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全球矿产争夺战中占据上风

中国在全球矿产争夺战中占据上风 过去几年来,西方一直试图打破中国对国防和绿色技术所需矿产的控制。尽管他们做出了努力,但中国企业的主导地位未降反升。中国企业正在不断扩大业务,增加供应,这导致矿物价格下跌。它们的挑战者则无法与之抗衡。 以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镍为例。遍布印尼群岛的中国镍加工厂正在通过新设施和扩建的设施大量开采这种矿物,这搅动了镍市场。美国唯一一座专门的钴矿在当地政要出席开工仪式五个月后,于去年暂停运营。该钴矿的所有者称,大量从印度尼西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开采的、由中国工厂加工的钴涌入市场,他们正在艰难应对这一局面。 根据Darton Commodities的数据,去年,非中国加工的精炼钴的产量降至15年来的最低水平。大宗商品信息提供商Fastmarkets的数据显示,今年,在中国国内完成或中国企业在海外完成的锂矿开采活动所占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14%上升至35%。更令西方生产商担忧的是,这一势头几乎没有放缓的迹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新型能源矿产调查取得突破

中国新型能源矿产调查取得突破 作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内容,中国新型能源矿产调查取得新突破。 据新华社星期天(10月1日)报道,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李金发在2023年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透露,当前地质调查工作把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摆在突出位置,新型能源矿产调查评价取得新突破,打造了四川甲基卡锂矿、青海夏日哈木镍钴矿等32处中大型资源基地;常规油气、页岩油气调查取得新进展,开辟了新疆柯坪、贵州正安、湖北宜昌等一批油气、页岩气勘查开发新区。 同时,中国成功完成两轮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实现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跨越;成功实施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和重点地区干热岩试验性发电并网,推动形成地热能多元利用新局面。 李金发说,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面临新挑战。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地质找矿“国家队”,将继续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全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努力推动天然气水合物和干热岩勘查开发产业化,加快推进地球深部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重大项目,全力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封面图片

中国多种矿产储量大幅增长 新发现矿地132处

中国多种矿产储量大幅增长 新发现矿地132处 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去年的铜、铅、锌等多种矿产储量大幅增长,新发现矿产地132处。 据澎拜新闻报道, 202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星期四(10月26日)在天津开幕,中国自然资源部在会上发布了《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3)》。 报告显示,中国去年近四成矿产储量上升,铜、铅、锌、镍、钴、锂等多种矿产储量大幅增长,新发现矿产地132处。 报告也显示, 中国去年油气和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实现双增长,金、锂、萤石等多个战略性矿产勘查取得重要进展。 在勘查投入方面,中国地质勘查去年投资1010.22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90亿新元),较2021年增长3.8%。其中,油气地质勘查投资823.87亿元,增长3.1%;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186.35亿元,增长7.2%,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 非油气矿产勘查中则以煤(16.53亿元)、铀(11.74亿元)、金(10.71亿元)、铜(6.57亿元)、铅锌(5.72亿元)为主,占矿产勘查总投入的51.8%。 2023年10月27日 9:36 AM

封面图片

韩中企业在摩洛哥合建电池厂供应北美市场

韩中企业在摩洛哥合建电池厂供应北美市场 韩国和中国企业将在摩洛哥合建电池厂,供应北美市场。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最大化工企业LG化学星期天(9月24日)宣布,将携手浙江华友钴业在摩洛哥合建一座用于电动汽车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工厂。 据介绍,LG化学上星期五(22日)同华友钴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摩洛哥合建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目标年产能五万吨,将于2026年投产。摩洛哥工厂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将供应北美市场,满足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补贴条款。 LG化学还宣布与华友钴业合作在摩洛哥投建锂转化工厂的额外投资项目,计划在2025年起投产,年产能为5.2万吨。生产的锂将供应摩洛哥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此外,LG化学表示,公司将计划同华友钴业在印度尼西亚设立年产能五万吨的电池用前驱体工厂,并讨论建设从镍矿中提取镍中间品(MHP)的冶炼厂。

封面图片

中国拥有刚果的大部分钴矿,钴是最常见的电池类型所需的稀缺材料,其全球供应的大部分来自刚果。美国公司未能跟上,甚至将矿山卖给了它们

中国拥有刚果的大部分钴矿,钴是最常见的电池类型所需的稀缺材料,其全球供应的大部分来自刚果。美国公司未能跟上,甚至将矿山卖给了它们的中国同行。 结果是,中国控制着全球41%的钴矿开采和半数以上的锂矿开采,锂离子是电池中的电荷携带者。

封面图片

国际能源署:关键矿产未来仍面临供应紧张

国际能源署:关键矿产未来仍面临供应紧张 国际能源署说,去年全球部分关键矿产价格大幅回落,但未来供应紧张风险依然存在,仍需增加投资支持。 新华社报道,国际能源署(IEA)星期五(5月17日)发布的这份报告,更新了它在去年发布的首份相关报告的内容,同时提供了对锂、铜、镍、钴、石墨和稀土等能源转型关键矿产供应和需求的中长期展望。 报告说,在经历了两年强劲上涨之后,关键矿产价格在2023年大幅回落至冠病疫情前的水平。其中,用于制造电池的矿物材料价格下降尤其明显,锂价格下降75%,钴、镍和石墨价格下降了30%至45%。在需求增长强劲的背景下,关键矿产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供应强劲增长。 报告指出,今天供应充足的市场并不意味着未来也将如此。在清洁能源技术加速发展背景下,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若要达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到2040年,能源转型关键矿产的市场总规模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7700亿美元(约1万亿亿新元)。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说,确保安全和可持续的关键矿产供应对于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世界对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电池等需求快速增长,如果没有可靠和不断扩大的关键矿产供应,就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2024年5月18日 2:26 PM

封面图片

刚果民主共和国(又称刚果(金))基桑富地区拥有世界最大和最纯净的钴矿。这种在电池中使用的材料,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而受到人们

刚果民主共和国(又称刚果(金))基桑富地区拥有世界最大和最纯净的钴矿。这种在电池中使用的材料,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而受到人们关注。去年年底,洛阳栾川钼业集团以5.5亿美元收购自由港麦克莫兰在刚果(金)的基桑富铜钴矿中95%的间接权益,后者则完全离开该国。根据《纽约时报》和基准矿物情报机构的数据分析,截至去年,刚果(金)19个钴矿中的15个由中国企业拥有或出资。在刚果的收购正遵循着中国政府在2015年的政策,即主导全球新兴的清洁能源经济。 除了钴矿以外,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根据2008年美国驻金沙萨使馆的电报,中国投资了当地的公路、医院、保健中心、大学和住房。中国还向刚果学生提供奖学金,让他们到中国学习。2015年起,政府支持的资金蜂拥进入刚果(金)和其他地方的中国企业,帮助他们收购和开发矿产。《纽约时报》审查的文件显示,在刚果(金)最大的五家中国企业获得了至少124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用于其全球业务。 不过中国企业在当地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腾科丰谷鲁美矿,长期以来一直有来自附近村庄的非法侵入者。在洛钼集团呼吁政府提供帮助后,刚果(金)军队曾开枪打死过侵入者和暴力示威者。该矿还有十余名员工或承包商表示,中国人接手导致安全性下降,受伤人数增加,且许多事故并未向管理机构报告。有人表示,工人在提出担忧后会被贿赂以掩盖事故,如果不听则可能遭到袭击。洛钼集团发言人对此予以否认,称事实恰恰相反。发言人还质疑是否在有组织地破坏该公司,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隐约觉得我们可能陷入了更大权力的博弈中”。 腾科丰谷鲁美矿产量的急于扩张,还引发了刚果(金)政府高层官员的关注。根据此前的规则,当确认有新的矿床时,所有者必须通知国家采石和矿业总公司,每增加一吨需支付12美元。虽然洛钼集团发言人解释称,这是计算错误。但刚果(金)总统费利克斯·齐塞克迪今年8月任命了一个委员会,来调查相关指控。消息人士指,采石和矿业总公司高管讨论过迫使腾科丰谷鲁美矿的管理层辞职,甚至将该矿从洛钼集团的控制下剥离出去的想法。在美国政府的财政支持下,刚果(金)官员也在对大量的采矿合同进行审查,以确认刚果是否遭到更广泛的欺骗。官员们表示,尽管中国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开局良好,但许多项目尚未建成。 (纽约时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