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价格飙升!菲律宾农业部宣布大米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

大米价格飙升!菲律宾农业部宣布大米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 由于该国大米价格“异常”飙升,农业部 (DA) 周一宣布大米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 根据部门第 3 号通告,该声明比原定于 2 月 4 日宣布的时间提前了一天,而此前不久,国家价格协调委员会 (NPCC) 于 1 月 30 日向 DA 转交了推动该声明的决议的正式副本。 “这项紧急声明使我们能够释放国家粮食管理局 (NFA) 持有的大米缓冲库存,以稳定价格并确保数百万菲律宾人的主食大米仍可供消费者购买,”DA 秘书 Francisco Tiu Laurel Jr.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根据该声明,NFA 将开始在选定的 Kadiwa ng Pangulo (KNP) 站点以每公斤 36 菲律宾比索的价格向地方政府单位 (LGUs)、其他政府机构以及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 (GOCC) 出售其大米库存,即使尚未陈化。 这将帮助消费者和当地农民,为他们提供更便宜的大米,并为该国的大米缓冲库存提供更多的稻米购买能力。 同时,该通知称,粮食安全紧急状态将一直有效,直到 DA 负责人解除禁令。 确定零售价格是否存在“异常”涨价的公式也应每四个月审查一次。 Tiu Laurel 表示,尽管 2024 年 7 月全球大米价格下跌且进口大米关税降低,但价格上涨仍持续​​存在。 NPCC 2025 年第 01 号决议同样表明,与 2023 年 7 月开始报告的价格上涨相比,2024 年 12 月普通碾米和精碾米的价格分别上涨了 19% 和 20%。 据菲律宾统计局 (PSA) 称,当月大米通胀率达到 4.2%,超过了马科斯政府 4% 的食品通胀目标,在 2023 年 9 月甚至达到 17.9% 的峰值。 2025 年 1 月,DA 为 5% 碎米设定了最高建议零售价 (MSRP),以帮助降低大米零售价格。 在“全民大米”和 P29 计划下,Kadiwa ng Pangulo 中心和售货亭还提供更便宜的大米选择,并在部分公共市场、轻轨和地铁站推出,以帮助菲律宾消费者。 订阅全球曝光热点新闻频道 加入我们 @QuanQiubaog 投稿爆料 @TGcctv9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菲总统小马可斯设定大米价格上限

菲总统小马可斯设定大米价格上限 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下令设定大米价格上限,以控制大米成本。大米是菲律宾的主食。 路透社报道,小马可斯办公室星期五(9月1日)宣布,普通白米(regular milled rice)的价格上限设定为每公斤41菲律宾比索(约0.97新元),双重抛光白米(well-milled rice)每公斤45菲律宾比索。 菲律宾的强制性大米价格上限将一直维持有效,直到小马可斯宣布取消为止。

封面图片

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宣布取消大米价格上限

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宣布取消大米价格上限 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星期三(10月4日)取消了政府上个月为遏制大米价格上涨而上限。 路透社报道,小马可斯称,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进口国之一,大米供应充足。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取消普通白米和精磨白米的价格上限。”小马可斯在向马尼拉地区的贫困家庭分发大米后告诉记者。 小马可斯政府9月初宣布价格上限生效,旨在保护消费者免受政府所说的贸易商与垄断者合作操纵价格的影响。 “我们没有大米短缺,我们有足够的供应。但由于走私者、囤积者和价格操纵者,供应受到限制,价格飙升,”他在此前的讲话中表示。 农民团体对取消价格上限表示欢迎,称这将在丰收季节稳定大米价格,并鼓励农民扩大生产。 小马可斯的决定是在公布9月份通胀数据之前做出的。菲律宾央行预计通胀率将在5.3%到6.1%区间,远远超出2%到4%的舒适区间。 高通胀削弱了小马可斯的支持率,民意调查显示,上个月,这是自他在去年总统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以来的首次下降。

封面图片

中国租赁菲律宾农田后高价倒卖大米,危及粮食安全

中国租赁菲律宾农田后高价倒卖大米,危及粮食安全 2024年10月22日,据当地官员透露,不明身份的中国籍人士租赁了菲律宾新怡诗夏(Nueva Ecija)省的数百公顷稻田,以每公顷70,000比索的价格种植农作物,随后将这些作物出口至中国,再高价倒卖回菲律宾。 该村村长指出:“对农民来说,这是有利的,因为他们每公顷能得到70,000比索,而不需要额外开支。相比之下,如果农民自己耕作,一公顷最多只能赚20,000比索。” 然而,这些中国籍人士通过雇佣来自棉兰佬(Mindanao)的工人来进行谈判和监督农业生产,且支付款项时没有正式合同。 PAOCC主席吉尔伯特·克鲁兹(Gilbert Cruz)表示,此举可能对国家安全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呼吁与菲律宾武装部队和国防部展开联合调查。

封面图片

印度粮食部长:价格回落前 不考虑解除大米出口禁令

印度粮食部长:价格回落前 不考虑解除大米出口禁令 路透社报道,印度食品部长乔普拉星期五(2月2日)表明,在大米价格下跌前,印度没有考虑解除大米出口禁令的计划,称政府致力于降低大米价格。 综合此前报道,过去10年,印度凭借大米出口价较便宜加上大米丰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国。但政府对大米至今仍在实施的出口禁令,此举将促使大米价格维持在2008年粮食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过随着大选将至,高粮价会使选民怨气高涨,不利于莫迪政府的选情,莫迪政府急需控制米价。印度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劳巫曾表明,政府须确保国内米粮充足、抑制米价急速攀升,为此大米出口限制措施会持续至明年大选。 由于大米和其他食品价格上涨,亚洲多国通货膨胀持续加剧。去年7月,占全球大米出口量40%的印度宣布,除印度香米以外,其他白米禁止出口,给全球大米市场带来新的打击。11月份,印度通胀率高达5.6%,食品对通胀的影响占70%;食品价格上升3.7%,仅大米一项就导致0.5%的上涨。 雪上加霜的是,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泰国已说,由于气候干燥,泰国2023年至2024年的大米产量将减少6%。 2024年2月2日 4:10 PM

封面图片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今起生效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今起生效 中国首部规范粮食安全的法条《粮食安全保障法》星期六(6月1日)起正式生效,旨在实现粮食基本自主,减少这个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降低海外采购的依赖。 《粮食安全保障法》共设11章74条,包括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粮食加工、粮食应急、粮食节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领域。 法案要求地方政府和中央同时承担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粮食供应为国家最优先任务;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统筹利用国内、国际的市场和资源,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粮食供给保障体系,提升粮食供给能力和质量安全;形成国家粮食应急计划和粮食安全监测系统。 法案强调,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法案还提到,将加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发挥粮食国际贸易作用。 法案说,任何违反条文的企业实体将面临2万元至200万元(人民币,下同,38万新元)罚款,违法的个人也会被处以2万元至20万元罚款。 中国官媒《农民日报》称,这是中国粮食领域首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意味着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管粮、抓粮从此“有法可依”。 澎湃新闻也称,《粮食安全保障法》建立了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利法治保障。 《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3年6月首次推出草案,同年12月29日表决通过。中国官方称,法案能够在六个月历经三次审议后最终通过,折射出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但路透社报道认为,这反映出中国迫切需要解决制约粮食生产的问题,包括可耕地和水资源缺乏、劳动力短缺和农业技术匮乏等问题。 报道引述分析人士认为,法案措辞含糊,可能不会对中国提高粮食生产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分析师裴西霞(Even Pay)分析:“这不会改变地方官员的现实,他们已经承受着实现粮食安全的巨大压力。” ... 2024年6月1日 5:09 PM

封面图片

东南亚多国受热浪侵袭 越南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东南亚多国受热浪侵袭 越南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东南亚多国受热浪侵袭。越南几千人严重缺乏淡水,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马来西亚政府亦在受降雨不足影响的地区,实施人工降雨。菲律宾部分地区的气温超过摄氏42度,近4000间学校暂停实体课。首都马尼拉一些学校的老师说,部分学生因为高温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在印尼,持续的干旱天气导致大米价格飙升。农作物产量下跌就导致泰国农民今年的债务增加了8%。 2024-04-08 20:20:5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