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疾控抽样调查:确认感染的1.6万余人中仅1.75%无症状。实际无症状比例会比这高,因现在大都是自测,无症状感染者一般不会

鄂尔多斯疾控抽样调查:确认感染的1.6万余人中仅1.75%无症状。实际无症状比例会比这高,因现在大都是自测,无症状感染者一般不会测。但也高不到哪去。国内“专家”想用“幸存者偏差”来为张文宏谎称奥密克戎感染90%以上无症状狡辩是可笑的。我认识的北京居民约90%报告阳性而且都有症状,还能剩几个无症状?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墙内官媒开足马力说奥密克戎毒性接近流感(按广州数据应是远低于流感),90%无症状。但北京公布的数据群,无症状感染只是有症状的2-

墙内官媒开足马力说奥密克戎毒性接近流感(按广州数据应是远低于流感),90%无症状。但北京公布的数据群,无症状感染只是有症状的2-3倍,难道北京传的不是同一种病毒?张文宏说被感染了99.5%不需要去医院。美国确诊病例2.7%需要住院治疗,看来不是美国人太娇气,就是美国传的也不是同一种病毒。

封面图片

新增1例输入性确诊个案及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个案

新增1例输入性确诊个案及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个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下称应变协调中心)公布,过去一天(6月30日00:00至23:59),新增2例输入性个案,均为16岁女性,1例有症状列为确诊病例;另1例否认既往感染史,判定为输入性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应变协调中心表示, 上述人士已被送往指定地点隔离。本澳至今已录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65例确诊个案和607例无症状感染者。 ...

封面图片

另1名由美国回澳居民列为输入性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另1名由美国回澳居民列为输入性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下称「应变协调中心」)公布,1名于昨(27)日由美国经新加坡回澳的澳门居民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判定为输入性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该人士为62岁男性,今年2月、3月和11月共接种3剂Moderna生产的mRNA疫苗,12月24日在美国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25日乘坐航班SQ037由美国洛杉矶前往新加坡(座位62E)...

封面图片

一名由香港来澳的澳门居民被列为输入性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一名由香港来澳的澳门居民被列为输入性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下称应变协调中心)公布,1名今(20)日由香港入境澳门的69岁男性澳门居民,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呈阳性,判定为输入性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该人士去年3月、4月和12月共接种3剂国药灭活疫苗,今(20)日在香港乘坐晚上6时开出的金巴到澳门,持有采样日后24小时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入境时随即接受鼻咽拭子检测,结果显示呈阳性...

封面图片

应变协调中心宣布由即日起将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和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分开统计和公布

应变协调中心宣布由即日起将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和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分开统计和公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应变协调中心宣布,为便利本澳的防控措施和内地对接,本澳将由即日起采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附件2《新冠肺炎监测方案》中的新冠肺炎个案分类和定义,将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和新型冠状肺炎确诊病例分开统计和公布。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

封面图片

专家说90%的人无症状,为什么你身边的个个发烧?

专家说90%的人无症状,为什么你身边的个个发烧? 为了降低对医疗系统的冲击,我认为还是要讲清楚无症状/轻症的问题。另外还有必要说清楚一点,身边统计学、临床观察和科研结果到底有什么差异。 1. 临床上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指的就是没有症状,有发烧、咳嗽都不算无症状。这个是全国统一的,具体看下诊疗指南第九版,说的很明确了,不是「没做肺部CT」或者「有发烧但做了没发现异常」也算无症状感染者。 2. 实际上为什么之前有大规模核酸时,通报里有那么多无症状,原因主要有几个: -普筛之下,很多人发现时确实无症状(有的是症状前期,有的是病毒载量很低),有些人核酸Ct值是33、34,本身没有任何不舒服,不检测根本不知道,但是按照标准来说也算阳了(这个Ct值的样本在快速抗原上几乎都不会是两道杠); -一些地方感染人数爆发增长,存量病例太多,医疗资源不足以及时分流; - 。 所以通报中无症状比例特别高,这个是你管不了的;但现实中无症状比例也不低,尤其是之前普筛之下的方舱医院。 无症状具体有多高,有些研究表明可能是40%,有的更高,这些一般是血清学的研究,比如打过mRNA疫苗的国家检测新冠病毒的N蛋白抗体,检测到就是曾经阳过,这个是比较准确的。 之前去广州某方舱支援的同学的观察,她们方舱大概有30%~50%的感染者,确实全程没有任何不舒服(仅代表这一个方舱在一段时间的观察情况)。 3. 那为什么你身边的感染者个个发烧? 实际上按照我的身边统计学来说,也不能算都烧,我认识的还是有一部分全程没有发烧的,有些只是喉咙痒或者喉咙痛的。但是这一波无论是在哪个城市的感染者,我认识的大多数朋友都会经历数天的发烧。 这是因为在没有做大规模核酸的情况下,没有症状的人主动检测的概率大幅降低,不是检测之后才发现阳了,而是有症状之后才去检测(快速抗原)。另外快速抗原的缺陷是,它更多检测出来的是具有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也就是说它能更好的晒出实际具有传染性的感染者。确实有一些有症状但快速抗原阴性的感染者(也跟自检的规范性相关),但他们如果同时做了核酸的话,有可能会有阳性结果。 4. 至于一些人说的北京毒株和广州毒株不一样,这个问题也解释过了,广州毒株是BA.5.2,北京是BF.7(BA.5.2.1.7),两个的关键区别是BF.7的S蛋白R346T突变,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是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在人身上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 广州目前的感染者也一堆发烧的。 所以这就是身边统计学、临床观察和科研结果的不同。最准确的自然是设计规范、经过严格医学统计的科研结果,但它往往是离普通人最远的;你看到的这三个结果都是真实的,但是它们确实有差异。而大家更加感同身受的,往往是身边统计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身边统计学对大家来说才是「真实世界研究」。 5. 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新冠感染的这些症状,更多是人体的生理反应机制。 大多数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本质是在细胞因子介导下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上移,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反应,而颤抖是成年人和大多数大型哺乳动物中增强产热的主要方式,因此大家发烧的时候可能还会伴有寒颤,另外其中一些细胞因子也导致你的头痛或者肌肉关节疼痛。 以上这些更加详细的内容,在医学院本科的病理生理学上都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大家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发热是病毒性感染后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尽管发热常常伴随不舒服,但是它的确属于轻症,用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的主要目的也是缓解不舒服。 而一些感染者可能体温不高(较多出现在老年人上),但是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下降(<94%),这就可能是重症了,因为这说明肺部在感染后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病变,引起了低氧血症,这种情况必须尽快由医护人员介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6. 但是,由于Omicron致病力下降,加上大量的疫苗接种,目前无论是身边统计学、临床观察和科研数据,>99%的感染者都不会发展为重症。 也就是绝大多数感染者即便出现症状,可能会经历数天的发热以及剧烈的喉咙痛等症状,甚至不少人会出现了超过39℃的高热,但是这些都属于轻症,并不需要到医院治疗。 身边统计学表明,这一波大多数人的发热一般在4天以内。目前北京和广州有限的一些临床观察也表明,儿童和孕妇感染者也很少发展为重症,80%的重症患者是80岁以上老年人(临床上收治的重症和指南上定义的重症有所不同)。 7. 最后,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些情况说清楚,主要是希望避免对医疗系统的进一步冲击。在「90%无症状」的宣传影响下,一些感染者发现自己发烧超过39℃就可能会非常担心,以为自己重症了,立即跑去医院就诊,这会加重医疗系统负担,对于感染者本身来说也是意义不大的。 反复说过的一句话是,公共卫生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人类社会可以用于延长生命、改善健康的资源是有限的。在相同的经济成本下,设计良好的公共卫生对策可以为更多的人带来更有质量的生存时间。我们应该将医疗资源留给更有需要的人群,比如高龄老年人(80岁+)、低龄婴幼儿(3岁以下)、孕产妇、具有多种慢性病需长期治疗的患者以及急重症患者。 对于个人而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家中适当备药和快速抗原。万一感染的话,现在权威机构也出具了许多用药指导,可以参考一下,同时好好休息,多喝水,大多数感染者都会在较短时间内康复。 #庄医生的疫情笔记##微博新知博主##新冠防疫手册##我的防护手册# 【网评】“一些感染者可能体温不高(较多出现在老年人上),但是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下降(<94%),这就可能是重症”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