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文章指出,截至 7 月 10 日 12 时,去除重复项后,年内有 1697 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 1083

证券日报文章指出,截至 7 月 10 日 12 时,去除重复项后,年内有 1697 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 1083.9 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并已超过 2023 年 A 股市场全年回购总额。今年以来,政策不断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积极开展注销式回购。在政策倡导下,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的金额和频率进一步提升。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注销式回购,不仅体现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同,同时也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截至 7 月 2 日收盘,今年以来,超过 1900 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其中,1650 家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实施了回购,

截至 7 月 2 日收盘,今年以来,超过 1900 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其中,1650 家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实施了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 1047.41 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并已超过 2023 年 A 股市场全年 914.15 亿元的回购金额。同时,2024 年以来,A 股共有 383 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增持相关公告。银河证券研报显示,上市公司回购股份、重要股东增持表明股东及管理层认同公司投资价值,并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有利于稳定股价,保护投资者利益。(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截至 6 月 30 日,今年以来已有 1645 家 A 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共回购 98.93 亿股,合计回购金额达 99

截至 6 月 30 日,今年以来已有 1645 家 A 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共回购 98.93 亿股,合计回购金额达 992.84 亿元。从整体来看,资金实力雄厚、经营表现稳健的行业龙头公司 “大手笔” 回购不断。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积极回购股份传递出股价被低估的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深市掀起新一轮回购增持热潮,6 月份以来超 70 家次公司披露相关计划

深市掀起新一轮回购增持热潮,6 月份以来超 70 家次公司披露相关计划 6 月份以来,深市再度掀起一轮 “回购增持潮”。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 70 家次公司披露与回购和增持相关的计划,金额上限合计逾 50 亿元。在市场人士看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回购、增持等动作往往传递出经营情况和现金流较好的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对于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注销后,公司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改善,投资价值得到提升;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上市公司积极回购、增持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上市公司回购重要股东增持热情高涨

上市公司回购重要股东增持热情高涨 截至 7 月 2 日收盘,今年以来,超过 1900 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其中,1650 家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实施了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 1047.41 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并已超过 2023 年 A 股市场全年 914.15 亿元的回购金额。同时,2024 年以来,A 股共有 383 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增持相关公告。(中证报)

封面图片

截至 7 月 9 日收盘,年内共有 188 家港股公司回购股票,累计回购金额达 1371.7 亿港元,已超 2023 年全年港股

截至 7 月 9 日收盘,年内共有 188 家港股公司回购股票,累计回购金额达 1371.7 亿港元,已超 2023 年全年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总额(1245.6 亿港元)。“港股上市公司回购力度逐步加大,主要是因为公司估值处于较低水平,而回购可以为股东带来更大的收益。”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并且,由于部分公司没有更多资本支出需要,也缺少更好的投资机会,所以回购股票也是一种资产优化方式。(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近期,港股回购按下 “加速键”。据 Wind 数据,截至目前,港股市场上已有 193 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总金额超 1434

近期,港股回购按下 “加速键”。据 Wind 数据,截至目前,港股市场上已有 193 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总金额超 1434 亿港元。梳理发现,回购金额排名居前的个股中,以腾讯控股、汇丰控股、美团 - W 等行业 “领头羊” 为主。机构人士称,港股回购潮汹涌,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市场对港股未来走势的信心。当前,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态势,港股底部持续夯实;美联储 9 月降息预期升温,港股市场面临的外部环境改善。展望未来,港股市场估值修复空间充足,行情持续性值得期待。(中证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