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描述: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对“恶”进行的系统思考,他借助科学家擅长的调查、实验和分析,以“共情腐蚀”取代了“恶”:某个人作恶时,他的共情遭到了腐蚀,共情水平较常人要低很多。但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共情水平不会导致极端恶行发生,虽然人们常常会不顾他人的内心感受。 链接:https://www.aliyundrive.com/s/WyDSp4Hsqgj 大小:6m 标签:#心理学 #社会学 #科普 #行为学 来自:雷锋 版权:版权反馈/DMCA 频道:@shareAliyun 群组:@aliyundriveShare 投稿:@aliyun_share_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为什么有人会持刀闯进幼儿园砍杀儿童?

为什么有人会持刀闯进幼儿园砍杀儿童? 为什么有人会为盗取一枚戒指切下别人的手指? 为什么纳粹科学家会在俘虏身上做活体实验? 为什么有人会忽视其他同类的人性? 在哲学、宗教的思路里,人类的残酷行为通常被解释为犯下罪行者的“ 恶 ”,但这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恶”的概念只是虚晃一枪、将问题暂时搁置,其实并没有给出答案。 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对“恶”进行的系统思考,他借助科学家擅长的调查、实验和分析,以“共情腐蚀”取代了“恶”:某个人作恶时,他的共情遭到了腐蚀,共情水平较常人要低很多。但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共情水平不会导致极端恶行发生,虽然人们常常会不顾他人的内心感受。 这一替换看似简单,却能帮助我们摆脱价值偏见,给出预防恶行发生的思路。它同时提出了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共情腐蚀”是如何发生的? 社会环境会对人的共情水平造成多大的影响? 为何同样遭遇“共情腐蚀”的自闭症患者一般不会作恶? 本书也许会改变你思考“恶”的方式,甚至会改变你对待“恶”的态度。 - ※名人及媒体推荐※ 大脑状态与共情能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本书提供了令人着迷的解答。特里·伊格尔顿 本书提出了一个简洁而可信的假说,借此我们能够以全新的方式来思考恶。《纽约时报》 未来我们也许能够理解人类境况的阴暗面,而巴伦-科恩为此搭建了一个科学的基础,让这一探索更明晰了。迈克尔·加扎尼加 #心理学 #社会学 #科普 #行为学

封面图片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epub

封面图片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mobi

封面图片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pdf

封面图片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azw3

封面图片

《摆脱共情:理性让你变强大 = Against Empathy The Case for Rational Compassion

《摆脱共情:理性让你变强大 = Against Empathy The Case for Rational Compassion ([加] 保罗 · 布卢姆 (Paul Bloom) 著徐卓人 译) (Z-Library).epub》 简介:本书挑战了共情在道德决策中的传统地位,提出理性同情才是更有效的道德指南。作者保罗·布卢姆通过心理学研究和哲学思辨,揭示了共情的局限性,并论证了理性与冷静思考在促进社会公正和个人成长中的关键作用。 亮点:颠覆传统认知,用科学证据揭示共情的阴暗面,倡导更智慧的道德选择方式。 标签:#道德心理学 #理性决策 #批判性思维 #摆脱共情 #Z-Library 更新日期:2025-04-30 19:19:08 链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