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中使馆发布提醒

#日本 #中使馆发布提醒 日本未来30年发生大地震概率提至80% 中使馆发布提醒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消息,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去年8月位于南海海槽西端的宫崎县发生7.1级地震,日本政府发布了“巨大地震提醒”。据日本媒体报道,3月31日,日本政府公布最新南海海槽大地震风险评估报告,将未来30年日本发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从70%提升至80%,称地震可能波及西起冲绳、东至福岛的广大区域,导致29.8万人死亡,造成1.8万亿美元经济损失。 订阅全球曝光热点新闻频道 加入我们 @QuanQiubaog 投稿爆料 @TGcctv9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或发生巨大地震致29.8万人死亡 , 我驻日使馆发文提醒注意防范地震灾害

日本或发生巨大地震致29.8万人死亡 , 我驻日使馆发文提醒注意防范地震灾害 4月14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文,提醒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地震灾害: 驻日大使馆提醒注意防范地震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去年8月位于南海海槽西端的宫崎县发生7.1级地震,日本政府发布了“巨大地震提醒”。据日本媒体报道,3月31日,日本政府公布最新南海海槽大地震风险评估报告,将未来30年日本发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从70%提升至80%,称地震可能波及西起冲绳、东至福岛的广大区域,导致29.8万人死亡,造成1.8万亿美元经济损失。 #日本 #地震 #吃瓜 #新闻

封面图片

日本大地震机率增至80%恐波及中国 中驻日使馆急示警

日本大地震机率增至80%恐波及中国 中驻日使馆急示警 近期日本政府预测,未来30年内日本南海海槽发生巨大地震的可能性上调至80%左右,若发生在冬季深夜,宫崎县等地恐会出现严重灾情。 针对日方最新公告,中国驻日使馆14日也发文示警,住日本或旅日的中国民众要慎防地震,并遵守当地防灾指示,中方学者则分析,若「巨大地震」真的发生,中国华东沿海地区可能会被海啸波及。 #地震 #日本 #吃瓜 #新闻

封面图片

日本丰后水道4月15日22:14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爱媛县爱南町和高知县宿毛市录得最大震度6弱。此次地震不会引发

日本丰后水道4月15日22:14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爱媛县爱南町和高知县宿毛市录得最大震度6弱。此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气象厅表示,此次地震虽发生在“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的想定震源地范围内,但与“南海海槽特大地震”机制不同,因而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不会激增。 (NHK)

封面图片

鉴于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即将过去10年,政府的地震调查委员会(委员长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平田直)9日发表委员长见解称:“余

鉴于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即将过去10年,日本政府的地震调查委员会(委员长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平田直)9日发表委员长见解称:“余震区域的地震比震灾前更多,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有可能发生强烈摇晃和高的海啸,必须注意。” 平田在当天例行会议后举行记者会,提及2月13日晚在相当于余震区的福岛县近海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强调“作为自然现象的地壳活动,影响还在持续”。 关于发生东日本大地震的板块边界的日本海沟,平田指出“原本地震活动就很活跃,受2011年地震的影响,地震不断增加”等,呼吁继续保持警惕称:“虽说已发生了大地震,希望绝对不要认为因此东北就暂时安全了。” 除日本海沟外,见解还指出,在从静冈延伸至南部九州近海的南海海槽、北海道以东近海的千岛海沟、神奈川县近海的相模海槽等板块边界也会发生巨大地震。表示“评估认为设想造成巨大灾害的海沟型地震有很大概率会发生”。 (共同社)

封面图片

日本气象厅决定今后不再用“余震”一词来表述东大地震震源周边发生的地震,因为“余震”一词可能会给人造成未来不会发生大地震的印象

日本气象厅决定今后不再用“余震”一词来表述东日本大地震震源周边发生的地震,因为“余震”一词可能会给人造成未来不会发生大地震的印象。 一直以来,气象厅将受10年前东日本大地震影响,地震活动活跃的南北600公里、东西350公里区域定为余震区域,一旦发生强震,气象厅也在呼吁民众防范时称其为东日本大地震的“余震”。据了解,余震区域的地震次数正逐年减少。 另一方面,据日本政府的地震调查委员会评估,在东北至关东海域的“日本海沟”沿线今后30年内,板块边缘错位引发里氏7到7.5级左右大地震的概率最高可达90%左右。 气象厅表示,今后在新闻发布会等场合将不再使用“余震”一词来表述在东北近海海域发生的大地震,以免导致民众的防灾意识下降。 (NHK)

封面图片

中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防范“轻犯罪”

中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防范“轻犯罪”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防范在公共场所插队、随地吐痰和穿着不符身份的法定制服等“轻犯罪”,避免做出看似轻微、实则会在日本受到处罚的行为。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星期三(5月22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日本于1948年起施行《轻犯罪法》,对33种看似轻微但可能对公共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作出明确处罚规定,有外国游客因不了解有关法律受到处罚。中使馆对其中易被忽略的行为进行归纳,提醒在日中国公民及来日游客注意防范。 涉嫌“轻犯罪”的行为包括,擅自潜入无人看守的住宅、建筑物,擅自进入灾害或犯罪现场;擅自携带刀械、铁棒等可伤害他人的器具;发生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等特殊情况下,拒绝听从公务人员或救援人员指令;擅自在他人住宅等张贴广告、告示,或随便移除、污损他人标识物;诈称拥有国内外公职、爵位、学位,或穿着不符身份的法定制服或相似服装。 相关行为还包括在公共或私人仪式上恶作剧等妨碍仪式进行;制造噪音妨碍他人且拒不改正,妨碍他人正常行走,或跟踪他人使人不安;在公共场所插队、言行粗暴、随地吐痰、无故熄灭标识灯或街灯;随意丢弃垃圾、废弃物等。 涉嫌违反《轻犯罪法》的行为,可能受到罚款、拘留等处罚。中使馆呼吁在日中国公民遵守中国及日本法律,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做好自我安全保护。 2024年5月23日 8:01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