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2021 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公安部公布2021 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据介绍,2021 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净网 2021”专项行动,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全力组织开展侦查打击工作。共破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 9800 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1.7 万余名,有力维护了网络空间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中国网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

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 2025年,中央网信办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进一步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相关部门将围绕以下重点问题开展系列专项行动 PS:查档还在,保护啥

封面图片

#中国公安部公布8起打击网络黑客犯罪典型案例

#中国公安部公布8起打击网络黑客犯罪典型案例 2024年,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聚焦危害系统数据安全、社会公共秩序、生产交通安全、市场税收秩序、生态环境安全等突出黑客犯罪活动,全力推进打击网络黑客犯罪专项工作。全年,共侦破相关案件1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00余名,有力震慑网络黑客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今天,公安部公布2024年依法打击网络黑客犯罪8起典型案例。 1、浙江杭州公安机关侦破祁某等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2023年8月以来,以祁某为首的黑客团伙开发勒索病毒程序,对杭州某医药公司等实施渗透入侵、植入病毒、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导致受害企业因系统瘫痪无法正常经营,造成严重损失。2024年1月,浙江杭州公安机关抓获祁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公安部网安局在本案基础上,及时对存在网络安全风险隐患的600余家企业进行通报预警,指导开展漏洞修复等工作。 2、黑龙江大庆公安机关侦破张某等人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2023年4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张某雇佣黑客编写“木马”病毒,组织“投毒手”在互联网电商平台寻找并添加特定行业商户客服微信,以下单、询价等理由,发送伪装成订单明细、采购计划的“木马”病毒,诱骗受害人点击后实施非法控制,进而实施精准诈骗等犯罪活动。2024年9月,黑龙江大庆公安机关抓获张某以及黑客、“投毒手”共18人,查明被控电脑1100余台。公安部网安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网安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打掉黑客等犯罪团伙8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70余人。 3、安徽合肥公安机关侦破李某某等人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案。2023年9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黄某某等人建立窝点,并雇佣李某某等人研发“木马”病毒,通过非法侵入、控制部分公司财务人员电脑,窃取相关数据后,再冒充公司老板,针对公司财务人员实施精准诈骗。2024年5月,安徽合肥公安机关抓获黄某某、李某某等犯罪嫌疑人17名,及时预警劝阻全国7200余家感染该“木马”病毒的公司,止损资金2.65亿元。 4、四川成都公安机关侦破某三甲医院专家号被“抢号”案。2023年1月以来,多个犯罪团伙在社交平台发布代抢某三甲医院专家号源的广告。经查,相关团伙通过制作抢号外挂程序,绕过医院网络挂号系统安全验证、风控机制进行抢挂号,并收取“代抢”费。2024年7月,四川成都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查明涉案金额700余万元。 5、广东东莞公安机关侦破某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作弊案。2023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吴某联合部分驾校,通过替学员代刷学时设备生成虚假学时数据,让学员在未完成规定培训学时的情况下获得机动车驾驶证,严重扰乱驾驶培训行业经营秩序,威胁道路交通安全。2024年1月,广东东莞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87名,查处驾校62家。 6、浙江绍兴公安机关侦破莫某等人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2024年1月以来,以莫某为首的黑客团伙勾连电子秤系统芯片生产厂家工作人员,制作可修改电子秤系统数据的作弊芯片,将正常的电子秤非法改装成可用指令调控重量及显示数值的的“鬼秤”并进行兜售牟利。2024年11月,浙江绍兴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涉案金额达上亿元。 7、河南安阳公安机关侦破某公司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污染环境案。2022年3月以来,河南安阳某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为使合作企业排污数据达标,通过向监测系统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篡改排放数据,致使监测数据长期失真。2024年3月,河南安阳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查明涉案资金1200余万元。 8、湖南长沙公安机关侦破某工程机械企业计算机系统被破坏案。2024年3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郭某某等人通过对塔式起重机等重型工程机械控制器加装相关“控制器”,破坏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工程机械的远程锁机和监测维护功能,并以此逃避偿付租赁费用,甚至将工程机械进行转卖。2024年9月,湖南长沙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查明被破坏的工程机械70余台,为相关企业挽回损失3000余万元。

封面图片

¥新闻日记#案列 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典型案例,其中“林某某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值得关注。

¥新闻日记#案列 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典型案例,其中“林某某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值得关注。 邵某某向林某某购买包含手机号码、性别的公民个人信息8万余条,出售给他人,非法获利7500元。 王某某向林某某购买包含手机号码、QQ号码的公民个人信息28万余条,出售给他人,非法获利3万元。 #担保圈 #黄站长 判刑10个月罚款30万 涉案资金2500万人民币,担保押金全部充公。 黄站长他并没有跑路,站长目前每天都在学校里深造踩缝纫机。 ps:真好 涉案2500w判10个月 都这么人性化了吗?兄弟们努力搞钱吧,钱搞的越少判的越重,搞的越多判的越轻。

封面图片

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

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 2025年,中央网信办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进一步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相关部门将围绕以下重点问题开展系列专项行动 PS:查档还在,天天被查档 保护个啥 订阅东南亚曝光-新闻 -吃瓜 投稿爆料澄清 : @dnyshequ #东南亚 #曝光 #吃瓜 #新闻

封面图片

#全文阅读上图2: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典型案例,其中“林某某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值得关注。

#全文阅读上图2: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典型案例,其中“林某某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值得关注。 邵某某向林某某购买包含手机号码、性别的公民个人信息8万余条,出售给他人,非法获利7500元(7500 ????????) 王某某向林某某购买包含手机号码、QQ号码的公民个人信息28万余条,出售给他人,非法获利3万元(3万 ????????) #担保圈 #黄站长 #判刑10个月罚款30万 涉案资金2500万人民币,担保押金全部充公。 黄站长他并没有跑路,站长目前每天都在学校里深造踩缝纫机。 PS:真好 涉案2500w判10个月 都这么人性化了吗?兄弟们努力搞钱吧,钱搞的越少判的越重,搞的越多判的越轻。 海外华人社交流群:@DNYSQ880 东南亚新闻曝光社 https://t.me/B8817 免费投稿爆料/广告投放: @LY7788

封面图片

最高检公布典型案例:数据泄露案量刑引争议,2500万涉案金额与10个月刑期引发思考

最高检公布典型案例:数据泄露案量刑引争议,2500万涉案金额与10个月刑期引发思考 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加强民生司法保障的典型案例,其中**“林某某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引发了广泛关注。 根据披露的案情: 邵某某向林某某购买了包含手机号码、性别在内的8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并转手出售,非法获利7500元。 王某某则向林某某购买了包含手机号码、QQ号码的28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同样转手出售,非法获利3万元。 “黄站长”案判决引发热议:涉案2500万,判刑10个月 与此同时,另一起与此案性质类似的“黄站长”案的判决结果,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争议。据了解,“黄站长”因涉案2500万人民币**,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其所有担保押金均被充公。 网友对此判决结果表达了强烈的不解与质疑。有评论指出,涉案金额高达2500万元,而刑期仅为10个月,质疑其是否过于“人性化”。不少网友借此案件发表了讽刺性言论,认为“钱搞得越少判得越重,搞得越多判得越轻”,暗示司法量刑可能存在某种“潜规则”。 此系列案件的判决,无疑触动了公众对司法公正和量刑标准的敏感神经,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以及违法成本的深入讨论。 欢迎订阅东南亚大事件频道 @HH9915 欢迎投稿爆料: @HFH179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