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成兴谈中国贸易大国地位 “中国成就震惊了西方观察家”

柯成兴谈中国贸易大国地位 “中国成就震惊了西方观察家” 中国连续 7 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对此,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在接受 CGTN 主持人采访时强调,通过培养训练有素的劳动力队伍、持续提高生产率、不断改进生产流程,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比较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取得的成就让西方世界倍感震惊。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欧盟外交首长:中国已成超级大国 美国霸权地位结束

欧盟外交首长:中国已成超级大国 美国霸权地位结束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周五(3日)在英国牛津大学达伦道夫讲座和学术讨论会上表示,中国已崛起成为“超级大国”(super power status),并成为华盛顿和欧盟的军事“劲敌”,美国已经失去了“全球霸主”(global hegemon)的地位,并强调中国不仅在商品生产方面,而且在军事和技术方面,都成为了美国和欧盟的对手(rival)。

封面图片

在全球制造业中,中国仍高居霸主地位;这一地位是在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公司蜂拥而至时得以巩固的。但越来越多的因素已

在全球制造业中,中国仍高居霸主地位;这一地位是在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公司蜂拥而至时得以巩固的。但越来越多的因素已促使企业寻求后备方案。 西方公司正急切寻找世界工厂中国的替代市场,这一战略被普遍称为“中国加一”。印度正全力试图成为这个“加一”。

封面图片

普京:中俄关系极好 西方“遏制”中国崛起注定要失败

普京:中俄关系极好 西方“遏制”中国崛起注定要失败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莫斯科与北京关系“极好”,并称西方“遏制”中国崛起为全球大国的举措注定要失败。 路透社报道,普京星期二(9月12日)在俄罗斯太平洋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一个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说,俄中两国在安全和国防领域的合作也在蓬勃发展。“今天,西方正试图限制中国的发展,因为他们看到中国在我们的朋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这让他们感到震惊。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延缓中国的发展,但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已经太晚了。火车已经开走了。” 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决定全面入侵乌克兰,导致与西方的关系陷入深重危机,因此转向重视加强与中国的贸易、能源、军事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普京说,中俄两国在国际安全和立场协调领域的关系极好,并称两国没有“建立军事联盟”,之间的合作不是针对其他任何人。 此外,针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被起诉,普京认为,这是出于政治动机,曝露了美国政治制度的“腐败”。但他说,不论谁赢得明年的美国大选,他预计华盛顿的对俄政策都不会改变。“美国当局将俄罗斯视为生存的敌人。”

封面图片

欧盟效仿美国类似举措,正探索欧盟海外生产企业投资的监管方式,以限制中国等竞争对手从西方获取尖端技术的能力。 欧委会贸易委员东布罗

欧盟效仿美国类似举措,正探索欧盟海外生产企业投资的监管方式,以限制中国等竞争对手从西方获取尖端技术的能力。 欧委会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需要出台新的限制措施,以防止企业绕过出口禁令,在其他地方使用敏感技术。“但也要非常注意对金融市场和欧盟投资环境造成的任何意外后果。” Financial Times

封面图片

中国关税超过 120% 的情况下谁是这场贸易战的输家?

中国关税超过 120% 的情况下谁是这场贸易战的输家? 美国的输家 1. 消费者 很多产品的价格上涨,如手机、电脑、服装、家具等。 低收入家庭受影响最大,因为他们收入中较大比例用于日常必需品。 2. 制造商与小型企业 依赖中国产品或零件的企业面临成本上升。 利润空间压缩,一些企业可能会裁员或倒闭。 3. 农民 中国通常会减少进口美国农产品作为报复。 美国农民(尤其是大豆、猪肉、玉米等生产者)可能会失去重要出口市场。 4. 投资者与股市 贸易紧张局势让市场感到不安。股价下跌,尤其是受全球市场影响较大的行业,如科技、汽车、零售。 中国的输家 1. 出口商 美国关税让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变得更贵,需求减少。 部分工厂可能关闭或迁出,造成就业岗位流失。 2. 整体经济 贸易在中国GDP中占有重要比重。 出口减少将影响GDP增长,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省份。 3. 外国投资者 由于贸易紧张和政治风险,企业可能将制造业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国家,削弱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 全球经济的输家 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国家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亚洲国家。 投资者将资金转向避险资产(如黄金和美元),而新兴市场遭受冲击。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可能引发衰退担忧。 那么谁是赢家? 贸易战=双输 短期来看,美国受伤更明显 1. 美国消费者直接受影响 2. 美国农民和中小企业受创 3. 通胀压力 长期来看,中国损失可能更深远 1. 出口依赖 2. 投资外流 3. 科技限制 美国在关键技术(如芯片)上限制中国,压制中国高科技行业的发展空间,影响深远。 最惨的是全球经济 source : Chatgpt

封面图片

中俄今年前11个月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

中俄今年前11个月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首11个月,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贸易总额达2181亿7600万美元(约2923亿3700万新元),历史性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 中国海关总署星期四(12月7日)发布统计数据称,今年1月至11月,中俄贸易额为2181亿7600万美元,同比增长26.7%。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003亿3600万美元,增长50.3%;中国自俄进口1178亿4000万美元,增长11.8%。 路透社报道指出,中俄今年前11个月的贸易额,已经提前一年实现了两国在2019年设定的目标,同时也超过了两国2022年全年的双向贸易总额。 2019年,中俄同意到2024年将贸易额从前一年的1070亿美元提高至2000亿美元。 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仅今年11月当月,中俄双边贸易额就飙升至215亿美元,创下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的新高。 根据路透社对中方数据的分析,11月中国对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34%,达到103亿美元,比10月17%的增长率高了一倍。 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因对乌克兰发动战争而持续遭到西方多国制裁,不过中俄贸易依然持续推进,这也让中国的中立立场受到质疑。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11月出席第二届中俄汽车工业论坛时表明,中俄关系已成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组大国关系;中国已连续13年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他也说,今年以来,汽车产业合作已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两点,希望俄方为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生产、销售、经营给予政策支持和便利。 此外,张汉晖还曾于10月底在俄罗斯《劳动报》发表署名文章,列举一系列中俄合作项目,并指出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双边贸易额有望在今年提前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2023年12月7日 5:28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