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大企业的中国营收比超 4 成

半导体设备大企业的中国营收比超 4 成 全球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的业绩触底迹象正在加强。9 家大型企业 2023 年 7~9 月财报(部分为8~10月)显示,8 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高于 4~6 月。 中国对非尖端半导体的积极投资支撑了需求。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对中国的营收比例已超过 4 成,也可能产生地缘政治风险。 9 家企业的中国营收合计在 2023 年 7~9 月达到约 105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7 成。涉足光刻设备的荷兰 ASML(阿斯麦、设备销售业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至 4 倍左右,增长明显。 9 家企业的营收合计在中国的比率也从 23% 迅速上升至 44%。日本 SCREEN 控股(半导体设备业务)达到 55%。科林研发达到 48%,应用材料公司为 44%。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国半导体设备对华销售占比增至四成

美国半导体设备对华销售占比增至四成 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对中国的依赖仍在持续。美国政府两年前限制了最新设备的对华出口,但不受限制的非尖端产品出口增加,面向中国的销售额比例目前达到 4 成。美国市场虽然受益于该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补贴,但销售规模仍低于中国。美国应用材料在 2024 年 2~4 月的营业收入中,中国所占比例达到 43%,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 22 个百分点。科林研发在 2024 年 1~3 月的这一比例也达到 42%,比上年同期增加 20 个百分点。对于各厂商来说,在出口管制之前就成为主力的中国市场仍然不容忽视。 via Solidot

封面图片

日本近期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5成面向中国

日本近期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5成面向中国 据日经新闻12日报道,中国对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需求正在增加。日本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额中,截至1~3月对中国出口的占比连续3个季度超过5成。有分析认为由于中美经济脱钩,中国产生了替换生产线的特需,以通用产品为中心的洽购增加。 通过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调查了半导体制造设备及其零部件、平板显示屏制造设备的出口额中面向中国的比例。1月~3月50%出口至中国。自2023年7~9月以来,连续3个季度占比超过50%。从实际金额来看,2024年1~3月相关设备对中国的出口额达到5212亿日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加82%。金额为有可比数据的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封面图片

半导体公司 Soitec(SOI.FP)收涨 1.36%,意法半导体(STMPA.FP)收涨 0.32%,荷兰芯片设备制造商 A

半导体公司 Soitec(SOI.FP)收涨 1.36%,意法半导体(STMPA.FP)收涨 0.32%,荷兰芯片设备制造商 ASM International NV(ASM.NA)收涨 0.28%。 BE 半导体实业公司(BESI.NA)收跌 0.69%,爱思强股份(AIXA.GR)收跌 3.28% 在 “非农日”(7 月 5 日)大幅上涨之后略微回吐涨幅。

封面图片

谁给了日本半导体设备商泼天的富贵?

谁给了日本半导体设备商泼天的富贵? 设备行业的销售额和出货量往往和晶圆厂新建、扩建,以及订单的增减有密切关系。对这份数据的解析,不但要考虑到前道设备与后道设备因不同价值链和景气度传导造成的“波纹效应”,还需要观察某些外部的地缘政治因素,如美国一系列出口管制以及日本去年7月正式实施的《外汇及对外贸易法》对6大类23种尖端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的影响。如果从日本海关这一重要的进出口数据窗口再耙梳对华设备出口的变化,交叉对比SEAJ的这个图表,可以丰富对中日或者东亚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变化的认知。日本海关数据显示,从去年9月份开始,日本半导体设备出口就牢牢占据对华所有出口大类中增长率最高的前三位,集微网统计过去五个月的数据如下:从上述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单半导体设备一项,过去5个月就占了对华总出口额的十分之一左右。而且在去年12月,设备出口居然同比翻倍。而且这个月SEAJ的数据是3057亿,对华出口就有2222亿,占比高达72%!于是,我们可以基本做出判断,如果没有中国大陆对半导体设备如此旺盛的需求,很难想象今年1月份SEAJ数据会出现同比和环比的双向涨幅。综合SEAJ和日本海关的这份数据,再对比日本和欧美等头部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同时间跨度的财报,结合众多媒体公开报道和评论,所呈现出来的复杂多维的解读面向颇值得业界注意。10月份财季,ASML,应用材料,Lam等国际WFE设备巨头财报纷纷表示在华销售额突然暴增,平均占比超过惊人的45%,有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半导体制造需求端因美国出口管制刺激的结果,但ASML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波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告诉集微网,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之前囤货的订单开始放量,是“把之前的欠账补上”。可以推断,这个更符合事实的解释同样适用于对应用材料,Lam的财报解读。从中国进口设备的地域上看,自2021年以来自日本的设备进口占比一直排第一,但从去年4月份起外界对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聚焦的目光更多投射在光刻领域,主要是因为各类数据显示来自荷兰设备进口额开始暴增,明显超过了日本,但从今年12月开始,结合中国海关数据,日本会再次反超荷兰,如下图:解读数据的多维呈现可以与上述数据做参照的是众多一线日本半导体设备厂商的2024年展望。光刻设备供应商佳能。在1月30日的发布会上,佳能宣布,预计到2024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将占其销售额的40%左右,而五年前这一比例约为20%。成膜设备供应商Kokusai Electric。Kokusai Electric社长金井文之在去年12月的一次采访中提到,今年对中国的销售比例有可能升至40%的高位。成膜、刻蚀设备供应商东京威力科创。东京威力科创常务执行官Hiroshi Kawamoto表示,2021 年10月至12月期间,该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比例升至46.9%。晶圆清洗设备供应商SCREEN Semiconductor Solutions。公司高管预计,本财年在中国的销售比例预计将从上一财年的19%增至44%。另外,后道检测设备供应商爱德万测试的大陆营收占比超过三成,尼康上一财年大陆营收占比约26%,以及迪斯科(DISCO)中国大陆营收占比原为36%,这些企业在新财年相关数字都有望大部攀升,如果突破40%也并不让人意外,更不用说WFE设备商东京电子去年下半年超过45%的营收都来自大陆,公司社长河合利树公开表示:“2023年中国的新客户增加了约20到30家”。其次,中国大陆晶圆厂给一众日本设备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出了出货量本身之外,Omdia分析师南川明还指出中国客户很爽快,很少划价,一般按照要价购买,所以面向中国的利润率很高,背后则折射出了中方的设备需求急迫度。另外,为了减小不确定的外部出口管制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加面向中国大陆供货的可持续性,某些日本半导体设备上出现了对华“定制性”设备的产线开拓方向。如尼康为了卷佳能,开发了面向通用性功率半导体市场的设备产线,将于2024年夏季时隔24年推出采用成熟技术的光刻机新产品,使用1990年代初实用化、被称为“i线”的成熟一代光源技术。上周,Silicon Valley Research Initiative创始人Eric Bouche拜访了集微网,他指出,根据他在日本多年的市场调研情况,判断今年后道光刻设备将是细分市场的热门,颇值得业界同行关注。综合来看,日经亚洲数据显示,日本国内半导体制造设备的6家主要企业(Tokyo Electron、迪思科、爱德万测试、Lasertec、东京精密、SCREEN控股)的2023年度(Lasertec的财年截至同年6月)的研发和设备投资额合计约为5470亿日元,预计与5年前的2018财年相比增至1.7倍。究其原因,2023年日本半导体设备的投资额上涨和相关资本市场的火爆,是由外需和内需双轮共同驱动的结果。据SEMI的数据分析,2024年中国大陆月产晶圆有望由2023年的760万片增加到860万片(12寸当量),而日本本土的四家新厂落地,也有可能让月产能从去年的450万片增加到今年460万片(12寸当量),两国共合计增110-120万片的月年增产能,由此带动的设备需求的大幅增加是显而易见的。日本在建fab厂图反求诸己:当好日本半导体设备商的“金主爸爸”2024年是否可以看作全球和中国半导体市场新一轮的“复苏元年”?作为某种程度指示灯效应的中日半导体设备交易是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展望中日半导体设备贸易的未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需要把日本本土整体半导体产业政策动向,和日本地方区域性的对外贸易走向结合来考察。去年7月2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针对6大类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的《外汇及外国贸易法》修改令正式生效实施,这则政策出台背后的成因较为复杂,除了给美国有所交代之外,日本地方产业团体的游说也颇值得玩味。日本不同港口对应不同的产业利益团体,形成了党派和地方产业集群互相博弈的态势,需综合关注日本外务省,财务省,经产省的综合信息,日本中央省厅对地方调研的各类报告需重点关注。日本不同关口的对华、对韩半导体设备出口(2020年数据)其次,国内设备厂商需和海外同行“同频共振”。自2020年以来,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而且集微网前一段时间统计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的销售数据及排名显示,北方华创预计2023年营收为209.7亿至231亿元,其增长幅度达42.77%至57.27%,远超其他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是首次闯入全球TOP10的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未来,也许会有更多本土设备厂商跨越27亿美元这一“前十营收门槛”,达成这一成绩的重要前提在于完成更多的商业闭环。集微网之前调研上海某硅片厂,公司董事长向集微网讲述了一则故事,两位日本清洗设备工程师在指导企业现场操作时,在实操中做了一点微小的改动,就通过控制气流走向显著提升了清洗工艺,这个know-how的掌握,是他们长期在加州理工上千次空气洞试验的结果。从lab到fab厂的各种踩坑环节,也同样需要中国工程师不断尝试摸索,尽快缩小差距,和海外同行在“feature by feature,bug by bug”的较量中实现同频共振。(校对/朱秩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7 月 9 日,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布《年中总半导体设备预测报告》,预计 2024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预计将达

7 月 9 日,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布《年中总半导体设备预测报告》,预计 2024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 10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2025 年有望进一步创下 1280 亿美元的新高。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在展示强大的基本面和增长潜力,支持人工智能浪潮中出现的各种颠覆性应用。

封面图片

#半导体 对华 制裁 名单

#半导体 对华 制裁 名单 12.2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修订《出口管制条例》,将140家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列入实体清单,重点打击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及其子公司,包括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等,涉及半导体制造、EDA软件、光刻胶、大硅片、电子特气及功率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此外,闻泰科技、建广资产等也在名单中,限制这些企业获取美国关键技术和设备,旨在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 说明:上述列表中排除部分已注销的公司。排除后列出130家。部分公司名称可能存在多个版本。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