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多部门推出一系列提振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组合,包括大幅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商业贷款利率限制,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多部门推出一系列提振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组合,包括大幅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商业贷款利率限制,并设立保障性房屋再贷款。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指出,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投资下滑了近10%,呈现加速下跌的风险。 在过去类似的刺激下,房地产泡沫积聚导致了限制性政策的出台,许多房屋倒闭。 你认为,这次的「史诗级」刺激措施能否在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 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自由亚洲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金监总局:将进一步优化首付比例利率等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中国金监总局:将进一步优化首付比例利率等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星期四(1月25日)说,将进一步优化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根据财联社和第一财经报道,肖远企在中国国新办就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近一段时间以来,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综合施策,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肖远企说,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也息息相关,金融业责无旁贷,必须大力支持。目前,银行对房地产融资主要渠道:一是对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按揭贷款)。二是银行投资房地产企业债券。此外,银行在2023年还向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并购贷款、存量展期贷款,这两项加起来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约1892亿新元)。 肖远企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现有的金融支持政策,继续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信贷整体稳定,满足合理融资需求,为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贡献和发挥金融力量。近期将重点开展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在城市政府牵头协调机制下,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评估协调机制推送的支持对象,对正常开发建设、抵押物充足、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要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对开发建设暂时遇到困难但资金能够平衡的项目,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予以更大力度地支持。 二是指导金融机构落实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要求。通知允许银行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对经营规范、发展前景良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国性银行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基础上,对这些房企发放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在今年年底之前可以用于偿还房企的存量贷款和他们发行的公开市场债券。 ... 2024年1月25日 5:26 PM

封面图片

央行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自主协商展期存量贷款;鼓励金融机

央行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自主协商展期存量贷款;鼓励金融机构为“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提供配套融资支持;支持发行房地产项目并购主题金融债券,及设立基金支持受困房企项目交付;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

封面图片

报告:各大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态度仍谨慎

报告:各大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态度仍谨慎 中国地产研究机构克而瑞最新报道称,中国房地产“白名单”虽为房企融资开闸,但并非所有的房企或房地产项目都能获得金融机构融资,各大银行对于房地产业贷款态度仍然谨慎。同时,今年一、二季度是房企债务到期高峰期,上半年房企的压力仍然较大。 克而瑞星期三(2月14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1月底,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陆续出炉并已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商业银行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共178.6亿元(人民币,下同,33.7亿新元)。 报告称,“白名单”虽为房企融资开闸,但并非所有的房企或房地产项目都能获得金融机构融资,各大银行对于房地产业贷款态度仍然谨慎,当前多数民营房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典型80家房企新增融资总额5692亿元,同比下降28%,房企融资连续三年负增长。今年1月,在融资支持政策作用下,6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环比增加25.5%,发债规模环比增加27.4%。 但是,今年一、二季度仍是债务到期高峰,两季度到期规模均在1500亿元以上,上半年房企的债务压力依然较大。 报告认为,近期房企融资仍然较为低迷,再加上房地产销售仍未全面复苏,因此未来仍有可能有更多房企曝出债务违约事件,流动性问题仍需要行业注意。 2024年2月14日 3:00 PM

封面图片

#本周热读 中国正愈发寄望于通过银行增加房贷发放,来提振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但有一个问题:房地产繁荣时期许多违约风险很高的贷款

#本周热读 中国正愈发寄望于通过银行增加房贷发放,来提振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但有一个问题:房地产繁荣时期许多违约风险很高的贷款束缚了银行的手脚。 分析师说,如果预售制度缺乏一套完善的监管规定,就会出问题,我们目前看到的正是这种情况。

封面图片

彭博:中国大型银行将降低抵押贷款和存款利率

彭博:中国大型银行将降低抵押贷款和存款利率 中国大型银行正准备降低现有的抵押贷款和存款利率,以支撑该国的经济增长。 彭博社星期三(8月30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正努力降低全国38.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7.27万亿新元)未偿还抵押贷款中大部分的利率。两名知情人士透露,这只会影响首套住房的贷款。 知情人士也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银行也准备在本周下调存款利率,这是一年内的第三次调整。 报道称,上述消息曝光后,中国股市在离岸交易中上涨,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举措是否足以激发投资者信心的恢复。 尽管房地产危机不断加深,通货紧缩压力不断加大,中国政府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面临风险,但迄今为止,当局一直避免采取更广泛的刺激措施。 彭博社引述麦格理银行中国经济研究主管胡伟俊分析说,这是政策跟进迈出的一步,“但不是扭转全局的政策,因为人们的信心依然很弱”。他说:“我认为我们将在未来几周内看到房地产宽松政策出台,只是不知道力度是否足够强。”

封面图片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11月2日发布名为《如何防范房地产市场硬着陆风险》的工作论文。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11月2日发布名为《如何防范房地产市场硬着陆风险》的工作论文。 论文称,进入2021年下半年以后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硬着陆风险已现端倪。防止房地产市场硬着陆,最重要的是防止房地产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保住企业现金流。 论文指出,首先要及时放松对住房抵押贷款政策的额度限制;其次是支持对房地产企业债务的借新还旧;再次是对过去经营状况良好但突然陷入流动性困境房企的紧急救助贷款,贷款利率不必优惠但数量上要足以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同时,要提振全社会社融增速,防止房地产市场下行扩散到其他行业和部门,防止不断放大的负反馈机制;近期内延缓出台其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过大的其他政策。 论文称,“市场普遍担心房地产税会近期出台,这对近期房地产销售会再次带来严重负面冲击”,房地产税是长久之计,但需要找到更合理的时机出台。论文并指出,房地产市场需要立足长远的政策,政策的落脚点是提高都市圈住房供给和完善保障房制度。 (路透社,论文原文)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