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陨石毁灭地球NASA:小行星被撞后不仅改道还变形了!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NASA首次将小行星样本带入地球

NASA首次将小行星样本带入地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架已航行七年的探测器星期天(9月24日)在犹他州沙漠着陆,成功将收集到史上最大的小行星样本带入地球。 法新社报道,尽管探测器“OSIRIS-Rex”在落地前13分钟,曾以每小时超过4万3000公里的速度高速穿过大气层,但NASA最终在星期天上午8时52分(新加坡晚上10时52分),成功在犹他州军事测试和训练场使探测器软着陆。 根据NASA公布的图像画面,一个轮胎大小的探测器落在沙漠地面后,科学家随后走向该装置并进行读数。 [Media] NASA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文称,探测器已完成约62.1亿公里的旅程,这是美国首次执行样本返回任务。“探测器没有被破坏,意味着探测器最重要的气密性保持完好,避免沙漠沙尘对样本造成污染。” NASA说,虽然得到的行星样本数量不多,但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可能威胁地球的小行星类型”,以及太阳系如何形成、地球如何变成宜居星球等。 [Media] 这一样本现已将被送往休斯顿的约翰逊航天中心,NASA计划在10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首轮研究成果。 除了太阳、行星、矮行星及其卫星外,太阳系还有众多的小天体,小行星就是其中之一。大多数小行星的轨道介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它们轨道的平均半径接近2.8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约为1.5亿千米)。 虽然小行星和行星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专家指出,“行星的质量大,形状几乎为球体,同时拥有自己的一条独立轨道。而小行星的质量要小得多,且有着不规则的外形,很多小行星也与其他‘小伙伴’共享一条轨道。”

封面图片

#一周热门 我们能避免“小行星撞地球”的毁灭性结局吗?

封面图片

NASA拟用航天器把小行星撞离轨道

NASA拟用航天器把小行星撞离轨道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行星防御任务即将执行。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0日报道,执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航天器将于9月26日撞击小行星“迪莫弗斯”,以尝试改变其运行轨道。 DART飞船重500公斤,于去年11月24日发射升空,预计将于9月26日抵达其目的地,即780米宽的小行星“迪迪莫斯”,随后撞上160米宽的“迪莫弗斯”,并试图改变其运行的轨道。 在西班牙格拉纳达举行的欧洲行星科学大会上,DART任务科学家、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安迪·里夫金表示,“迪迪莫斯”和“迪莫弗斯”都不会对1100万公里外的地球造成任何威胁,但他的团队希望此次试验获得的结果,为他们未来应对潜在致命的太空岩石提供重要参考...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小行星擦过地球 有惊无险

封面图片

NASA JPL 用雷达跟踪了两颗最近掠过地球的小行星

NASA JPL 用雷达跟踪了两颗最近掠过地球的小行星 NASA JPL 使用深空网路的雷达跟踪了两颗最近掠过地球的小行星 2024 MK 和 2011 UL21。小行星 2011 UL21 是在 2011 年发现的,6 月 27 日从 660 万公里外掠过地球,它有 1.5 公里宽,被归类为对地球有潜在危险,但对其轨道的计算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不会威胁到地球。雷达观测发现,2011 UL21 是一个双星系统,有一颗小卫星从 3 公里外绕着它飞行。JPL 首席科学家 Lance Benner 指出,此类大小的小行星有三分之二都是双星系统。6 月 29 日 JPL 观测了从 295,000 公里外掠过地球的 2024 MK,这颗小行星是在 6 月 16 日首次被发现的,它大约为 150 米宽,其表面有 10 米大小的凹坑、隆起和岩石。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2024 MK 近距离飞越时其轨道发生了略微改变,绕太阳的周期从 3.3 年减少了 24 天。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也不会威胁到地球。 via Solidot

封面图片

意外惊喜:NASA行星雷达拍摄到小行星2008 OS7接近地球时的图像

意外惊喜:NASA行星雷达拍摄到小行星2008 OS7接近地球时的图像 在小行星2008 OS7于2月2日接近地球的前一天,这组图像是由加利福尼亚州巴斯托附近的230英尺(70米)高的金石太阳系雷达天线拍摄的。图片来源:NASA/JPL-加州理工学院虽然这颗名为2008 OS7的小行星没有撞击地球的危险,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南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利用一个强大的无线电天线,更好地确定了这颗近地天体(NEO)的大小、旋转、形状和表面细节。在这次近距离接近之前,2008 OS7 小行星距离地球太远,行星雷达系统无法对其成像。这颗小行星是在 2008 年 7 月 30 日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资助的卡塔林娜巡天计划对近地天体进行例行搜索时发现的,该计划的总部设在图森的亚利桑那大学。发现后,对小行星表面反射光量的观测显示,它的宽度大约在 650 到 1,640 英尺(200 到 500 米)之间,旋转速度相对较慢,每 29 个半小时旋转一圈。位于捷克共和国翁德热约夫的捷克科学院天文研究所的 Petr Pravec 确定了 2008 OS7 的公转周期,他观察了小行星的光曲线,即天体亮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随着小行星的旋转,其形状的变化会改变天文学家看到的反射光的亮度,记录这些变化可以了解小行星的旋转周期。金石太阳系雷达(GSSR)是一个大型雷达系统,用于调查太阳系中的物体。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巴斯托附近的沙漠中,由一个 500 千瓦的 X 波段(8500 兆赫)发射器和一个低噪声接收器组成,接收器位于金石深空通信综合体的 70 米 DSS 14 天线上。资料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2月2日的近距离接近过程中,JPL的雷达小组使用了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巴斯托附近深空网络设施的230英尺(70米)高的金石太阳系雷达天线天线碟,对这颗小行星进行了成像。科学家们发现,这颗小行星的表面既有圆形区域,也有角度较大的区域,还有一个小凹面。他们还发现这颗小行星比之前估计的要小大约有 500 到 650 英尺(150 到 200 米)宽,并证实了它异常缓慢的自转速度。有潜在危险但暂时安全金石雷达观测还提供了小行星经过时与地球距离的关键测量值。这些测量数据可以帮助美国宇航局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的科学家们完善小行星绕太阳轨道路径的计算。小行星 2008 OS7 每 2.6 年绕太阳运行一次,从金星轨道内运行,最远点经过火星轨道。由 JPL 管理的 CNEOS 计算每一个已知的近地天体轨道,以提供潜在撞击危险的评估。由于其轨道与地球轨道的接近程度以及其大小,2008 OS7 被归类为具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但 2 月 2 日的接近是它在至少 200 年内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次。虽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各种大小的近地天体都有报告,但国会赋予该机构的任务是探测和跟踪 460 英尺(140 米)或更大的天体,这些天体如果撞击我们的星球,可能会对地面造成重大损害。戈德斯通太阳系雷达小组和 CNEOS 由位于华盛顿的 NASA 总部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的近地天体观测计划提供支持。深空网络由同样位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总部的空间运行任务局内的空间通信与导航(SCaN)计划办公室进行计划监督。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