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航天企业将于2028年推出太空旅游

中国国有航天企业将于2028年推出太空旅游 据官方媒体周五报道,中国商业航天公司中科宇航宣布其“太空旅行飞行器”将于2027年进行首次飞行,并计划在2028年开始载人太空边缘旅游。该太空旅行飞行器采用单级火箭和旅游舱的组合形式,旅游舱配备了4扇全景舷窗,每次飞行可搭乘7名乘客。项目安排每100小时进行一次发射,并配套建设航天主题公园,常备10台太空旅游飞行器轮班执行太空旅行体验。票价约200万到300万元人民币。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太空旅游飞行器2027年首飞

中国太空旅游飞行器2027年首飞 中国广州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宇航)宣布,中国太空旅游飞行器将于2027年首飞。 据国际火箭发射官方微信公众号星期四(5月16日)消息,中科宇航宣布,该公司研制的中国太空旅游飞行器将于2027年首飞,载人太空边缘旅游计划于2028年开启。 据介绍,上述太空旅行飞行器采用单级火箭和旅游舱的组合形式,旅游舱配备了四扇全景舷窗,每次飞行可搭乘七名乘客。在历时10分钟的飞行过程中,乘客将穿越100公里高度的卡门线,体验三分钟的失重感,摆脱地球引力。旅游舱最后将通过伞降的方式安全着陆。 另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怀明说,太空旅游项目对年轻的高净值人群比较有吸引力,目前已有客户找到企业想要预定。中科宇航已经与中旅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不仅面向中国国内市场,还将开拓东南亚或中东等旅游市场。 他说,目前太空旅游单人的报价高达200多万元人民币(约37万新元)。虽说考虑到不菲的研发成本、制造成本与火箭发射成本,但这个定价仍超出了一般人的承受能力。 张怀明表示,由于太空旅游采用的是可回收的液体火箭,将来成本会越来越低,太空旅游的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企业的盈利空间则会更大。 总部位于广州的中科宇航2018年12月成立,是中国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火箭企业,业务范围涵盖系列化运载火箭研发、定制化宇航发射、亚轨道太空旅游等。中国科学院为中科宇航第二大股东。 2024年5月17日 9:04 PM

封面图片

国产太空旅行飞行器计划2027年首飞 一次可带7人太空旅游

国产太空旅行飞行器计划2027年首飞 一次可带7人太空旅游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在10分钟的飞行过程中,乘客将穿越100公里高度卡门线,体验3分钟摆脱地球引力的失重感,最后,旅游舱将通过伞降的方式着陆。项目安排每100小时进行一次发射,并配套建设航天主题公园,常备10台太空旅游飞行器轮班执行太空旅行体验。这些飞行器的发射和回收的着陆场,将与航天主题公园、太空体验馆和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等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乘客们在飞行前也将在公园接受短期培训。至于太空旅游的费用,官方并未透露太多信息,但参考维珍银河的类似项目45万美元/人来看,目前想去太空旅游,单人成本至少300万元以上。据悉,广州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19日,是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火箭企业。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 国有航天企业将于2028年推出 #太空 #旅游

封面图片

美“新谢泼德”飞行器完成第七次载人太空飞行

美“新谢泼德”飞行器完成第七次载人太空飞行 美国蓝色起源公司的“新谢泼德”飞行器星期天(5月19日)完成第七次载人太空飞行,运载六人进行长约10分钟的“太空游”。 新华社报道,据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介绍,美国中部时间星期天上午9时35分(新加坡时间星期天晚上10时35分),“新谢泼德”飞行器(New Shepard)从得克萨斯州西部一处发射场升空,由运载火箭送至距地面约100千米处的地球亚轨道。随后飞行器与火箭分离,飞行器自主飞行数分钟,其太空舱进入失重状态。在到达距地面约106千米的最高点后,飞行器开始降落,在降落伞缓冲下顺利返回地面。整个飞行过程持续9分53秒,发射过程中飞行器达到的最高速度为每小时3599千米。 “新谢泼德”飞行器是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和太空舱组合体,其设计目标是将宇航员和科研载荷送入太空,飞行高度可达约107千米,超过距地表100千米的“卡门线”,这是国际航天界定义的地球大气层与太空的边界。 据蓝色起源公司介绍,这是“新谢泼德”飞行器第25次太空飞行,也是第七次载人飞行。截至目前,该飞行器已运载37人至超过“卡门线”的轨道高度。 “新谢泼德”飞行器于2021年7月完成首次载人太空试飞。2022年9月,该飞行器进行不载人太空飞行,但发射后出现故障并坠毁,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在停飞15个月后,去年12月,该飞行器再次恢复不载人太空飞行,携带33件载荷进入亚轨道。 2024年5月20日 3:56 PM

封面图片

中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

中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 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上次出舱维修试验的基础上,此次出舱活动重点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维修工作,消除了前期因太空微小颗粒撞击产生的影响,经评估分析,太阳翼发电性能状态正常。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还对空间站舱体状态进行了巡检。按计划,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开展大量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好久不见!#神十七航天员太空归来后正式亮相#[航天员]】#汤洪波说太空出舱是昼伏夜出#

【好久不见!#神十七航天员太空归来后正式亮相#[航天员]】#汤洪波说太空出舱是昼伏夜出# 今天,神十七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从太空返回两月后,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目前,神十七乘组身心状态良好,体重稳定在飞行前水平,各项医学检查结果正常,肌肉力量、耐力和运动心肺功能基本恢复到飞行前水平。在完成恢复期各项工作、进行恢复健康评估总结后,3名航天员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 汤洪波说,出舱活动时“昼伏夜出,白天巡视和等待,晚上出来干活 ”。这是由于太阳翼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电流,影响航天员作业安全。神舟十七号乘组在中国空间站驻留187天,刷新了乘组在轨时间的纪录,是“最长太空出差乘组”。辛苦了! (总台央视记者李昊 刘冠青)身心状态良好 神舟十七号乘组太空归来后正式亮相 via 央视新闻的微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