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家周天勇在其公众号发文,呼吁紧急禁止和停止地方以置留民营企业家交钱放人方式补

9月25日,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家周天勇在其公众号发文,呼吁紧急禁止和停止地方以置留民营企业家交钱放人方式补充财政收入。文中称,让地方各级纪委置留企业家,采取交钱放人的方式,获得地方财政收入,肯定会形成再一次国民经济的灾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010年代初,与中国政府有联系的前世界银行首席官员、经济学家林毅夫 ,中国经济至少还将有二十年保8%以上的增长。他认为,由于当

2010年代初,与中国政府有联系的前世界银行首席官员、经济学家林毅夫 ,中国经济至少还将有二十年保8%以上的增长。他认为,由于当时中国的人均收入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70年代的韩国和台湾差不多,“中国没有理由不复制这些东亚国家过去的成功”。 林毅夫的乐观得到了西方评论界的响应。经济学人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还有人幻想中国共产党将开始雄心勃勃的“政治自由主义转向”的计划。 纽约时报的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在2013年 :"习近平将引领经济改革的复兴,可能还会有一些政治上的放松。在他面前,毛泽东的遗体将被拖出天安门广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将获释出狱"。 政治学家爱德华·斯坦菲尔德在2010年也同样认为,中国拥抱将启动一个"自我淘汰的威权主义"进程,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台湾。 十年后的今天,这些预测的幼稚之处显而易见。甚至在疫情爆发之前,中国经济就已经放缓并陷入了内债危机,。 2022年末,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大流行病的所有限制,但人们普遍预期的经济反弹却未能实现。青年失业率飙升至20%以上,超过了其他所有七国集团国家(另据估计超过45%)。贸易、物价、制造业和GDP增长等数据都表明情况正在恶化  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都未能扭转这一趋势。经济学人现在声称,中国可能永远也赶不上美国,而且众所周知,习近平并非自由派,他加倍干预私营部门和外资企业,同时压制不同声音(包括那些以前被党国容忍的声音)。 认为外部因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前景的想法是错误的。相反,中国的逐步衰落从十多年前就 。 除了热闹的商业区和浮华的建筑发展,那些仔细分析数据的人早在2008年就发现了这种经济萎靡。当时的中国正在进入一场典型的过度积累危机。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蓬勃发展的出口部门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在中国封闭的金融体系中,出口商必须将外汇收入上缴中央银行,而中央银行则创造等值的人民币来吸收外汇。这导致经济中的人民币流动性迅速扩张,主要以银行贷款的形式出现。 由于银行系统受到党国的严格控制  国有企业或与国家有关的企业成为精英家族的领地和摇钱树  国有部门享有获得国有银行贷款的特权,这些贷款被用来推动投资狂潮。 结果是就业率上升,出现了暂时的局部经济繁荣,精英阶层获得了意外之财。但这种态势也留下了冗余和无利可图的建设项目:空置的公寓、闲置的机场、过剩的煤炭厂和钢铁厂。这反过来又导致利润下降、增长放缓以及主要经济部门的债务恶化。 在整个2010年代,党国定期发放新的贷款,试图阻止经济放缓。但许多企业只是利用宽松的银行贷款为现有债务再融资,而没有为经济增加新的支出或投资。 这些企业最终变成了贷款成瘾者;与任何成瘾者一样,需要不断加大剂量才能产生递减的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失去了活力,因为僵尸企业仅靠债务维持生存:这是 "资产负债表衰退" 的典型案例,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繁荣结束后席卷日本的状况。 然而,正当这些困境在2010年代初日益为业内人士所觉察时,官方媒体却对其进行了审查,从而放大了林毅夫那种乐观评估。 与此同时,在西方世界,华尔街的银行家和企业高管有理由压制更多的怀疑性分析,因为他们继续通过吸引投资者进入中国来获利。 因此,在中国经济进入自市场改革时代开始以来最严重危机的同时,却是无限高速增长的幻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国政府早就知道必须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一危机。一个显而易见的步骤就是启动再分配改革,提高家庭收入,进而提高家庭消费  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是世界上 。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人们一直呼吁通过减少对出口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重新平衡中国经济,使其采用更具可持续性的增长模式。这促使胡锦涛和温家宝政府在2003至2013年期间推行了一些改革派的再分配政策,如新劳动合同法、取消农业税、将政府投资转向内陆农村地区等。 但是,由于既得利益集团(国有企业、以及靠建筑合同和国家银行贷款为这些项目提供动力而繁荣发展的地方政府)的重压,以及受益于这些再平衡政策的社会群体(工人、农民和中产阶级家庭)的无力,改良主义并未扎根。 胡温时期在减少不平等方面取得的微小成果在2010年代中期后就被逆转了。最近,习近平明确表示,他的 "共同富裕纲领" 不是要回到毛泽东时代的平均主义,甚至也不是要恢复福利主义。相反,它是对相对于资本的 :增加国家在科技和房地产领域的影响力,并使私人企业家精神与更广泛的利益保持一致。 党国一直在为这一严峻形势所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做准备。 在官方政策演讲中,"安全" 已成为最常提及的词汇,令 "经济" 黯然失色。现任领导层认为,通过加强对社会的控制、铲除不受控的精英派别、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国际舞台上采取更加"自信"的姿态  即使这些措施会加剧发展问题  “也能在经济衰退中生存下来”。 这有助于解释2018年取消国家主席的任期限制、权力集中在习近平手中、以“反腐” 为名的不懈铲除党内派系、日益强大的监控国家的建设,以及国家合法性基础的转变:从经济增长民族主义热情。 当前的经济疲软和威权主义强化都是不易逆转的趋势。事实上,它们是中国过去四十年不平衡发展和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这意味着它们将继续存在。 #China #Economy #Nationalism #Statecapitalism #Postglobalisation

封面图片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以下为竹新社整理的问答要点。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以下为竹新社整理的问答要点。 美联社:今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颇具雄心的5.5%的增速目标,中国政府是否意味着今年将更加重视增长?把增长摆在结构性改革以及减少碳排放之前呢?中国政府将如何平衡这些不同的发展目标呢?另外关于乌克兰问题,中国与欧洲的重要经贸关系在中国应对此危机中处于什么位置呢?中国是否担心与俄罗斯之间的这种关系会因为目前对于危机的处理影响到与欧洲之间的良好关系,甚至影响到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 李克强:实现5.5%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与此同时,我们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这两年可用未用、结存的中央特定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的利润,再加上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新增支出规模不小于2万亿,而且增加的规模主要用来减税降费,特别是退税。还有配套的金融、就业等多项举措。中国还有应对气候变化、收入差距、债务等众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中长期过程中去有力地应对。有关方面的措施我们都在安排部署,中国现代化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当前乌克兰局势世人瞩目,中方也深感担忧和痛惜。真诚地希望乌克兰局势能够得到缓解,早日回归和平。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双边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我们将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同各方发展合作关系,为世界提供更多的稳定性。 路透社:中方一直没有对俄罗斯的行为进行谴责,或者将其称之为入侵,是否不论怎样中方都不会对俄进行谴责?在俄罗斯面临制裁的情况下,中方是否会进一步对俄罗斯提供经济、金融支持?是否担心这样做会受到来自其他国家制裁的负面影响? 李克强:关于乌克兰局势,中方主张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也应该得到重视。中方据此作出我们自己的判断,并愿意和国际社会一道为重返和平发挥积极的作用。应当尽最大努力支持俄乌双方克服困难进行谈判,谈出和平的结果,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我们都支持和鼓励。中方呼吁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方已经提出应对乌克兰局势特别是人道局势的倡议,并将继续向乌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当前世界经济受疫情冲击等影响已经很艰难了,有关制裁会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冲击,对各方都不利。中方愿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作出自己建设性努力。 CNBC:能否与我们分享关于减税降费影响的具体数据?另外,由于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的放缓,地方政府财政有所减少,对这方面有什么考虑?还有就是涉及消费方面,政府会考虑采取发放消费券等类似的政策措施吗? 李克强:从我们这几年的实践看,减税降费效果最直接。这次我们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是退税和减税并举,规模2.5万亿元。退税优先考虑小微企业,要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业的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到位,把制造业、研发服务业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留抵税额在年内全面解决,对小微企业的增量留抵退税逐月解决。我们注意到了地方财政收入遇到新的困难,所以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幅是多年来少有的,增长18%,总规模达到9.8万亿。 凤凰卫视:香港今年要举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一方面是新的选举制度,另外一方面现在香港疫情还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请问总理对此如何评价? 李克强:特区政府依法决定推迟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集中精力抗疫,我们充分理解和支持。特区政府换届将严格依照基本法相关规定进行。希望特区政府团结带领香港各界人士继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巩固好、提升好香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三大中心地位,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年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实现稳就业的目标? 李克强: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1076万,是历年最高。还有近3亿农民工要有打工的机会,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有一些企业生生死死,有些人要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是在增长的,要有新的就业平台。对于新增需就业人员,我们要给他们以培训等多方面支持举措,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比如这些年我们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动能。这里还不得不提到灵活就业,因为有2亿多人,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就业形式会比较长期的存在。作为政府,针对他们的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问题,我们要逐步完善政策。 埃菲社:中方现在是否考虑将自己目前的“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政策变得更加可持续呢?是否有一个向世界“开放”的路线图? 李克强:中国一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国际交往合作,我们会根据疫情的形势变化和病毒的特点,使防控更加科学精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我们已经开通了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对一些关键环节的企业和项目,保障他们正常的生产经营。我们会不断地积累经验,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逐步使物流、人流有序畅通起来。 彭博社:去年拜登政府宣布,美中两国现在正进入激烈竞争的时期。您是否同意这一评价?禁止在华销售美国的半导体以及禁止中国企业在美上市这样的情形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常见呢? 李克强:既然双方互相打开了大门,就不应再关上,更不能脱钩。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分歧也是难免的。但我们认为,合作应当是主流,因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依赖于合作。即使我们在经贸领域有市场竞争,那也应该是良性、公平的竞争。 中国新闻社:这两年受疫情冲击,我们发现以前有一些经常去的小吃店、小餐馆关门之后就没再开业了,包括餐饮在内,旅游、零售、客运等行业也受到很大影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市场主体保就业。请问在帮助特殊困难行业方面今年我们将拿出哪些举措? 李克强:对这些特殊困难行业,已经出台了40多项扶持政策。仅退税这一项,像餐饮、旅游、客运、文化等几个行业就能够享受1800亿元。他们不仅需要财政的支持,对那些市场前景好的,金融业也要给予“无缝续贷”。而且对他们需要阶段性减或免房租、电费的,有能力的地方也应该给予支持。 ETtoday:请问大陆方面将如何应对台海局势,维持并且增进两岸民众的福祉? 李克强:我们愿意继续同广大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对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只要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就一定能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享中华民族复兴的福祉。 联合早报:今年是本届中国政府的收官之年,您认为本届政府取得的成绩有哪些?遇到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在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里,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您将重点实施哪些政策?以更好地稳定社会信心、回应民众的关切。 李克强:今年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也是我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我和我的同事们,会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恪尽职守,用实干来践行承诺。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国经济一定能够爬坡过坎,实现今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应有的坚实基础。 人民日报: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但还是有不少人仍然感觉到生活不易。今年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会有什么考虑和举措? 李克强:政府要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目的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保障基本民生既要用力量力,更要用心,要坚持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人民政府必须扛在肩上的。最近,有的地方发生了严重侵害妇女权益的事件,我们不仅为受害者痛心,也对此事十分气愤。对漠视群众权益的,要坚决追责问责,对那些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严惩不贷。保民安和惠民生是不可分割的,各级政府一定要把尽力惠民生、尽力保平安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 共同社:中国政府表明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提出为了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要设置“红绿灯”,特别是加强了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但是外国资本则担心因为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国政府会不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行为的限制?请问中方看法如何?有方法降低投资者的忧虑吗? 李克强:我们说共同富裕,那是要共同奋斗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没有变也不会变,而且我们的外商投资法都有明确规定,要说变只会向有利于扩大开放、有利于投资贸易的方向发展。我明确地告诉大家,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中国对外开放40多年了,发展了自己,造福了人民,也有利于世界。这是个机遇的大门,我们决不会也决不能把它关上。 (中国网)

封面图片

月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以下为竹新社整理的问答要点。

月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以下为竹新社整理的问答要点。 美联社:今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颇具雄心的.%的增速目标,中国政府是否意味着今年将更加重视增长?把增长摆在结构性改革以及减少碳排放之前呢?中国政府将如何平衡这些不同的发展目标呢?另外关于乌克兰问题,中国与欧洲的重要经贸关系在中国应对此危机中处于什么位置呢?中国是否担心与俄罗斯之间的这种关系会因为目前对于危机的处理影响到与欧洲之间的良好关系,甚至影响到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 李克强:实现.%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与此同时,我们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这两年可用未用、结存的中央特定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的利润,再加上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新增支出规模不小于万亿,而且增加的规模主要用来减税降费,特别是退税。还有配套的金融、就业等多项举措。中国还有应对气候变化、收入差距、债务等众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中长期过程中去有力地应对。有关方面的措施我们都在安排部署,中国现代化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当前乌克兰局势世人瞩目,中方也深感担忧和痛惜。真诚地希望乌克兰局势能够得到缓解,早日回归和平。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双边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我们将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同各方发展合作关系,为世界提供更多的稳定性。 路透社:中方一直没有对俄罗斯的行为进行谴责,或者将其称之为入侵,是否不论怎样中方都不会对俄进行谴责?在俄罗斯面临制裁的情况下,中方是否会进一步对俄罗斯提供经济、金融支持?是否担心这样做会受到来自其他国家制裁的负面影响? 李克强:关于乌克兰局势,中方主张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也应该得到重视。中方据此作出我们自己的判断,并愿意和国际社会一道为重返和平发挥积极的作用。应当尽最大努力支持俄乌双方克服困难进行谈判,谈出和平的结果,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我们都支持和鼓励。中方呼吁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方已经提出应对乌克兰局势特别是人道局势的倡议,并将继续向乌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当前世界经济受疫情冲击等影响已经很艰难了,有关制裁会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冲击,对各方都不利。中方愿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作出自己建设性努力。 CNBC:能否与我们分享关于减税降费影响的具体数据?另外,由于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的放缓,地方政府财政有所减少,对这方面有什么考虑?还有就是涉及消费方面,政府会考虑采取发放消费券等类似的政策措施吗? 李克强:从我们这几年的实践看,减税降费效果最直接。这次我们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是退税和减税并举,规模.万亿元。退税优先考虑小微企业,要在今年月底以前,把小微企业的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到位,把制造业、研发服务业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留抵税额在年内全面解决,对小微企业的增量留抵退税逐月解决。我们注意到了地方财政收入遇到新的困难,所以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幅是多年来少有的,增长%,总规模达到.万亿。 凤凰卫视:香港今年要举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一方面是新的选举制度,另外一方面现在香港疫情还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请问总理对此如何评价? 李克强:特区政府依法决定推迟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集中精力抗疫,我们充分理解和支持。特区政府换届将严格依照基本法相关规定进行。希望特区政府团结带领香港各界人士继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巩固好、提升好香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三大中心地位,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年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实现稳就业的目标? 李克强: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万人,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万,是历年最高。还有近亿农民工要有打工的机会,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有一些企业生生死死,有些人要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是在增长的,要有新的就业平台。对于新增需就业人员,我们要给他们以培训等多方面支持举措,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比如这些年我们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动能。这里还不得不提到灵活就业,因为有亿多人,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就业形式会比较长期的存在。作为政府,针对他们的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问题,我们要逐步完善政策。 埃菲社:中方现在是否考虑将自己目前的“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政策变得更加可持续呢?是否有一个向世界“开放”的路线图? 李克强:中国一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国际交往合作,我们会根据疫情的形势变化和病毒的特点,使防控更加科学精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我们已经开通了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对一些关键环节的企业和项目,保障他们正常的生产经营。我们会不断地积累经验,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逐步使物流、人流有序畅通起来。 彭博社:去年拜登政府宣布,美中两国现在正进入激烈竞争的时期。您是否同意这一评价?禁止在华销售美国的半导体以及禁止中国企业在美上市这样的情形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常见呢? 李克强:既然双方互相打开了大门,就不应再关上,更不能脱钩。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分歧也是难免的。但我们认为,合作应当是主流,因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依赖于合作。即使我们在经贸领域有市场竞争,那也应该是良性、公平的竞争。 中国新闻社:这两年受疫情冲击,我们发现以前有一些经常去的小吃店、小餐馆关门之后就没再开业了,包括餐饮在内,旅游、零售、客运等行业也受到很大影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市场主体保就业。请问在帮助特殊困难行业方面今年我们将拿出哪些举措? 李克强:对这些特殊困难行业,已经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仅退税这一项,像餐饮、旅游、客运、文化等几个行业就能够享受亿元。他们不仅需要财政的支持,对那些市场前景好的,金融业也要给予“无缝续贷”。而且对他们需要阶段性减或免房租、电费的,有能力的地方也应该给予支持。 ETtoday:请问大陆方面将如何应对台海局势,维持并且增进两岸民众的福祉? 李克强:我们愿意继续同广大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对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只要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就一定能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享中华民族复兴的福祉。 联合早报:今年是本届中国政府的收官之年,您认为本届政府取得的成绩有哪些?遇到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在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里,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您将重点实施哪些政策?以更好地稳定社会信心、回应民众的关切。 李克强:今年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也是我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我和我的同事们,会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恪尽职守,用实干来践行承诺。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国经济一定能够爬坡过坎,实现今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应有的坚实基础。 人民日报: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但还是有不少人仍然感觉到生活不易。今年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会有什么考虑和举措? 李克强:政府要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目的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保障基本民生既要用力量力,更要用心,要坚持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人民政府必须扛在肩上的。最近,有的地方发生了严重侵害妇女权益的事件,我们不仅为受害者痛心,也对此事十分气愤。对漠视群众权益的,要坚决追责问责,对那些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严惩不贷。保民安和惠民生是不可分割的,各级政府一定要把尽力惠民生、尽力保平安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 共同社:中国政府表明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提出为了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要设置“红绿灯”,特别是加强了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但是外国资本则担心因为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国政府会不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行为的限制?请问中方看法如何?有方法降低投资者的忧虑吗? 李克强:我们说共同富裕,那是要共同奋斗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没有变也不会变,而且我们的外商投资法都有明确规定,要说变只会向有利于扩大开放、有利于投资贸易的方向发展。我明确地告诉大家,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中国对外开放多年了,发展了自己,造福了人民,也有利于世界。这是个机遇的大门,我们决不会也决不能把它关上。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