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细节在《关山夺路》一书中,王鼎钧记述了这样一些历史细节,通过这些历史细节,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同样让人感到
历史的细节
在《关山夺路》一书中,王鼎钧记述了这样一些历史细节,通过这些历史细节,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同样让人感到可怕。
其时,王鼎钧是一名国民党宪兵,他在南京、上海等地曾目睹日俘修路修机场的情景。其中,日俘所展现出来的纪律性和执行力,令他印象深刻。
在南京,王鼎 钧有一天去看日俘修路。那时没有大型机械,修路还是靠锹和镐。日俘挖过战壕,动作自然娴熟。昔日不可一世的皇军,今天忽然变身为他国的苦力,可能多少有些不甘心。但是,他们干起活儿来却是一板一眼,不敷衍了事,也无人擅自休息,走动或抽烟喝水。日本军官负责督工,沿著工地不停地走动巡视。
在上海,日俘修建机场收工之后整队归营,虽然鞋袜破旧,军服肮脏,但队形整齐,目不斜视。日本军官的著装外形虽和普通士兵一样狼狈,也早已失去了权力,但普通士兵对其的尊敬与服从却丝毫未减。
日军在投降前一天还照常出操上课,照常整理内务,被服装具一丝不苟。缴枪之前,枪擦得干干净净。日俘回国,只许带很少的钱和随身用品,宪兵严格检查,无人违反规定。
此外,日本侨民的表现,同样令人感喟。
在葫芦岛,等待遣送的日本侨民,在码头上排成队伍,接受检查,老人排在最前面,然后是妇女和小孩,最后才是青壮男子。队伍很长,但秩序井然,连小孩都不哭不闹,安安静静。
在沈阳,为了维持生活,日本侨民沿街摆摊儿出售一些带不走的东西。地摊后面清一色地跪著一个女子,绝无男子出现,她们在给自家的男人留面子。
有的日本女子在街头售卖自制的食物,中年妇女炒菜,少女担任招待。少女二十岁上下,穿著和服,站在柜台里面,端出咸豆花生米,把酒杯斟满。顾客多半是东北工人或车夫,他们趁其不备去摸她们的胸脯,或揪住头发亲她们的脸,她们虽然会说汉语,但不反抗,不流泪,默默承受著一切。
王鼎钧回忆录记述的好些事,给人印象深刻。历史学家高华生前最后一篇文章,就是推荐我们读他:「他的书,既是为历史做见证,也给我们启示和教益。」
-历史的细节,让人感到可怕
图:被遣返回国前,日本人接受中国军官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