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湾大型枪击案嫌犯被起诉7项谋杀罪,最高判终身监禁或死刑。检察官说要听受害者家属的意见决定是否要求判死刑。中国家属可能会希望判

半月湾大型枪击案嫌犯被起诉7项谋杀罪,最高判终身监禁或死刑。检察官说要听受害者家属的意见决定是否要求判死刑。中国家属可能会希望判死刑。但判死刑也不会执行。加州曾在1972年废除死刑,几个月后被公投恢复死刑,但自那之后加州只处决过13个死刑犯,最后一次在2006年。目前加州有600多名死刑犯在押。文明社会的趋势是废除死刑。即使不废除死刑,也不执行。2019年加州州长曾发布行政令正式停止执行死刑。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齐太磊首次过堂,被起诉犯有一级谋杀罪,法官判决不能保释。一级谋杀罪在北卡罗来纳州只能有死刑和终身监禁不得假释两种判决,检察官说不

齐太磊首次过堂,被起诉犯有一级谋杀罪,法官判决不能保释。一级谋杀罪在北卡罗来纳州只能有死刑和终身监禁不得假释两种判决,检察官说不寻求判死刑。齐太磊在实验室杀了导师严资杰后即逃离校园,90分钟后在校园附近被抓获。行凶的手枪没找到,警方说不知是否合法购买。他没绿卡,不可能合法购买手枪。

封面图片

台行政院长:5月20日新旧政府交接前不执行死刑

台行政院长:5月20日新旧政府交接前不执行死刑 台湾宪法法庭即将于4月23日开庭进行死刑废存答辩,行政院长陈建仁透露,在5月20日新旧政府交接之前,没有规划执行死刑。 综合台湾《联合报》和风传媒报道,国民党立委柯志恩星期五(3月8日)在立法院对陈建仁进行质询时,询问蔡英文政府执政至今执行死刑的次数。 陈建仁说,蔡英文执政后共执行两次死刑,而依照规划,在5月20日新旧政府交接前,不会再执行死刑。此外,目前死刑犯们仍在等待宪法法庭4月23日针对死刑有无违宪的议题开庭辩论。 柯志恩对此直指,这正是问题所在,为什么蔡英文执政八年,到卸任前最后一个月才进行释宪答辩? 她说,“死刑犯不想死,被害人也不想死”,所有遭判死的嫌犯都经过三审确定,这是司法正义。但民进党政府却配合民间团体通过释宪、再审等方式拖延,难道政府认为法官判决是乱判?为什么要将这个难题留给候任总统赖清德。 陈建仁回应说,每个人对死刑的看法不同,但对人权的保障也很重要,大法官要什么时候释宪由大法官决定,在司法独立的情况下完全尊重宪法法庭的开庭。 柯志恩则呼吁,如果废死是民进党的神主牌,民进党就应勇敢把废死说出来,拟定好配套措施,不要以拖待变,“否则你留给新政府的是什么?第一个就是38位死刑犯”。 男子王信福被控教唆开枪杀死两名员警,被判死刑定谳,但他主张刑法杀人罪的死刑规定有违宪之虞,声请释宪。宪法法庭合并其他死囚声请,订于4月23日开庭辩论,37名待执行的死囚将挑战台湾死刑制度。 民进党在党纲行动纲领中提出要废除死刑,民进党执政时期也曾多次提出废死课题,但由于高达八成八的台湾主流民意支持保留死刑,让废死议题不了了之。 2024年3月8日 2:21 PM

封面图片

台法庭死刑存废辩论在即 国民党主张应由立法院修法

台法庭死刑存废辩论在即 国民党主张应由立法院修法 台湾宪法法庭下星期二(4月23日)将就死刑是否合宪召开言词辩论,国民党重申,台湾主流民意依然是支持死刑,并直言死刑制度存废应由立法院修法,大法官不应扩权宣布死刑违宪。 综合台湾《上报》《联合报》报道,在台湾宪法法庭即将就死刑存废辩论之际,担任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代理人的立委翁晓玲向宪法法庭递出法庭之友意见书,传达国民党对死刑制度的主张。 翁晓玲星期三(4月17日)在脸书发文说,这份长达20页、两万字的“法庭之友意见书”,从“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历来解释”“死刑存废的民意”“国际社会对死刑的看法”“美国司法对死刑合宪性审查之经验”及“死刑存废属立法形成自由”等角度,阐述维持目前死刑制度合宪的理由。 翁晓玲写道,近40年来司法院大法官会议曾三次作成死刑合宪的宪法解释,但宪法法庭今年1月依然接受37名死刑犯提出的申请,就死刑存废进行辩论。 她主张,死刑是台湾现行法定刑法,且死刑存废更是重大立法政策,在死刑制度未经立法院修法废除之前,大法官不应贸然扩权宣布死刑违宪。 她说,台湾社会有高达七成五以上民众反对废除死刑。这些年来台湾屡屡发生凶残杀人案,民心无法容忍这些行为,法务部不执行死刑、实质废死的作为早已引发民怨,大法官此时再受理死刑违宪声请案,显然是不了解社会民心所向。 翁晓玲强调,当民众的感情仍无法接受废除死刑,大法官若贸然扩权宣布死刑违宪,不仅会面临“违抗多数决”的困境,也会受到违宪扩权的批评,实不可不慎。 台湾宪法法庭即将于4月23日就死刑是否合宪召开言词辩论,这是台湾最高司法机关首次针对死刑存废展开司法辩论。 此次辩论是针对台湾37名待决死囚,以及由人权团体及律师代表提出的申请。言词辩论聚焦死刑是否违宪、若合宪须要有何等配套措施等问题,宪法解释申请向台湾司法院提出。12名大法官最快将于2024年7月底做出判决。 宪法法庭若判决死刑违宪,可能使得目前在押的死囚获得重新审理案件的机会,甚至解除死刑犯身份。 ... 2024年4月18日 6:09 PM

封面图片

美国最年轻的死刑犯14岁的乔治·史丁尼(George Stinney )为美国最年轻的死刑犯,他被指控杀害两名白人女孩后判电刑身

美国最年轻的死刑犯 14岁的乔治·史丁尼(George Stinney )为美国最年轻的死刑犯,他被指控杀害两名白人女孩后判电刑身亡。 在乔治的庭审现场,由白人组成的陪审团仅讨论了10分钟就判他有罪,执法人员宣称他招认杀害两女,但法院纪录不见他的自白书。虽然有位白人律师普劳顿为史蒂尼辩护,但该律师似乎毫无作为。只宣称他年纪很小,做不出这样的事。当法庭询问被告是否上诉时,普劳顿代表乔治回答史丁尼家没有钱支付上诉费。 处决时,由于乔治·史丁尼的身高只有153公分,体重也只有40公斤,在坐上电椅受刑时,还得垫一本厚书,刽子手甚至也找不到适合他脸型大小的面罩,过大的面罩不断从他脸庞滑落。乔治·史丁尼在行刑后4分钟内被宣告死亡,当时距离案发仅仅过去了81天。 乔治·史丁尼的家人也受到牵连,父亲被解雇,家人被强迫搬离家乡,乔治·史丁尼在死前都未曾再见家人一面。 70年后,他被证明是无辜的。2014年12月17日,南卡罗莱纳州法官卡尔曼·穆林斯(Carmen Mullins)宣布撤销 George Stinney 的罪名。

封面图片

台法务部:死刑不违反生命权保障 也不侵犯人性尊严

台法务部:死刑不违反生命权保障 也不侵犯人性尊严 台湾宪法法庭正就死刑存废问题开庭辩论。法务部检察司长郭永发指出,死刑不违反生命权保障,也不侵犯人性尊严及构成酷刑,吁请宪法法庭对死刑做出合宪性判决。 综合台湾风传媒和中央社报道,王信福等37名死囚认为死刑违反宪法平等权、生存权、比例原则,声请法规范宪法审查,宪法法庭星期二(4月23日)召开言词辩论庭,邀集死囚诉讼代理人、法务部及专家学者陈述意见。 法务部代表郭永发在开场陈述中说,死刑制度在司法院历经数次宪法解释,大法官也已多次宣告合宪。基于目前台湾宪政秩序、社会法价值未有改变,多数民意仍反对废除死刑,宪法法庭应维持向来死刑合宪的见解。 郭永发说,死刑不违反生命权保障,不侵犯人性尊严及构成酷刑,应属合宪的法定刑;死刑制度属最后不得已的手段,也非以残忍、不合人道的方式执行,并非酷刑。 他指出,死刑是针对非死刑不足以平衡罪责的情节最严重犯罪,最高法院判决指出,情节最重大之罪,仅是得判处死刑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若有教化可能性,仍应排除死刑,说明死刑适用条件,应符合必要性原则。 台湾法务部陈报的《法规范宪法审查言词辩论意旨书》也指出,死刑应由代表民意的立法机关形成共识,而非通过司法判决迳行决定。目前台湾的立法、行政机关尚未就死刑存废达成共识,不应通过违宪审查方式废除死刑。 声请人方诉讼代理人、律师李念祖则在开庭陈述中说,宪法不该允许政府以应报之名行报复之实,不要将死刑冒充被害人的赔偿,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结束他人的生命。 这是台湾最高司法机关首次针对死刑存废展开司法辩论,12名大法官最快于今年7月底就死刑存废做出判决。宪法法庭若判决死刑违宪,可能使得目前在押的死囚获得重新审理案件的机会,甚至解除死刑犯身份。 台湾已将近四年未执行死刑,但在宪法法庭开启这次辩论前夕,负责审批死刑执行的台湾法务部4月16日发布七点声明,表示反对废除死刑制度,称该制度由立法、行政形成共识,而非大法官所属的司法权决定。 声明还称,在台湾社会尚未有共识之际,大法官若在此刻宣告死刑制度违宪,可能引发激烈社会对立及冲突。 2024年4月23日 5:18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