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的旅行者 1 号恢复向地球发送工程数据

NASA 的旅行者 1 号恢复向地球发送工程数据 自去年11月以来,NASA 的旅行者1号恒星间星际空间航天器首次传回了有关其机载工程系统健康状况和状态的可用数据。下一步团队将让航天器重新开始传回科学数据。 为了绕过损坏的内存芯片,团队将受影响的代码分成几部分,并将这些部分存储在 FDS 的不同位置,但依然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执行。团队于4月18日将更新发送到 FDS 内存中的新位置。无线电信号需要大约22个半小时才能到达距离地球超过 240 亿公里的旅行者 1 号,信号返回地球还需要22个半小时。当任务飞行团队于4月20日收到航天器的回复时,他们发现修改有效:五个月来,他们首次能够检查航天器的健康状况。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团队将重新定位和调整 FDS 软件的其他受影响部分,包括将开始返回科学数据的部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NASA旅行者1号恢复发送两台仪器的科学数据

NASA旅行者1号恢复发送两台仪器的科学数据 今年 4 月,经过自最初的计算机问题以来长达 5 个月的故障排除,飞行任务得以让航天器开始返回有关其机载系统(包括科学仪器)的健康和状态的可用工程数据。5月17日,研究小组向这个已有46年历史的航天器发出指令,使它能够重新向地球发送科学数据。旅行者1号距离其母星超过150亿英里(240亿公里),光线需要超过22个半小时才能到达航天器,而信号返回地球也需要22个半小时。因此,研究小组必须等待近两天才能知道他们的指令是否成功。等离子体波子系统和磁强计仪器现在正在返回可用的科学数据。作为使旅行者 1 号恢复正常工作的努力的一部分,这项任务正在继续进行宇宙射线子系统和低能带电粒子仪器的工作。(旅行者 1 号上的另外六个仪器要么已经停止工作,要么在探测器飞越土星后被关闭)。去年,旅行者 1 号开始向地球发送不包含科学或工程数据的信号,中断了正常运行。研究小组最终确定,问题源于飞船三台计算机之一的飞行数据子系统中的一小部分内存损坏。除其他外,该系统旨在将科学仪器的数据以及有关航天器健康和状态的工程数据打包,然后再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地球。旅行者 1 号和它的孪生兄弟旅行者 2 号于 1977 年发射升空,今年晚些时候将庆祝运行 47 周年。它们是美国宇航局运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器,也是第一个和唯一一个探索日光层以外的航天器。这个由太阳产生的磁场和太阳风气泡推动着星际介质,星际介质是由银河系其他地方爆炸的恒星产生的粒子海洋。两个探测器都飞越了木星和土星,旅行者 2 号还飞越了天王星和海王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NASA 工程师在理解旅行者1号问题方面取得进展

NASA 工程师在理解旅行者1号问题方面取得进展 自2023年11月以来,NASA 距离地球240亿公里的旅行者1号航天器一直向地球发送稳定的无线电信号,但该信号不包含可用数据。 该问题的根源似乎在于飞行数据子系统 (FDS)。3月3日,旅行者任务团队发现 FDS 的一个部分的活动与计算机无法读取的数据流的其余部分不同。 当 FDS 正常工作时,新信号仍然不能解码,因此团队最初不确定如何处理它。 但该机构下属深空网络团队的一名工程师能够解码新信号,并发现它包含整个 FDS 内存的读数。该团队正在分析读数。 使用这些信息来设计潜在的解决方案并尝试将其付诸实践需要时间。

封面图片

旅行者1号发出有价值信号 拯救最远航天器仍有希望

旅行者1号发出有价值信号 拯救最远航天器仍有希望 3月3日,旅行者1号任务团队从探测器的飞行数据系统(FDS)收到了一个很有希望的信号。尽管这并非旅行者1号平常操作时所用的数据格式,但它与自2023年11月以来收到的难以解读的数据流截然不同。NASA在其最新公告中提到,任务团队最初对这份新接收到的信号一头雾水,但NASA深空网络的一位工程师经过解码后发现,信号中含有FDS内存的全部读取数据。深空网络是NASA与远距离空间任务进行通信的地面无线电系统。NASA解释道:“FDS内存中的信息包括代码,即航天器的执行指令;以及变量,即代码运行时所需的参数,这些参数会根据执行的指令或航天器状态而变化。”根据NASA的说法,这些数据的返回,是对任务团队3月1日向探测器的飞行数据系统发送了一次“轻触”指令的响应。这个温和的命令旨在引导FDS尝试不同的执行序列,以绕过问题区域寻求解决方法。FDS负责从旅行者1号的科学仪器收集探测数据,并将其与关于航天器状况的工程数据一起,通过探测器上的遥测调制单元(TMU)以二进制形式发回地球。旅行者1号任务团队推测,持续的数据异常可能源于FDS与TMU之间的通信故障,导致TMU不断地向地面控制中心发送乱码。旅行者1号已在太空中航行超过46年,其任务前景一度显得相当黯淡。但有了这一新发现的信号,研究团队可以通过比较新旧内存读取信息,寻找执行代码间的差异,从而准确地锁定故障源头。旅行者1号于1977年发射,比旅行者2号晚了不到一个月。它于2012年8月首次进入星际空间,成为首个离开太阳系的人造物体。目前,旅行者1号距离地球约244亿公里,以每小时约6万公里的速度穿行在星际空间。由于其与地球的遥远距离,向探测器发送一条信息并收到回复大约需要两天时间。“团队正在对数据进行分析,”NASA表示。“他们正在利用这些信息设计可能的解决方案,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关文章:NASA需要奇迹来修复出现故障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持续3个月的修复工作仍没有解决故障 我们可能要失去旅行者1号探测器NASA仍在拯救旅行者1号探测器 不过暂时没有任何好消息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NASA 恢复与旅行者1号的通信

NASA 恢复与旅行者1号的通信 NASA 恢复了与旅行者 1 号的通信。旅行者 1 号距离地球约 240 亿公里,自去年 11 月 14 日起一直向地球传输无法解读的信息。本月初工程师判断是内存损坏导致了问题。发生故障的存储器组位于飞船的飞行数据系统(Flight Data System 或 FDS)。工程师确定了损坏的芯片位置,将受影响的代码转移到内存的其它位置,然而没有一个位置大大到足以容纳代码。工程师因此将受影响代码分成多个部分,分别存储在 FDS 内存的不同位置。他们还需要调整代码确保其作为一个整体运行。4 月 18 日 NASA 团队将补丁发送到 FDS 内存中的新位置,无线电信号需要约 22.5 小时才能抵达旅行者 1 号,然后还需要 22.5 小时地球才能收到回复。4 月 20 日他们收到了回复,确认修复有效。来源 ,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距离地球 199 亿公里,“旅行者 2 号”因故障中断和地球通信

距离地球 199 亿公里,“旅行者 2 号”因故障中断和地球通信 美国宇航局今天发布动态更新,表示“旅行者 2 号”在执行例行的命令序列之后,天线角度偏移了 2 度,导致无法将数据传回地球,和地面中断通信。 美国宇航局的命令控制人员于 7 月 21 日向“旅行者 2 号”发送命令,目前距离地球大约 124 亿英里(199 亿公里),并不断向星际空间深处移动。 美国宇航局表示,这个小故障导致探测器与深空网络(DSN)的通信中断,不过该机构预估这是一个小问题,此前也曾多次发生中断情况。 旅行者 2 号(Voyager 2)是一艘发射于 1977 年 8 月 20 日的美国宇航局(NASA)无人星际航天器,时至今日仍正常运作。它不仅是有史以来运行时间最久的空间探测器,也是人类建造的航行距离最远的航天器之一。来源 ,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意外下载的机载计算机数据可能拯救旅行者1号探测器

意外下载的机载计算机数据可能拯救旅行者1号探测器 旅行者 1 号及其姊妹飞船旅行者 2 号于 1977 年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是现存寿命最长、最活跃的非被动式航天器。它们也是由五个探测器组成的精英舰队的一部分,这些探测器的轨道将把它们带出太阳系,再也不会返回。旅行者 1 号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还在于,它在 1980 年结束飞越木星和土星的任务后,并没有设计存活更长的时间。然而,得益于大量的过度工程设计和核动力源,该探测器在深空恶劣的条件下飞行了 47 年后,在坠入星际区域时仍能继续工作。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旅行者 1 号已经显露出老态,随着其无线电热发电机的耗尽,即便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能够克服2023年11月出现的计算机故障,它的寿命也仅剩几年时间。问题并不在于旅行者1号无法与地球通信。它发回的是无法识别的乱码。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任务控制中心不仅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数据,也没有得到任何系统遥测数据或飞船对指令做出反应的确认。故障最终被追溯到旅行者 1 号的三台星载计算机之一。特别是飞行数据子系统(FDS),它负责将科学和工程数据打包,通过遥测调制单元传输到地球。将其隔离是第一步,但旅行者探测器的软件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编写的,负责人员早已退休。就连文档也因年代久远而泛黄。这意味着旅行者号团队需要重新学习很多东西,也需要很大的耐心。任务控制中心怀疑问题可能出在一组损坏的代码上,于是开始向旅行者 1 号发送一系列命令,希望能绕过损坏的代码。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称,2024 年 3 月 1 日,发出了一条指令。由于旅行者 1 号距离地球超过 150 亿英里(约合 240 亿千米),探测器需要近两天的时间才能回复。3 月 3 日,研究小组从 FDS 的一个部分收到了更多的胡言乱语,但与之前的胡言乱语不同。事实上,这根本不是胡言乱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深空网络的一名工程师认出了它的真面目,并对其进行了解码。到 3 月 10 日,"胡言乱语"变成了整个 FDS 内存的转储。FDS 存储器包括其代码或操作指令,以及变量或代码中使用的值,这些值可根据指令或航天器的状态发生变化。它还包含用于下行链路的科学或工程数据。研究小组将把这一读数与出现问题前的读数进行比较,并查找代码和变量中的差异,以便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一新信号是3月1日向旅行者1号发出的一条指令的结果。该命令被研究小组称为 "戳"(poke),意在轻柔地提示 FDS 在其软件包中尝试不同的序列,以防通过绕过损坏的部分来解决问题。这意味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现在掌握了旅行者 1 号本应发送的科学数据和遥测数据清单、FDS 操作指令,以及内存中因指令或旅行者 1 号的状态而改变的变量值。航天局希望通过宇宙"罗塞塔石碑",能够将读出的数据与故障前的数据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进行修复。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