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主要就是把科技部改得剩一个空架子。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人大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计划

封面图片

全国人大3月7日下午听取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稿。

全国人大3月7日下午听取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稿。 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该局由发改委管理,将原属中央网信办和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职责划入。 重组科技部,专司科研体制、人才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将高新产业规划政策等职责分别划出,将外国专家局的职责划出人社部。 将卫健委的老龄工作职责划至民政部。将信访局(国办管理的国家局)、知识产权局(市监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改组银保监会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央行对金控公司的监管职责、央行和证监会的消费者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 证监会由事业单位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将发改委的企业债发审职责划入证监会。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均使用行政编制、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剥离其管理的市场经营类机构。 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办、金融工作局牌子。 人民银行改为在各省和计划单列市设分行,撤销原大区分行及营业管理部,同时将县级支行职能上收至地级中心支行。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精减5%。 本案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一部分,将于3月13日付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表决。依惯例,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的改革方案全文将在人大闭幕后向社会公布。 (新华社)

封面图片

本次中国“两会”,当局推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受到外界关注,其中提到将把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是否会为该国备受诟病的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在机构改革中精简36个职位

中国央行在机构改革中精简36个职位 中国人民银行在最近机构编制改革中精简36个职位,包括30名行政编制和六名司局级领导职数。 据中国机构编制网星期四(10月12日)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国务院办公厅9月24日发布《关于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 《通知》指出,不再保留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将该办公室的职责,划入中共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此外,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以及对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的职责将划入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机构设置调整方面,央行不再保留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原由该局承担的协调推进相关普惠金融工作职责,将划入金融市场司。 宏观审慎管理局也不再承担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金融市场司承担的统筹互联网金融监管职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中涉及房地产金融领域的相关职责,将划入宏观审慎管理局。 根据职责划转,相应核减中国人民银行30名行政编制、六名司局级领导职数。调整后,中国人民银行内设机构20个,机关行政编制71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87名。 此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发布五个部门的机构编制,除央行以外,还包括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封面图片

美国国务院声明

封面图片

中国国务院发布条例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为

中国国务院发布条例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为 中国国务院星期天(12月17日)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为,防范化解风险。 《条例》共六章60条,自明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的定义,非银行支付机构是指除银行业金融机构外,根据用户提交的电子支付指令转移货币资金的公司。 《条例》规定,设立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经中国央行批准,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以提供小额、便民支付服务为宗旨,未经批准不得从事依法需经批准的其他业务,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清算业务。 《条例》也明确了支付业务管理要求,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健全业务管理等制度,具备符合要求的业务系统、设施和技术,确保支付业务连续、安全、可溯源。 《条例》还明确支付账户、备付金、支付指令等管理规定,要求支付账户以用户实名开立,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借用备付金,不得伪造、变造支付指令,防范非银行支付行业风险。 在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方面,《条例》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与用户签订支付服务协议,其条款应当按照公平原则拟定。同时,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不得将相关核心业务和技术服务委托第三方处理;也须防范支付账户被用于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洗钱、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此外《条例》还明确了央行的监管职责、监管措施及风险处置措施等,规定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2023年12月17日 4:09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