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欧洲暖化几达全球均速两倍 夏季干旱风险升高 ||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财政部在港增发离岸国债 各期限均超额认购逾两倍

财政部在港增发离岸国债 各期限均超额认购逾两倍 香港金管局网页显示,国家财政部在香港招标增发90亿元人民币离岸国债结果,2、3、5年期国债都超额认购逾两倍,最低接纳价都稍高于二级买卖报价均价;各期限发行规模均是30亿元。 2年期国债超额认购2.1倍,息率2.2厘,最低接纳价100.08元人民币。 3年期国债超额认购约2.2倍,息率2.28厘,最低接纳价100.21元人民币。 5年期国债超额认购逾2.3倍,息率2.39厘,最低接纳价100.41元人民币。 2024-07-10 13:22:00

封面图片

暖化加干旱 喜玛拉雅山滑雪场竟成黄土一片

暖化加干旱 喜玛拉雅山滑雪场竟成黄土一片 (15日综合电)喜玛拉雅山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当地的古尔马尔格滑雪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滑雪场之一,每年这个时候都挤满了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享受喜马拉雅山年头的新鲜粉雪。

封面图片

新报告称欧洲升温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新报告称欧洲升温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这份由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C3S)和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发布的报告涵盖了 2023 年,该年是欧洲有记录以来第二温暖的年份。南欧部分地区经历了60 到 80 天的"强热压力",其中西班牙南部遭受的"极强热压力"最为严重,超过 80 天。与此同时,北欧经历了许多"极度寒冷压力"的日子,冰岛中部有多达 100 天的气温在-27℃到-40℃之间。报告还发现,在过去 20 年里,因中暑和热衰竭等与高温有关的死亡人数增加了近 30%。去年夏天,欧洲南部大部分地区出现热浪,老年人和户外工作者尤其面临危险。欧洲大陆还经历了严重的洪水和野火,其中希腊遭遇了欧洲有史以来最大的野火。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欧洲气温的上升幅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气候专家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欧洲的地理位置所致:欧洲大陆位于北极地区的正南方,而北极地区是世界上升温最快的地区。气候专家说,欧洲还被迅速变暖的海洋所包围。世界气象组织和 C3S 的科学家去年得出结论,地中海东部、波罗的海和黑海以及北极南部的海洋表层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一个积极的进展是,欧洲正在迅速向可再生能源过渡。2023 年是欧洲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化石燃料发电量的第二年。了解更多: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全球暖化加剧 欧洲有害健康的热应激反应上升

全球暖化加剧 欧洲有害健康的热应激反应上升 科学家说,气候变化导致气温继续升高,欧洲人的体质已无法承受越来越炎热的天气。 路透社报道,一份关于欧洲气候的报告星期一(4月22日)发布,欧盟属下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在报告中提到,去年的极端气候事件,包括7月导致南欧41%地区陷入强烈、非常强烈或极端高热应激(extreme heat stress)的热浪。 去年7月欧洲多国遭遇历来最严重的热浪,这也是有记录以来,欧洲最大面积地区遭遇这种情况的一次。意大利部分地区的死亡人数比正常水平高了7%。在意大利北部洛迪城镇,有一名为道路标记上漆的44岁男子,突然倒下死亡。 欧洲气候报告说,过去20年,在欧洲因为酷热天气死亡的人数增加了约30%。 热应激是衡量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结合温度、湿度和身体反应等因素,建立人体“感受”的温度。极端高温对于从事户外工作的人、老人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人,构成的健康风险尤其大。 2023年,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希腊的部分地区经历了长达10天的极端热应激,所定义的人体“感受”温度超过46摄氏度,发生这种情况时必须立刻采取应急行动,以避免中暑和出现其他健康情况。 欧盟环境机构上月敦促各国政府为气候变化做好医疗保健系统准备,并呼吁欧盟制定规则,以保护户外工人免受酷热天气影响。 热应激又称重度中暑,是一种致命性急症。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并且伴随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出现热休克和死亡等一系列症状。 2024年4月22日 12:26 PM

封面图片

加州大部分地区终于不再干旱了。高山积雪的量是正常年份的两倍。

封面图片

中央社欧洲气温比工业化前高摄氏2.3度 全球暖化速度最快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