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那篇声称发现室温、常压超导的论文预印本最后声称:“我们相信我们的新进展将会是开创人类新纪元的崭新历史事件。”第一次见到在论

韩国人那篇声称发现室温、常压超导的论文预印本最后声称:“我们相信我们的新进展将会是开创人类新纪元的崭新历史事件。”第一次见到在论文里这么自吹自擂的。该研究不仅想美国物理学家说的那样很业余,论文也写得很业余。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Dias 正在低调申请无需加压的室温超导材料专利

Dias 正在低调申请无需加压的室温超导材料专利 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 Ranga Dias 因其调制出室温超导材料而成为世界新闻头条并且饱受争议,尽管这些材料需要10000个大气压下才能发挥作用。 他的最新研究将是他迄今为止最轰动的作品尽管他并没为此寻求高调宣传。在一份鲜为人知的专利申请中,Dias 声称已经制造出一种不仅在室温下而且在日常环境压力下也能超导的材料。 Dias 拒绝回答有关新材料的详细问题,但他表示,"对于处在发现边缘的科学家来说,通常会为他们的发现申请专利,并在更多证据出现时进一步推进他们的工作。" 有关新材料的论文或预印本尚未发表。这项国际专利申请于2022年7月提交,4月份才公开,目前尚未获得裁决。专利审查通常需要大约2年时间才能完成。

封面图片

@onlychigua 韩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LK-99

@onlychigua 韩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LK-99 该材料被命名为 LK-99,是一种参铜铅磷灰石,呈现六方晶体结构,超导临界温度最高 126.85°C (400K)。作者通过零电阻转变与迈斯纳效应的测量证实了该材料的超导性 (并附上了悬浮视频)。论文中详细介绍了材料的合成方法,条件与过程十分简单,因此很快就能被人验证。 https://arxiv.org/abs/2307.12037 #常温超导体

封面图片

在论文初稿贴到预印本网站arXiv后不到两个月,南京大学教授闻海虎团队推翻美国室温超导研究的工作于2023年5月11日在线发表在

在论文初稿贴到预印本网站arXiv后不到两个月,南京大学教授闻海虎团队推翻美国室温超导研究的工作于2023年5月11日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与预印本初稿相比,发表的最后版本提供了更多更详实的数据,论证该镥-氢-氮材料中不存在近常压的室温超导。预印本论文当时提交的数据是在低于6 GPa的压力下,这种氮掺杂氢化镥材料不存在近环境超导性,即常压下的室温超导。《自然》杂志新发表的论文中补充了大量的新数据,在高达40.1  GPa的压力下和低至2K,这种材料都不存在超导电性,更谈不上常压下的室温超导,即所谓环境超导性(ambient superconductivity)。 来源 Nature原文 via 标签: #超导 #论文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曾宣称创造室温超导的美科学家材料科学论文又被撤回,将面临调查

曾宣称创造室温超导的美科学家材料科学论文又被撤回,将面临调查 今年 3 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声称开发出了一种室温超导材料,受到业内的强烈关注。当地时间本周二,知名物理学杂志《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以数据造假或伪造为由撤回了迪亚斯参与撰写的一篇材料科学论文。 这篇被撤回的论文有 10 位合著者,有 9 位同意撤回论文,迪亚斯是唯一反对撤回论文的作者,他坚持认为这篇论文准确描述了研究结果。但周二迪亚斯也承认,在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大学实验室工作的合作者使用 Adobe Illustrator 制作数据图表时出现了错误。Adobe Illustrator 是矢量绘制图形设计软件,通常不会用来制作科学图表。来源 ,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LK-99 室温超导体论文受到广泛质疑

LK-99 室温超导体论文受到广泛质疑 自26日,韩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LK-99 后。已有许多业内人士对此提出了质疑。有人整理了一个。下面是一些质疑的声音。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一位物理学家:“他们表现得像一群业余爱好者。他们对超导知之甚少,而且他们提供一些数据的方式也很可疑。” 中国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闻海虎表示,,但委派了一位同事来做复现实验。但是,闻海虎还表示,即便是复现,也不能说明它是超导材料,除非判断超导的证据非常明确。 印度国家物理实验室的 VPS Awana 博士在他的个人 Facebook 上发布了他们的结果称,两次。 上周该团队的一位首席研究人员告诉韩国联合通讯社,韩国科学家团队宣布发现室温超导体的论文在网上发表。 也许室温超导体这种只在科幻小说中才存在的材料要问世仍需要一些时间。

封面图片

自然杂志:科学家迄今为止未能证明韩国团队的 LK-99 材料是室温超导体

自然杂志:科学家迄今为止未能证明韩国团队的 LK-99 材料是室温超导体 一个韩国团队声称发现了一种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工作的超导体,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促使科学家和业余爱好者进行了大量的复现工作。但最初在实验和理论上重现这一值得关注的结果的努力却未能成功,研究人员仍然深感怀疑。 由首尔初创公司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 Sukbae Lee 和 Ji-Hoon Kim 领导的研究小组在 7 月 1 日 25 日发表的预印本中表示,一种由铜、铅、磷和氧组成的化合物,被称为LK- 99,在环境压力和温度高于 127 °C(400 开尔文)时是超导体。研究小组声称,样品显示出超导性的两个关键迹象:零电阻和迈斯纳效应,其中材料排出磁场,导致样品悬浮在磁铁上方。以前的努力仅在极低的温度或极高的压力下在某些材料中实现了超导。尚未证实任何材料在环境条件下是超导体。 首次复现LK-99的尝试在最近几天的报道中并没有改善该材料的前景。这些研究都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该材料具有超导性。(韩国团队未回应《自然》杂志的置评请求。) 印度新德里国家物理实验室和北京北航大学的两个独立实验团队分别报告说,他们成功合成了LK-99,但没有观察到超导性的迹象。中国南京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第三个实验在LK-99中没有发现迈斯纳效应,但在-163°C(110开尔文)时测得LK-99的电阻接近零这远低于常温,但对于超导体来说却很高。 理论学家也加入了争论。几个理论研究使用了一种名为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技术来计算LK-99的电子结构。DFT计算表明LK-99可能具有有趣的电子特性,在其他材料中,这些特性与铁磁性和超导性等行为有关。但是没有一项研究发现LK-99在常规条件下是超导体。 复现尝试的有限成功并没有平息网上的猜测。尽管许多材料(包括石墨烯、青蛙和钳子)都可以表现出类似的磁性行为,但未经证实的样本视频(据称是由于超导性而悬浮)已作为“证据”流传开来。 (nature)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