,督促行业机构树牢“合规创造价值”理念。 ... 2024年6月27日 4:26 PM

封面图片

中国据报对12家公募基金展开现场审计检查

中国据报对12家公募基金展开现场审计检查 中国国家审计署据报已入驻了12家公募基金,进行现场审计检查。 界面新闻星期五(6月7日)报道称,从业内人士获悉,中国国家审计署已经入驻了12家公募基金进行现场审计检查。“这些团队是由国家审计署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将对所有相关文件材料进行审计,重点关注费用支出等问题”。今年2月份,头部的几家公募基金已经率先迎来了一轮审计。 报道说,自5月末起,已经有多家基金公司开始自查,自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架构管理、合规、风控、信息安全、证券账户等。今年3月末,北京、上海均有多家公募基金被异地证监局实行监管突击检查。对此,接近监管人士表示,此次是常规的例行检查,并非突击检查,此举也是依法从严监管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 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对公募基金进行的全面审计和例行检查,正是从严治理的落地举措之一。坚持“穿透式监管、全链条问责”,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有利于优化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生态,更好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另外,有消息称“2019年以后,年薪300万(人民币,下同,55万新元)以上的基金经理要退缴奖金”。更有传言称,有些基金经理要卖房还钱。 界面新闻向十余家头部公募求证,内部人士均表示上述传言不实。“现在处于信息很混乱的状态,很多个版本的传言都是假的,目前监管部门尚未出台关于公募薪酬的相关具体规定,更没有‘300万一刀切’的明确指引。” 《每日经济新闻》从部分公募人士获悉,对年薪300万以上进行追溯、要求全退的消息是真的,“据说已经离职的人也要退,但可能不是强制性的,只是通知要退款,追溯时间和范围也不太清楚”。也有其他头部公募人士表示,目前并未听说该消息。 2024年6月7日 2:42 PM

封面图片

淡马锡旗下Azalea推出私募基金债券Astrea 8

淡马锡旗下Azalea推出私募基金债券Astrea 8 时隔两年,淡马锡控股旗下的Azalea基金管理公司再推出面向散户投资者的私募基金债券,包括以美元计价的私募基金债券。 根据Azalea星期一(7月1日)提呈给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初步说明书,这批Astrea 8私募基金债券发行总额约为5亿8500万美元(约7亿9270万新元)。 债券分为A1及A2级别。A1级别以新元计价,共5亿元;A2级别以美元计价,一共2亿1500万美元。 两批债券的票息率都尚未确定,散户估计可认购A1级别2亿5000万元、A2级别5000万美元。 两批债券预计将获得信评机构惠誉(Fitch)评为投资级,并将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如果能满足所有条件,两批债券将分别在第五年和第六年结束时强制赎回,即2029年和2030年7月。 两批债券将从7月11日早上9时,开放散户认购,7月17日中午12时截止。 Astrea 8的基础资产是27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38个私募基金,投资组合的净资产值是14亿7140万美元,加权平均年龄为6.1年。 38个基金所投资的前五大行业是资讯科技、工业、保健、非必需消费品和金融业,共1028家公司。其中76.4%的基金为并购私募股权基金(buyout PE fund),即投资成熟企业的基金,其余23.6%是增长股权私募基金。 Astrea 8是Azalea第五次推出可供散户认购的私募基金债券,上一次是2022年。该公司在2018年首次推出面向散户的私募基金债券Astrea IV,并已于去年12月全面赎回。 2024年7月1日 4:36 PM

封面图片

五粮液等 6 亿成立私募基金

五粮液等 6 亿成立私募基金 天眼查 App 显示,近日,宜宾五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约 6 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合伙人信息显示,该企业由浙商糖酒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友谊副食品商业有限责任公司、百川名品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浩明酒业有限公司、天津恒亿惠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13 位合伙人共同出资。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