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量子技术突破可能带来计算机革命

BBC:量子技术突破可能带来计算机革命 研究人员离实现制造多任务的“量子”计算机又近了一步,那将是比现有的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更强大的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利用了亚原子粒子的怪异特性。 所谓的量子波粒能够同时存在于两个地方,而且即使分隔数百万英里仍然匪夷所思地能够保持关联性。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Sussex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实现了在电脑芯片之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传送量子信息。 一个研究当中的障碍就是需要在芯片之间迅速和可靠地传送量子信息:信息受损就会产生误差。 不过汉辛格教授的团队已经取得了突破,他们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的研究表明,他们可能已经克服了上述障碍。 这个团队研发了从一个芯片向另外一个芯片以创纪录的速度传送信息的系统,传送可靠率达到了99.999993%。研究人员说,这显示了在原则上许多芯片能够插在一起形成算力更强大的量子计算机。 (节选)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团队开发出“光量子计算机”运算纠错技术

日本团队开发出“光量子计算机”运算纠错技术 日本东京大学等的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成果称,开发出能自行纠正“光量子计算机”运算错误的方法。“光量子计算机”是使用光的下一代计算机,这正是这种计算机所面临的最后课题。研究量子信息科学的东大教授古泽明表示:“原理层面的开发已完成。今后将迎来新的时代。”据悉,他们将在9月成立风险企业以推动成果转化。量子计算机使用信息的基本单位“量子比特”,即使是复杂的运算也能高速执行,但过程中容易出现运算错误。使用超导体或离子的计算机已开发出纠错功能,但需要大量量子比特和复杂的布线。此外还存在计算机体积变大和耗电量大的问题。团队此次开发出了高性能的光检测仪,成功创造出一种名为“GKP量子比特”的特殊光状态,它能在运算的同时纠错。包含大量光子的单个光信号工作原理与排列大量量子比特的状态相同,因此有望在计算机体积不增大的情况下提高运算能力。

封面图片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 中国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与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星期六(1月6日)消息,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9时上线运行。 根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该量子计算机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可编程、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 据介绍,超导量子计算机是基于超导电路量子芯片的量子计算机。国际上,IBM与谷歌量子计算机均采用超导技术路线。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孔伟成博士介绍,“本源悟空”匹配了本源第三代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在中国国内首次真正落地了量子芯片的批量自动化测试,量子计算机的整机运行效率提升了数十倍。 此次发布的中国第三代72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取名“悟空”,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寓意如孙悟空般“72变”。 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贾志龙博士介绍,“悟空”搭载的是72位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这款芯片在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上制造,共有198个量子比特,其中包含72个工作量子比特和126个耦合器量子比特。 2024年1月6日 12:25 PM

封面图片

新研究揭示重新配置的经典计算机有能力超越量子计算机

新研究揭示重新配置的经典计算机有能力超越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被誉为一种在速度和内存使用方面都能超越经典计算的技术,有可能为预测以前不可能预测的物理现象开辟道路。许多人认为,量子计算的出现标志着经典或传统计算模式的转变。传统计算机以数字比特(0 和 1)的形式处理信息,而量子计算机则采用量子比特(量子位),以 0 和 1之间的数值存储量子信息。在某些条件下,这种以量子位处理和存储信息的能力可用于设计量子算法,从而大大超越经典算法。值得注意的是,量子以 0 和 1 之间的数值存储信息的能力使得经典计算机很难完美地模拟量子计算机。然而,量子计算机很不稳定,容易丢失信息。此外,即使可以避免信息丢失,也很难将其转化为经典信息,而经典信息是进行有用计算的必要条件。经典计算机不存在这两个问题。此外,巧妙设计的经典算法可以进一步利用信息丢失和翻译这两个难题,以比以前想象的要少得多的资源模拟量子计算机正如最近发表在《PRX Quantum》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所报告的那样。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相比,经典计算可以通过重新配置来执行更快、更精确的计算。这一突破是通过一种算法实现的,这种算法只保留了量子态中存储的部分信息只够精确计算最终结果。纽约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论文作者之一德里斯-塞尔斯(Dries Sels)解释说:"这项工作表明,改进计算的潜在途径有很多,包括经典方法和量子方法。此外,我们的工作还凸显了利用容易出错的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优势有多么困难。"为了寻求优化经典计算的方法,塞尔斯和他在西蒙斯基金会的同事们把重点放在了一种能忠实呈现量子比特之间相互作用的张量网络上。这些类型的网络出了名的难处理,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使得这些网络可以借用统计推理的工具进行优化。作者将该算法的工作与将图像压缩成 JPEG 文件进行了比较,JPEG 文件可以通过消除信息,在几乎感觉不到图像质量损失的情况下,使用更少的空间来存储大型图像。"为张量网络选择不同的结构,就相当于选择不同的压缩形式,就像为图像选择不同的格式,"领导该项目的 Flatiron 研究所约瑟夫-廷德尔(Joseph Tindall)说。"我们正在成功开发用于处理各种不同张量网络的工具。这项工作反映了这一点,我们相信,我们很快就会进一步提高量子计算的标准。"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微软预计10年内打造量子超级计算机

微软预计10年内打造量子超级计算机 微软今天宣布了其建立自己的量子超级计算机的路线图,使用该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相当多年的拓扑量子比特。还有很多中间的里程碑要达到,但微软高级量子开发副总裁Krysta Svore告诉我们,该公司相信,使用这些量子比特建造一台量子超级计算机将需要不到10年的时间,该计算机将能够每秒执行一百万次可靠的量子操作。这是微软推出的一个新的衡量标准,因为整个行业旨在超越目前的嘈杂的中尺度量子(NISQ)计算时代。 来源:

封面图片

谷歌科学家发布:量子计算机取得重大突破

谷歌科学家发布:量子计算机取得重大突破 谷歌科学家最近在ArXiv平台上发布了一篇预印本论文,声称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表示,通过对Sycamore处理器的升级,谷歌成功提升了量子位的数量,从之前的53个增加到了70个。 这次实验中,谷歌科学家们执行了一项名为随机电路采样的任务,这个任务在量子计算中用于评估计算机的性能和效率。通过运行随机电路并分析结果输出,科学家们测试了量子计算机在解决复杂问题方面的能力。 谷歌的研究结果显示,升级后的70个量子位的Sycamore处理器在执行随机电路采样任务上比业内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快了几十亿倍。例如,需要业内最先进超级计算机Frontier计算47.2年才能完成的任务,53个量子位的Sycamore处理器只需要6.18秒就能完成,而新版的70个量子位的Sycamore处理器速度更快。来源 ,,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一核心部件实现完全国产化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一核心部件实现完全国产化 图为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图片来源: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大脑”,需要在-273.12℃或更低的极低温环境中运行。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则是“神经网络”,既要能准确传输信号,又要隔绝热量,为“量子计算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量子信息传输建立起高速、稳定的通道。在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中,有一根至关重要的“线”极低温特种高频同轴线缆。这根线是量子计算机信号传输的关键组件,曾一度被国外垄断,导致采购价格高昂。记者了解到,这款国产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可为100+位量子芯片提供微波信号传输通道,能够在极低热泄漏环境下实现微波信号的跨温区稳定传输。该模组的成功研发使得量子芯片能够发挥出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有助于我国量子计算机更高效运行。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