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闪焰(solar flares)引发20年来最大地磁风暴(geomagnetic storm,磁暴),昨(5月10日)晚在北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0年来最强特大地磁暴来袭 中国可见美丽极光

20年来最强特大地磁暴来袭 中国可见美丽极光 2024年和2004年特大地磁暴地磁指数(Dst指数和Kp指数)对比图太阳活动区AR3664 5月1日转入可视日面之后,迅速长大,8日涨到1200个太阳面积单位,10日翻倍达到2400个太阳面积单位,为近10年之最。上次出现这么大的活动区,还是在2014年10月的AR2192,达到了2750个太阳面积单位,产生了几个X级耀斑,但没有引起质子事件和地磁暴,其活跃性远远不能和活动区AR3664相比。AR3664目前位于日面西侧,在该位置产生强的CME非常有利于产生太阳质子事件,多次爆发已引起地球同步轨道高能质子通量上升,达到中等质子事件水平,峰值通量达207pfu,目前事件还在持续。5月9-11日地球同步轨道高能质子通量(GOES卫星,世界时)5月8日以来,AR3664爆发了6个X级耀斑和多个M级耀斑,几乎每一个大耀斑都伴随朝向地球的CME。截至北京时间5月11日8点,有6个小时达到特大地磁暴水平(Kp=9),3小时达大地磁暴水平(Kp=8)。大地磁暴发生时,低轨道大气密度将会增加,低轨卫星轨道衰减率会进一步加剧。电离层电子密度会发生扰动,对电波通信质量、导航定位的精度将有所影响。5月8-9日观测到的多个全晕CME(SOHO卫星观测,世界时)5月9-10日太阳风参数和地磁指数(ACE卫星,世界时)5月8-10日子午工程自主地磁台站监测数据连续喷发到行星际空间的CMEs及其引起的行星际激波,强烈改变了空间磁场的分布,散射了宇宙线高能粒子,导致到达地表的银河宇宙线快速衰减。我国子午工程四子王旗μ子望远镜和北京宇宙线中子堆均监测到福布斯下降事件,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4.6%和6.1%。福布斯下降图(子午工程四子王旗和北京台站)本次磁暴之大,美丽的极光现象也在中国区域精彩上演!新疆阿勒泰拍摄到的炫美极光(来自摄影师微博@Jeff的星空之旅)当前,特大地磁暴和太阳质子事件正在发展,预计还将持续3天左右。活动区AR3664三天后才会转出可视日面,目前仍超级活跃,还会频繁爆发,引起新的地磁暴和太阳质子事件。目前正处于第25太阳活动周峰年,日面爆发活动频繁,X级耀斑的发生概率增多,强地磁扰动(Kp≥7)也将呈现上升趋势,较大质子事件也很有可能发生,未来两三年这种爆发事件还会多次发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超大地磁暴来临 新疆阿勒泰等地现20年来最强绚丽极光

超大地磁暴来临 新疆阿勒泰等地现20年来最强绚丽极光 5月11日凌晨,摄影师“Jeff的星空之旅”在微博晒出了自己在阿勒泰拍摄到的超大极光,是当地20年来最强的极光。他介绍,当时北方整个天空都是红色的,肉眼清晰可见的看到各种极光柱在不断变化。除了红色外,难得一见的绿色极光,紫色极光也都出现了,他激动的表示“现场真的是太梦幻了!”据悉,极光是出现于星球高磁纬地区上空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是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极光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息息相关,逢到太阳活动极大年,可以看到比平常年更为壮观的极光景象,在许多以往看不到极光的纬度较低的地区,也能有幸看到极光。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今天9点还发布了地磁暴红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磁暴过程仍将持续,后续仍可能发生大地磁暴,这意味着今晚依然有希望看见大面积极光景象。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大地磁暴预警,可能会看到极光

大地磁暴预警,可能会看到极光 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将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3月25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26日。 在此影响之下,空间站可能因大气拖拽造成轨道高度下降,卫星导航设备的定位误差增大,航空飞行将面临通信环境变差和跨极区辐射的双重风险,对于公众,尤其是信鸽玩家和极光爱好者,未来几天要时刻注意空间天气信息。

封面图片

地磁暴又又又来了 太阳连续爆发3次耀斑 未来两天或现地磁暴

地磁暴又又又来了 太阳连续爆发3次耀斑 未来两天或现地磁暴 中国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星期日指出,6月2日凌晨3时39分,太阳活动区13697爆发一次强度为M7.3级的中等耀斑,并伴随明显的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喷发类型为全晕喷发。

封面图片

大地磁暴多次“冲上热搜” 网友:影响上班吗?

大地磁暴多次“冲上热搜” 网友:影响上班吗? 一些网友还表示,大地磁暴给自己身体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那地磁暴到底是什么?真的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吗?其实在去年 12 月 1 日左右也爆发过一次地磁暴,一些天文爱好者还在北京观测到了极光......今天就一起来聊聊!去年12月1日网友拍摄到的北京极光。图片来源于微博呼唤洪荒的太阳风:极光与地磁暴的产生1极光是什么要想知道地磁暴是什么?首先要来讲讲大多数人熟知的极光是怎么发生的。极光是一类发光的空间天气现象。大量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也称作太阳风)在进入地球磁场后,多数被磁力线集中偏转到磁极周边并下落,当它们与高层大气(100 千米或以上)的粒子碰撞后,大气粒子获得能量而被激发或被电,当这些粒子回复到初始基态或复合为中性粒子时,部分释放的能量会以可见光形式发出。由于当前磁极也均位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附近,因而这类发光现象集中在高纬度地区(尤其是环绕磁极的“磁纬度”较高地区,这里也被称作极光带),极光也因此得名。太阳高能粒子流(太阳风)对地球周边区域/地磁场相互作用的示意图2为什么极光会有不同的颜色?极光的缤纷颜色与不同的大气粒子和发光过程有关,也处在不同的高度。如最常见的绿色极光,是氧原子被激发到激发态后,较短时间(1秒内到数秒)回复到基态时发出的光,通常在 100~200 千米高;而红色极光同样是激发态氧原子回复后的发光,但这一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数十秒到百余秒),期间一旦与其他粒子碰撞将损失这部分能量而无法发光,因而红色极光最主要在粒子密度更低、高度更高的层面相对常见(约 200~350 千米)。通常而言,由于高空能发光粒子较为稀薄,红色极光的强度相较绿色极光偏弱,但由于极光带在我国以北数百千米甚至更远,我国北方能看到的极光高度角都较低,加之地球表面的弧度、地形等遮挡,因而对于我国北方等中纬度地区,反而高度较高、强度相对较弱的红色极光更容易被看到。此外,蓝色为氮原子激发/电离后发出的光,但氮原子更难被激发电离,它出现的频率也不如红/绿色极光高。极光高度和颜色的关系,以及我国在内的中纬度地区可视范围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3地磁暴是什么而这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主要起源自太阳大气最外层日冕层。日冕层温度极高的同时物质极其稀薄,此时物质以带电的等离子体形式存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带电粒子被封闭的太阳磁场所束缚,难以成规模地逃离,但有两类情况下,它们会顺利喷薄而出:一是日冕存在较稳定(持续数日)的特定结构,如冕洞这类温度较低、磁场线较为开放的结构,带电粒子流会在这里成功逃脱太阳磁场束缚,形成冕洞高速流;而比其更为剧烈的,则是强烈太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耀斑爆发)引发的异常磁场扰动,导致磁力线出现局部开放,此时这些“磁场缺口”处更容易出现带电粒子流的快速喷薄而出,并形成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后者往往会引发更显著的磁暴。去年 12 月地磁暴期间太阳的远紫外线波段影像图。图中右下部分的暗色区域正是温度较低、磁力线较为开放的冕洞,它对高能带电粒子流的产生和最近的地磁暴与极光活动有一定贡献。图片来源:美国航天局(NASA)下属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当CME对应的高能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范围后,会使地磁场压缩变形,并将大量带电粒子注入磁层区域,引发磁层环电流急剧变化;而由于变化的电流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这一部分带电粒子流会给地磁场额外附加一部分感应磁场,这额外附加的部分就被称作地磁扰动,其中较强者会称作地磁暴。所以地磁暴和极光是这些太阳高能粒子流影响的两面,可以通过监测地磁暴事件的强度预报极光的强度。通常而言,越正对地球、速度越快的 CME,会产生越强烈的地磁暴;而 CME 也具有不同形态,通常以 CME 两端夹角衡量,完全成环(360°)者被称作晕状 CME 这类通常是正对地球、速度极快的 CME 事件,往往会引发强地磁暴事件。电·磁·光的交织:地磁暴对生活的影响地磁暴除了直接反映地磁场的剧烈扰动,也代表着高能粒子流冲击地球高层大气。在这类大地磁暴活动时,磁极附近的高纬度区域地面会因为磁场的快速变化进一步激发感应电流,并对当地电网等产生一定干扰,此外高纬度区域地磁导航、卫星导航和低频无线电波导航等方式等也会受到明显干扰。由于高能带电粒子流增强,部分带电粒子会深入极地平流层而让这一层面电离辐射增强,对经过极地区域的航班飞行也稍有影响。而根据研究数据汇总而看,单次极地航班飞行时遭遇的剂量为 2.5~4μSv/h(上限在太阳活动高峰时达到),虽然这是天然本底辐射(约 0.2μSv/h)的 12~20 倍,但如果只是作为普通乘客的每年数次飞行,即使时间较长、在太阳活动高峰期间飞行,也远低于安全电离辐射剂量阈值(建议普通公众为每年 1000μSv,而职业工作者为每年 20000μSv),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但对于常年工作在极地航线的机组乘务人员,部分研究认为总辐射剂量可能接近安全阈值,也需要更多研究确认。在大气层之外,高能粒子流和地磁扰动同样对空间站、卫星的电气元件工作、飞行姿态等产生影响,在轨航天员需要注意。甚至对于部分低轨道航天器而言,由于运行区域大气密度稍大,地磁暴期间可能出现大气密度进一步升高而阻力增大,影响航天器轨道变动甚至提前坠落,这些都是需要防范。而以本次大地磁暴级别的事件,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中纬度地区日常生活,如电子器件、通讯、飞行航班等,都不会造成任何明显影响。对于更多普通人而言,目前并无充分证据表明地磁暴对身体状况存在影响。较强地磁暴的对普通人最直观的体验,则是在高纬度区域(准确而言,是磁极周边的磁纬度较高区域)更可能看到绚烂极光,且随着高能粒子流向赤道方向扩张,不少中纬度地区,包括我国北部也能看到极光。只是前文已经提及,我国北方的极光视角较低且较为暗淡,必须在足够空旷、能避开城镇灯等光污染区域,如果纬度不够高,在城镇里是很难见到。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大地磁暴来袭 北方多地有希望能看到极光

大地磁暴来袭 北方多地有希望能看到极光 在此影响之下,空间站可能因大气拖拽造成轨道高度下降,卫星导航设备误差增大,航空飞行将面临通讯环境变差和跨极区辐射的双重风险。2022年2月,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发射的49颗星链卫星中,有40颗受到地磁暴的冲击,导致卫星脱离轨道并被烧毁。不过,对于极光爱好者来说这其实算是好消息。据专家介绍,极光是出现于星球高磁纬地区上空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是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极光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息息相关,逢到太阳活动极大年,可以看到比平常年更为壮观的极光景象,在许多以往看不到极光的纬度较低的地区,也能有幸看到极光。有星空摄影师表示,受此次地磁暴影响,3月25日晚上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甚至河北、北京、甘肃、宁夏北部都有可能拍到极光。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