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车卸完煤油直接装食用油?多家上市公司回应:不存在此行为

油罐车卸完煤油直接装食用油?多家上市公司回应:不存在此行为 中储粮因 “罐车运输油罐混用” 的问题冲上微博热搜。午后,食用油安全概念股异动,道道全直线拉升一度触及涨停,西王食品、金健米业等纷纷冲高随后回落。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分别致电道道全和西王食品询问是否存在混装的现象。道道全相关人士表示,岳阳工厂是一体化生产,不存在运输问题。重庆工厂不具备压榨产能,豆油通过长江航运的专用船只运到重庆进行包装,上述船只专用于运输食用油。西王食品相关人士表示,公司食用油为一体化生产,不存在异地运输。此外,京粮控股近日在互动易平台表示,不存在运完煤制油再装运食用油的情况。 (21 财经)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多家食用油上市公司称目前未受 “罐车运输乱象” 影响

多家食用油上市公司称目前未受 “罐车运输乱象” 影响 包括金龙鱼、道道全、西王食品在内的多家食用油上市公司人士今日对记者称:目前未受 “罐车运输乱象” 事件影响。其中,金龙鱼方面称,公司对食用油运输有严格监管;道道全公司人士称,公司自备压榨产能;西王食品公司人士表示,公司有自己的物流团队运输,不存在相关报道中所说的安全问题。

封面图片

据媒体此前报道显示,今年 5 月份,记者在追踪调查发现,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卸完煤制油后直接开进食用油厂家,装上

据媒体此前报道显示,今年 5 月份,记者在追踪调查发现,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卸完煤制油后直接开进食用油厂家,装上食用大豆油继续运输,造成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分别致电道道全和西王食品询问是否存在混装的现象。道道全相关人士表示,岳阳工厂是一体化生产,不存在运输问题。重庆工厂不具备压榨产能,豆油通过长江航运的专用船只运到重庆进行包装,上述船只专用于运输食用油。西王食品相关人士表示,公司食用油为一体化生产,不存在异地运输。此外,京粮控股近日在互动易平台表示,不存在运完煤制油再装运食用油的情况。 (21 财经)

封面图片

据媒体此前报道显示,今年 5 月份,记者在追踪调查发现,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卸完煤制油后直接开进食用油厂家,装上

据媒体此前报道显示,今年 5 月份,记者在追踪调查发现,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卸完煤制油后直接开进食用油厂家,装上食用大豆油继续运输,造成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分别致电道道全和西王食品询问是否存在混装的现象。道道全相关人士表示,岳阳工厂是一体化生产,不存在运输问题。重庆工厂不具备压榨产能,豆油通过长江航运的专用船只运到重庆进行包装,上述船只专用于运输食用油。西王食品相关人士表示,公司食用油为一体化生产,不存在异地运输。此外,京粮控股近日在互动易平台表示,不存在运完煤制油再装运食用油的情况。 (21 财经)

封面图片

中铁特货:公司食用油罐车只承接食用油业务

中铁特货:公司食用油罐车只承接食用油业务 中铁特货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物流服务过程中,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相关工作,公司食用油罐车只承接食用油业务,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业务办理要求及合同约定开展各项作业,保证物流服务质量。

封面图片

长寿花回应罐车运输食用油事件:自备专用食用油运输车辆 不存在此类问题

长寿花回应罐车运输食用油事件:自备专用食用油运输车辆 不存在此类问题 声明提到,公司产业链齐全,自己具备压榨、精炼、灌装生产基地,所销售出厂产品主要为包装油产品。对于公司基地间的原料油运输通过水路专用船只集装箱液袋运输,并自备专用食用油运输车辆,严格散装油必须使用食用油专用罐,严格进行逐车查验,全程追溯,对查验、清罐、铅封、检测、过程追溯记录等全流程实施严苛的防控措施。据悉,长寿花食品是一家主要从事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较早专业从事玉米油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之一。其业务涵盖了橄榄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领域,并包含调味品和粮食产品等产品。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多家上市公司否认煤油食用油混装,称不存在此行为,煤油罐车装的食用油到底流向了哪里?

多家上市公司否认煤油食用油混装,称不存在此行为,煤油罐车装的食用油到底流向了哪里? 南行兮的回答 大概率流向了耗油最大的餐饮体系。 火锅肯定是一个大头,各类小龙虾,爆炒菜等宽油代表都是这些食用油的最终流向。耗油越大,摄入越多。 反而家庭用油可能要轻松一些。 这个新闻爆出来,小地方的散装油说不定还安全,因为这些油大部分都来自于当地油料作坊,有时候还是正儿八经的现榨的。 我之前在小区超市买过一桶,菜籽油是我在老家吃的偏自然褐的,颜色发乌。那天我在他家买了米,顺便想买油,无意间看到这两桶单独放着的,我就提了一桶要买这个。老板不舍得,说是自己刚刚从油坊买回来吃的,让我买货架上的花生油。我说我就想买你这个油,老板两口子面露难色。因为我跟他们关系不错,已经非常熟了,最后他们咬牙说算了分你一桶吧。 我结账的时候老板娘还有点舍不得,说你觉得贵不贵,你要是觉得贵我把钱退给你,我回她没事。老板说你拧开问问,这个油玩全不一样,闻得到菜籽的味。 我一打开,真的是那种浓厚的躺在油菜籽地中间的香。 其实很多超市里卖的油都是看起来漂亮,实际上未必好。 实实在在的菜籽油和花生油,有经验的人一看颜色就能模糊的感觉到对不对劲。 那是做不了假的,倒在锅里也不同。 新闻爆出来的这些油,最终没有说流向,但其实大家可以想象,这些都是批量生产的精装油。都是卖个样子的。未必走向了家庭,恰恰有可能批量输出到各种用油量最大的餐饮行业中。 我油更喜欢去农贸市场或者知根知底的铺子,跟靠谱的老板打交道,搞清楚他们的油的来源。像我上面提到的那个现榨油,老板两口子侃侃而谈,榨油的地方,榨的时间,啥时候才买的,买的价格是多少,清清楚楚。 这样的油绝对出不了问题。 你要问人品怎么判断,这我就不好说了,我以诚待人,和这种老板打交道,相熟纯靠缘分和彼此的诚意。 其实这个新闻最大的恐慌不是家庭用油,而是商业用油,因为这个大宗而且容易形成生态。消费者自己又不是经受油的人,只是吃进去,看不到感受不到。 所以大家真正应该警惕的,或者说想必须健康,可能要考虑的是以后去什么店铺吃饭,点什么样的外卖应该更加小心。 自己的油还可以找靠谱的人或者渠道,但自己点的菜,就永远不知道上游是啥情况。 我觉得这件事看起来是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本质是信任的崩塌。 大家都得学会,不要完全相信任何一个机构和群体的恶意与懒惰。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南行兮)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