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动共同犯罪原则案》终极上诉今日进行,判词将择日颁布。

《暴动共同犯罪原则案》终极上诉今日进行,判词将择日颁布。 不少报导和文宣强调: 假如共同犯罪原则适用于暴动,家长车、哨兵、网上鼓励者等不在现场的角色均有机会被起诉。 这个说法并非完全错误,但稍具误导性。 即使共同犯罪原则不适用,控方仍可依赖传统从犯和未完成罪行(如煽惑)原则起诉不在现场的角色。 这正是上诉方其中一个论点:上诉庭举例(网上亦广泛流传)的五点角色,传统从犯和未完成罪行原则足以应付。 那为甚么律政司要穷追猛打,希望共同犯罪原则适用于暴动呢? 首先,共同犯罪和传统犯罪原则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把每一个人视为主犯,后者则是衍生责任,有主犯才有从犯。 其次,控方可以依赖共同犯罪原则的两个不确定性: 第一个是「证据不确定性」:如一个人被围殴至死,但无法判断谁使出致命一击,控方可基于共同犯罪原则将所有参与围殴的人视为主犯。 第二个是「情境不确定性」:如合谋持械行劫突然演变为杀人,只要参与者合理预视其他行劫者会干犯谋杀罪,即可基于此不确定性同被起诉谋杀罪。 事实上,上诉庭判词于举例后数段明确指出,当今暴动流动性高、常一触即发演变为更严重罪行,有应对情况不确定性的必要,故即使传统从犯原则足以应对部分角色,亦不代表要剔除共同犯罪原则。 对于一些协助角色,共同犯罪原则适用与否对风险评估影响不大,正如理大冲突中有家长车被控妨碍司法公正; 对于身穿全副武装的现场被捕者,情境不确定性确实有助控方作推论,但其他环境因素(例如被捕时间和位置、逃跑路线)同样重要,这点同样适用于留守理大但没有参与突围者。 #香港新闻 #法律知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昨日终审虽然话「共同犯罪」唔适用于「暴动罪」和「非法集结罪」;但不在场仍然可以用「从犯罪行」去告,并判一样刑期监禁。

昨日终审虽然话「共同犯罪」唔适用于「暴动罪」和「非法集结罪」;但不在场仍然可以用「从犯罪行」去告,并判一样刑期监禁。 IG @oneaguy Twitter @hkguy1988 #司法覆核 #法治丧尸 #阳光司法 #光复香港时代革命 #共同犯罪 #从犯罪行

封面图片

《三十九。韩语中字 》| 简介:2022 年韩剧,讲述了三位三十九岁的女性在面临生活、事业和爱情的各种挑战时,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三十九。韩语中字 》| 简介:2022 年韩剧,讲述了三位三十九岁的女性在面临生活、事业和爱情的各种挑战时,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故事。她们在这个即将步入四十岁的人生节点上,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勇敢面对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展现了中年女性的坚韧、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 标签:# 三十九 #韩剧# 女性题材剧 #中年成长题材|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首宗示威违限聚令案 李卓人等4人申终极上诉许可遭驳回 官:规例已不存在

#法庭报导 1⃣首宗示威违限聚令案 李卓人等4人申终极上诉许可遭驳回 官:规例已不存在 2020年五一劳动节,李卓人、梁国雄等8人以4人一组游行至政总,被裁定违限聚令罪成,判囚14日、缓刑18个月。8人去年上诉高院被驳回,其中7人再申上诉至终审法院被拒,工党4人直接向终院申请终极上诉许可。终院开庭处理,常任法官李义、林文瀚及非常任法官邓国桢听毕申请方陈词,退庭商议5分钟后宣布拒绝批出上诉许可,择日颁下判词。申请方认为就「受禁群组聚集」的诠释及和平集会是否构成合理辩解,涉具重大而广泛重要性的法律论点,惟法官质疑「限聚令」按《紧急法》订立,现时已期满失效、不再存在,难言具重大而广泛的重要性。 散庭后,申请人之一的麦德正指对判决「预咗」、「叫做程序上尽做」,并指「佢将个官司拖到而家,其实实际意义已经唔大㗎喇」,批评政府「有心将游行示威集会嘅权利系不断咁剥夺」。至于因支联会案正还柙的李卓人,由囚车押送至终院,惟惩教以布帘遮盖囚车出入口,在场记者未能拍摄到其容貌。 2⃣被指与阻挡地铁车门人士「共同行事」 两男公众妨扰罪脱 律政司上诉遭驳回 2019年开学日,有人发起「港铁不合作运动」,3男被指阻碍港铁列车车门关上,被控公众妨扰罪,其中2人经审讯获裁定罪脱。律政司不服裁决,以案件呈述方式上诉,并指原审裁判官未有充份考虑「共同犯罪原则」。高院法官张慧玲听毕双方陈词后,指原审时控方从没提及2人如何与其他阻挡车门人士「共同行事」,即使裁判官没有考虑过「共同犯罪原则」,也不能说他的无罪裁决有悖常理,因此不批准律政司的上诉,稍后将颁布书面判决理由。 3⃣20岁青年刑毁港铁站设施等4罪成 还柙候判 官指黑衣装扮「突出」信警没「跟错人」 4⃣3男否认于汽车群组煽惑杀警 督察为群组成员承认自称会计师 将对话截图传同僚 5⃣【理大围城】两男生开审前承认非法集结 暂定11月判刑 7人不认罪受审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七旬翁遭砖击中亡 控方:基于共同犯罪原则 即使两被告没掟砖也须负刑责

#法庭报导 1⃣七旬翁遭砖击中亡 控方:基于共同犯罪原则 即使两被告没掟砖也须负刑责 控方大律师周凯灵作结案陈词,吁陪审团判断哪一方为攻击者、哪一方为防卫者,又指基于「共同犯罪计划」原则,即使两名被告没有亲手投掷砖头,但他们作为黑衣示威者集结的一份子,且可预见砖头会击中人,故仍须要为死者的死亡负上刑责。 2⃣涉煽动分裂国家 吕世瑜认罪未获全数三分一减刑 申请上诉获批许可 25岁理大男学生吕世瑜,涉前年被发现在网上出售胡椒枪,经调查后他另涉在 Telegram 发布港独文宣。他今年4月承认《国安法》的「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罪,被判囚5年。惟《国安法》指定法官胡雅文接纳控方指本案属情节严重,原本经认罪扣减后判被告囚3年8个月,但由于控方指《国安法》列明至少判囚5年,因此胡官改为判囚5年,被告变相失去认罪的全数三分一减刑。律政司向《独媒》确认被告已申请上诉,并获得许可。 3⃣中四生校门纵火罪成判教导所 未能赔偿近9万元予学校 官毋须家人代付 两名中四生涉因不满学校没有停课,前年击碎学校玻璃门及于外墙纵火。两人否认蓄意纵火及刑毁等3罪,17岁男生早前被裁定3罪均表证不成立,当庭释放。另一20岁男生被裁定意图或罔顾财产受损而纵火罪成立,还柙至今被判入教导所。辩方指被告没有能力赔偿8万9千多元的学校损毁费用,而其父亲亦因疫情没有收入;法官林伟权强调「一个人做嘢自己负责」,不会要求被告家人代为支付,最后没有颁令赔偿。 4⃣补习老师否认拆国旗弃于垃圾桶 质疑目击证人记忆有误、从没向警招认 去年七一,23岁兼职补习老师涉嫌于黄大仙扯下五星国旗,再抛弃于垃圾桶内。被告否认一项侮辱国旗罪,案件开审。上门拘捕的警员指称被告向父亲承认拆旗,并自愿交出涉案衣物;辩方则质疑目击证人记忆不清晰,及调查警员的供词非真确。裁判官莫子聪押后至明天裁决。 5⃣理大逃入科学馆案 IVE生供称政治中立 惟被同学归类「蓝丝」 感不忿到理大求真 6⃣涉5.24反国安法游行 26岁侍应事隔两年被控暴动罪 准保释待转区院讯

封面图片

商务部指美方肆意修改规则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造成巨大不确定性

商务部指美方肆意修改规则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造成巨大不确定性 美国商务部日前发布公告,对美国去年10月发布的半导体出口管制规则进行修订,新修订部分包括对中国的晶片出口限制,亦适用于含有这些晶片的笔记型电脑。在北京,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时表示,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肆意修改规则,加严管制措施,不仅给中美两国企业开展正常经贸合作设置了更多的障碍,施加了更重的合规负担,亦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严重影响中外企业开展互利合作,损害这些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发言人表示,半导体产业高度全球化,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这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 2024-04-01 00:41:54

封面图片

王毅晤新西兰贸易部长 冀共同维护自由贸易 反对保护主义

王毅晤新西兰贸易部长 冀共同维护自由贸易 反对保护主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外长王毅昨日在惠灵顿,会见新西兰贸易部长麦克莱。王毅表示,中新建交以来,双方不断创造新的合作纪录,令中新关系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中保持领先地位。中方愿同新方积极落实中新自贸协定升级版,尽快启动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商谈,推动两国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王毅又说,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对新西兰的大门始终是敞开。双方要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反对以「去风险」为名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两国企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麦克莱表示,新方愿同中方一道努力,进一步扩大经贸等领域合作,便利人员往来。面对世界贸易壁垒和不确定性增加,中新自贸协定升级版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双方应携手维护自由贸易原则,抵制各种保护主义和单边行径。 2024-03-19 06:13:06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