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建立在对龚诗的多年(大嘘)研读之上,在阅读了许多对龚诗的解析后,作者感觉这些解析还是不够深刻,没有体会到龚诗的真正内涵。当然
本文建立在对龚诗的多年(大嘘)研读之上,在阅读了许多对龚诗的解析后,作者感觉这些解析还是不够深刻,没有体会到龚诗的真正内涵。当然,本人私以为,阅读龚诗且有一定理解的观众,大部分都能想到这个方向,但并没有人将其整理成文字。因此,在下斗胆抛砖引玉,以此首诗歌解析作为第一篇,再陆续推出其他龚诗的解析。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为在下的一孔之见,龚诗能发掘的内涵还有很多。 炄勺、砒 龚诗锋 小孩召开法, 旦写一北砬。 梦厷停留在, 破了大式样 这便是本期要解析的诗歌原文,可以看出是一首五言诗。在下不懂格律,因此无法从格律方面进行解析。文章的标题为炄勺、砒,炄是一个生僻字,我的手机也打不出来,不知道龚先生如何打出的此字。炄只有一个组词,㶭炄,指欲干;半干。我们暂以此意来解析,那炄勺,便指半干的勺子。砒,一般指砒霜。从标题中,我们似乎能想见制作中药的场景。砒霜是一味药,但也具有毒性。标题似乎一语双关,想要借这一味中药,讲述一种有利又有害的事。 诗歌第一句“小孩召开法”,这一句中的信息量非常大。首先是“召开”,在我们一般的语境中,“召开”后往往跟随着会议。召开什么会议呢?文中的“召开”后只跟了一个“法”字,可以看出,是和法律有关的会议。令人震惊的地方来了,和法律有关,严肃认真的会议,怎么会让天真懵懂,不谙世事的小孩来召开?这样的会议召开得出的结果,通过的法律,又是否真实可靠?短短五个字,一副奇特荒诞的图景浮现眼前,让我想起刘慈欣《超新星纪元》中小孩召开的会议,可是那是科幻小说,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在现实发生?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这里的“小孩”,指的其实不是真的小孩,而是像小孩一样不知愁滋味的会议召开者们。即便让真的小孩前去开会,也可能比他们做的更好,作者用无情的笔,辛辣的讽刺了这些会议召开者的无知。 第二句“旦写一北砬”,则更进一步,砬,指独立石头,旦是早上,这里指到了早上。会议通宵达旦,可是写出了什么呢?只写出了一块北方的石头。这样的会议,还有什么召开的必要? 来到第三句“梦厷停留在”。会议终于开完了,文中“厷”通“宏”,梦想是宏大的,但却停留在了这里。的确,靠这些小孩一样的会议召开者,再宏大的梦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因此我们看到最后一句,“破了大式样”,式样指在加工制造产品时,所设计的初期标准,这里指一开始“小孩”们通过的法律,法律没有实现,“小孩”们的梦想终于破灭。值得一提的是,诗歌最后的“样”采用了繁体字,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龚先生不拘格律等要求,自由的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复古的繁体字也为文章指明了方向,要充分发挥古代的文化遗产,为现代所用。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便与龚先生的想法十分契合。龚先生也是希望“小孩”们能从文艺复兴等活动中学到知识,成为合格的会议召开者,避免“大式样”破灭的结局。从这个角度看,龚诗锋可谓思想深邃,意味深远。 这就是本期的龚诗解析,下一期我们会选取其他的龚诗进行解析,希望大家前来观看。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