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日本】时隔4年后,的中国黑户数量首次增加。

【纵横日本】时隔4年后,日本的中国黑户数量首次增加。 目前,在日本的中国黑户为6881人,较去年增加了99人,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中国黑户数量首次增加(此前由于疫情,4100名黑户跑回了中国)。 中国黑户数量排在越南、泰国、韩国之后,位列日本第四。 其中,通过旅游等短期签证黑在日本的最多,占37%,其次为技能实习。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2020年自杀人数时隔11年来首次转为增加趋向。

日本2020年自杀人数时隔11年来首次转为增加趋向。 2020年全年,日本全国共有2万919人自杀,女性自杀人数的增加尤其显著。 2020年,日本男性自杀人数为1万3943人,女性为6976人,男性自杀人数将近是女性自杀人数的2倍。相比于男性自杀人数时隔11年减少,女性自杀人数时隔2年转为增加趋向,相比于前年(2019年)增加885人。 目前已知的女性自杀原因有健康问题,家庭、学校问题和经济问题,自去年10月以来,因这些问题导致的自杀人数有所增加。 分析数据的厚生劳动省自杀对策推进室表示“形势严峻。新型肺炎疫情可能对方方面面造成了影响。政府除了提供经济及生活援助外,还将扩充咨询窗口,实现根据不同烦恼联系相应的支援机构”。 现阶段,按年龄、职业及原因分类的详细数据仅公布到11月。中小学生的自杀人数为440人,具体是小学生13人、初中生120人、高中生307人。虽然还缺少1个月的数据,但已超出此前人数最多的1986年的401人。高中生单项的自杀人数也创历史新高。与上年同期比较,高中女生增加了50人,明显增多。 全年初值按都道府县来分,日本29个都府县较上年增加。增加人数较多的有神奈川169人、大阪148人、东京130人、爱知111人、埼玉71人。 从各个月的同比数据来看,上半年自杀人数较少,尤其是紧急事态宣言下的4月减少310人,5月减少268人。但7月开始同比转增,全年最多的10月达到2199人,增加660人,被指受到名人自杀的影响。 日本警察厅的自杀统计终值预计今年3月公布,往年的趋势是较初值增加。 (日本电视台,共同社)

封面图片

韩国在华新设企业33年来首次少于日本

韩国在华新设企业33年来首次少于日本 今年上半年,韩国在华直接设立的新企业数量33年来首次少于在日本设立的企业数。 据韩联社星期三(9月20日)引述有关部门消息称,今年上半年韩国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FDI)中,在中国新设的企业数量为8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同期,韩企在日本新设立的企业数达118家,同比增加46家。 报道称,这是1989年后的33年多来,韩国在华设立的企业数首次低于日本。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和社会管控加强被视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因素。 在华韩企数量自1992年中韩建交后迅速增多,在全球金融危机前的2000年代中期,韩国每半年在中国新设的企业数量一度超过1000家。但经历2017年的“萨德”入韩争端、冠病大流行后,韩企对华投资开始缩水,半年新设企业数量跌至200家左右,去年上半年更跌至100家以下。

封面图片

日本政府数据显示,2024年新生儿人数降至创纪录的720,988人(较去年减少6300人),新生儿数量连续第9年下降。

日本政府数据显示,2024年新生儿人数降至创纪录的720,988人(较去年减少6300人),新生儿数量连续第9年下降。 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去年新生儿数量增加8300人,总和生育率回升至0.75,时隔9年首次回升。韩国统计厅指出,疫情后处于生育高峰期的30岁女性人口增加,是推动总和生育率反弹的主因。

封面图片

中国移动首次统计 5G 网络客户数:2024 年 5 月 5.03 亿户使用过 5G 网络

中国移动首次统计 5G 网络客户数:2024 年 5 月 5.03 亿户使用过 5G 网络 中国移动 5 月有线宽带业务客户总数达 3.07521 亿户,5 月净增 111.8 万户,2024 年累计净增 927.5 万户。 中国联通 2024 年 5 月 5G 套餐用户累计达 2.74 亿户 截至 2024 年 5 月份,中国联通“大联接”用户累计到达数约 10.53 亿户,5G 套餐用户累计 2.74 亿户,物联网终端连接累计达 5.51 亿户。 中国电信 2024 年 5 月 5G 套餐用户数 3.34 亿户,当月净增 264 万户 5G 套餐用户数 3.3426 亿户,当月净增 264 万户,当年累计净增 1,560 万户; 有线宽带用户数 1.9284 亿户,当月净增 54 万户,当年累计净增 268 万户; 固定电话用户数 9,942 万户,当月净减 39 万户,当年累计净减 160 万户。

封面图片

中国去年汽车产销数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

中国去年汽车产销数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 中国去年汽车产销数量双双首次突破3000万辆,为历史新高。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星期四(1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汽车产销数分别为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 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出口汽车数量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8%,有望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目前中国汽车已经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汽车出口近三年快速增长。2020年以前,中国的汽车出口量长年保持在100万辆左右,2021年迅速增长至201.5万辆,2022年再增至311.1万,超越德国排名世界第二。 传统燃油车仍是中国汽车出口主力,但在中国政府近年大力推动与支持下,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电动车巨头超越美国竞争对手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 据路透社报道,外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持续减少。德国大众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合计14.2%,低于2022年的14.8%;日本丰田与广汽和一汽成立的合资企业市场份额合计为7.9%,也低于2022年的8.6%。 这些数据反映出外国车企正输给中国的竞争对手,它们在往电动车过渡中面临多重挑战,例如激烈的价格战,疫后经济复苏放缓和需求疲软等。 2024年1月11日 9:15 PM

封面图片

在日本与中国联合进行的一项舆论调查中,中国受访者对印象“不好”的比例时隔8年首次出现恶化。进行调查的团体分析说,可能是由于新

在日本与中国联合进行的一项舆论调查中,中国受访者对日本印象“不好”的比例时隔8年首次出现恶化。进行调查的团体分析说,可能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减少了两国民众相互交流的机会。 本次舆论调查由日本民间团体“言论NPO”和中国的“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共同举行的。今年8月和9月,在日本和中国两国,共有2547人参与了此次调查。 在中国,有关“对方国家的印象”问题,回答“不抱有好印象”和“总的来说,不抱有好印象”的人的比例为66.1%,相比去年增加了13.2%。 此次结果是自2013年,日本政府将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国有化后时隔8年,中国对日本的印象首次出现恶化。 另一方面,在日本,回答对中国“印象不好”和“总的来说印象不好”的比例仍然很高,为90.9%,几乎与去年持平。 另外,就现在的中日关系,回答“不好”和“总的来说不好”的人,在中国受访者中占42.6%,时隔5年首次出现恶化;在日本受访者中则占54.6%,几乎与去年持平。 进行调查的日本团体“言论NPO”就中国对日印象出现恶化的结果分析称,“虽然包括旅游在内的国民之间的直接交流,是形成好印象的一个加分项,但因新型冠状病毒,中国访日人数大幅减少等因素或许也产生了些影响。” (NHK)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