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应该算是很幸运的一代人,经历过贫乏的年代,但小学教育开始就改革开放,能享受公费上大学,工作之后赶上入世的黄金十年,房地产正

70后应该算是很幸运的一代人,经历过贫乏的年代,但小学教育开始就改革开放,能享受公费上大学,工作之后赶上入世的黄金十年,房地产正好放开,能贷款购买到房子,而在2019年这个事业顶峰阶段,基本都能实现财富的积累,现在即使躺平也无所谓了。2019年,真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再也回不去了。 #月光新资讯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近十年来的房地产政策:

近十年来的房地产政策: 2014年:推动去库存,拯救房地产 2015年:棚改货币化 2016年:推动限购令,房住不炒 2017年:推动廉租房 2018年:继续遏制炒房 2020年:土地财政突破8万亿 2021年:推动房产税遭强烈反对 2022年:大规模烂尾 2023年:重振房地产 短短十年能折腾成这样,真他妈是个大天才。

封面图片

烂尾十年,终于入住。2023年1月30日,#昆明# 烂尾了十年之久的别样幸福城终于迎来了接房通告。一代人流干了泪水,跑遍了全国,

烂尾十年,终于入住。2023年1月30日,#昆明# 烂尾了十年之久的别样幸福城终于迎来了接房通告。一代人流干了泪水,跑遍了全国,终于在无数次的举报和媒体的曝光后于2020年复工,当时住户甚至激动到一夜未眠。原定于2021年10月底竣工的工程不出意料的再次推迟了一年半,但对于这些接近绝望的住户来说,这点时间已然不值得愤怒,因为十年的等待早已耗尽了他们的精力和积蓄,终日与野狗为伴的日子总算可以画上句号了。 如果没有网络的关注,这个悲剧大概永远会以烂尾收场,如果没有舆论的谴责,这群业主大概只能在无助与绝望中慢慢老去。现在这个社会真是畸形,想被曝光得先被骂上热搜,然后还得被中央点名才会处理,地方政府似乎不被骂就不会给百姓办事。最讽刺的是在交房这天,不少媒体开始争相报道此事,然后给视频配上一个感人至深的背景音乐,最后就是没人去关注为什么它会烂尾十年才建好,而是开始歌颂XX的优越性,还号召大家要感恩现在来之不易的一切… 我国的人民真的是全世界最好的人民了,请大家记住这个小区的名字:别样幸福城。

封面图片

秦全耀:改革开放前怎样出差住旅店

秦全耀:改革开放前怎样出差住旅店 那个时代级别森严,县处级出差乘坐硬卧,副厅局级以上出差可以乘软座软卧,厅局级出差可以乘飞机。平头百姓出差乘不乘硬卧还要看距离,住店更是惨兮兮,一律听从组织调遣,让你住东就住东,让你住西就住西。那时北京站一出站台口有块“北京市旅店介绍处”的招牌, 还立着一个木制亭子,出差者排着长队,亭子里的人验过单位介绍信后才给开一个单子,上面写着旅社的名字,拿着单位介绍信和那个单子,旅社才给安排住宿。住哪儿不住哪儿,完全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弄不好就得去住地下室防空洞。 民族饭店与北京、前门、新侨、和平、六国、西苑、香山并列号称京城的“八大饭店”。那时的八大饭店住的全是公费买单的大官老爷,平头百姓甭说没钱住不起,有银子也不让你住。六十年代初,有一次我从东安市场出来后,出于好奇大着胆子走进了“神秘”的和平宾馆。谁料刚一进门,就被人轰了出去。都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老秦比大禹更牛逼,一家四代十几口子与斜对面华侨大厦比邻而居了好几十年,竟没一个人迈进过半步。 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各省市的代表住在“八大饭店”。饭店处于一级警卫,封闭式服务,饭店300多员工一律不许回家,吃住在饭店,以确保代表安全。 【网评】不是说那个年代人人平等没有贪腐吗?

封面图片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中国若继续改革开放 没有理由对中国未来经济感到沮丧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中国若继续改革开放 没有理由对中国未来经济感到沮丧 我国卫生部长王乙康在上致辞时说,中国目前的情况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截然不同,中国接下来如果能减少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促进国内消费、投资和发展科技领域,并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没有理由对中国未来经济感到沮丧。 由《联合早报》举办的第五届新中论坛,星期二(11月21日)在北京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为“新中青年成长的挑战与机遇”。 王乙康在致辞时说,有些经济学者拿中国目前的情况对比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经济因房地产泡沫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而大受影响,导致多年的无增长;他们假定中国会像日本那样进入长期的通缩与迟滞。 但王乙康认为,这两者之间的情况截然不同。1980年代的日本,人均收入已经高于美国,而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仅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克服目前不景气的情况之后,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继续增长势头。” 至于人口老龄化,王乙康说,除了非洲以外,全球各个国家都出现类似的情况,中国的文化历史比新加坡“老”很多,但从人口结构来说,新加坡其实比中国“老”大约十年,而许多欧洲国家,例如德国,又比新加坡“老”20年。 他说,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重大且复杂的社会挑战,但不能一直靠永无止尽地扩大劳动队伍来驱动增长;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老龄化就会失去活力。 王乙康相信,中国接下来如果能减少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促进国内消费、投资和发展科技领域,并且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策略,人们没有理由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展望感到沮丧。 他说,到了2030年,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人均收入会提升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王乙康说:“倘若没有发生任何的地缘政治灾难,世界能维持全球的和平与秩序,我们会迎来亚洲史上第一次的新景观。” ... 2023年11月21日 11:17 AM

封面图片

有幸听某位市长讲了下房地产的一些逻辑,趁着脑子还清醒,赶紧记录下:

#内幕消息 有幸听某位市长讲了下房地产的一些逻辑,趁着脑子还清醒,赶紧记录下: 为什么要房住不炒? 因为发生了结构性改变,下文会详聊 房地产怎么发展起来的? 1980年,城市居民1.8亿,人均住房5平方 2020年,城市居民9亿,人均住房50平方 80年的时候,人多地少,需要解决住房,拉动内需,拉动经济的目标,而房地产可以满足,小平改革开放使得城市机制得以释放: 城市机制释放农村篇: 1 承包制,使得5亿种地农民降到只需要2亿,剩下3亿可以出去打工,带来了第一波城市务工人群 2 进城工作,以前的户籍制度是不能让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更改以后人口流动增加 3 打工到一定年限以后,可以获得城市户口,从而从农村人民转化成城市人口 城市机制释放城市篇: 1 土地批租制度出现,导致出现房地产商 2 产权房出现,92年以后,出现产权房而不再是公有制房屋,以前的公有制可以转化成私有制 3 按揭贷款出现,可以拉动杠杆,让居民大额消费出现 4 城市投融资平台出现,使得效率提高 5 城市成立开发区,以单独区域形成城市新发展极,拉动城市化率 这些举措使得城市化率迅速飙升,也造成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几十年,当然,也导致了房地产商大规模举债,拉杠杆拿地,开发,预售,银行放贷,使得快速发展,也埋下一定隐患 而当前具体指标出现了拐点,使得房地产从白银时代变成了黑铁时代,结构性改变 1 人口下降,需求开始下降,不会有以前那种越来越多的人买房了 2 城市化率65%,基本封顶,欧美基本上也就是75%左右,而我们的城市化里,有一部分是吸纳农村的劳动力,所以相对偏低(即,农村户口实际上在城市长期生活) 3 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对房屋需求不如年轻人强烈,死亡率上升导致房地产空置率提高 4 存量房库存(新开发1年以上卖不动)有6亿平(注意,不是烂尾),90年以后新建房400亿平,其中300亿在居民手里,居民手里闲置投资房占比20%,也就是60亿平闲置,此前年涨幅20%,闲置会划算,但是房子不涨以后,闲置就会流动,从而稀释交易需求 5 人均住房面积到天花板,人均50平,已经媲美发达国家(也是人均50) 6 建设量封顶,此前90年1年1000万平米新建设,00年1亿平,10年10亿平,17年17亿平,而同年全世界新建居民房屋37亿平,中国占比接近一半,而人口占比并没有接近一半,显然过剩 7 城市大规模基础性建设(路,医院,学校等)基本封顶,提升空间没那么大 8 房地产商金融负债率90%,而香港40%,欧美50%,政府给的70%红线,仍然有很多企业没达到 而房地产会不会雪崩? 不会,会想尽一切办法使其软着陆,因为房地产占比我们的GDP10个点,如果没搞好负增长了,那就是极大不稳定,所以会限制新房建设,保障存量交付 房价会不会继续涨? 不一定,北上广深等人口涌入的地方,仍然是人口流入有需求,可能会涨,但是也不会疯狂了,因为流动性变稀释了,而人口流出的城市,尽可能在租售比离谱之前跑掉,是安全的做法

封面图片

69岁的Java之父终于退休了 他竟然也经历过职场PUA

69岁的Java之父终于退休了 他竟然也经历过职场PUA 就连国内不少媒体也发文,报道了这位计算机届的传奇人物。不过说起来,如果不是学编程的,可能对高斯林这人没啥印象。特别是一听到 Java 之父这个名头,就容易联想到网上那些个所谓的 “ 名师 ” ,动不动就整出个 Java 之父、 Java 继父、 Java 奠基人,注水程度都能帮非洲解决干旱了。但玩归玩闹归闹,别拿 Java 开玩笑。高斯林之所以会被称为 Java 之父,是因为这门编程语言,就是他正儿八经开发出来的,真 ·Java 亲爹。不信你看看这锃亮的脑门。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 Java 现在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开发语言之一,就算是没学过编程的人,应该多少也听说过 Java 、 C 语言和 Python 吧?大概 90 年代后期到千禧年初期,覆盖面最广的语言应该非 Java 莫属。现在往前数个十几二十年,不少程序员学的第一门编程语言也是 Java ,很多企业级应用和网页都是基于 Java 开发出来的。就冲着这贡献,高斯林这人,还是很值得唠一唠的。12 岁,世超放学回家还在看奥特曼的年纪,高斯林就已经能自己动手做电子游戏机了,就连隔壁邻居家里的收割机坏了也来找他修。可以说,这位老哥打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而计算机,也几乎贯穿了高斯林的整个求学之路和职业生涯。1983 年,博士毕业的高斯林直接拿下了 IBM 的 Offer ,羡煞了不少旁人。要知道, IBM 在当时可是业界数一数二的领头羊,不少学计算机的都想进去一展拳脚。不过高斯林和 Java 的缘分并不是在 IBM 开始的,甚至加入 IBM 都不能称之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给 IBM 设计了第一代工作站 NeWS 系统,但 IBM 的领导,估计是觉着工作站这玩意儿没啥搞头,也就不怎么看好高斯林。所以呆了不到两年,高斯林就从 IBM 跳槽到了 Sun Microsystems 。至此,命运的齿轮终于开始转动了。他和 Java 的故事,也即将在一个盛夏开启。大概是在 1991 年 5 月, Sun Microsystems 内部整了个 “ GreenTalk ” 的项目 ,让高斯林和其他几个小组成员一起负责。不过这个计划,最初并不是为了开发新的编程语言, Java 属于是后来误打误撞开发出来的。起初呢, GreenTalk 想给一些家电设计控制系统,选用的也是当时比较流行的 C++ 。但高斯林他们发现开发者容易在使用 C++ 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被自家公司开发的编译器搞得焦头烂额, API 极其难用,所以他们就想着要不干脆直接开发一种新的语言出来好了。不过据传啊,没有继续选 C++ 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高斯林本人很讨厌 C++ ,觉得它太复杂了。。反正一不做二不休,有了想法之后,这帮程序员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干。有意思的是,因为新语言是在 C++ 的基础上做了不少改动,以至于开发出来的时候,高斯林很想叫它 “ C++  ” 。得亏是让其他成员给拦下来了,才起名叫 “ Oak ” ,灵感来源于高斯林办公室外面的一棵橡树。( 感觉也挺草率的就是了。。 )但这,还不是 Java 的终极形态。前面也说了, GreenTalk 一开始是冲着家用消费电子去的,高斯林他们把 Green 操作系统、 Oak 语言啥的都开发好了, Sun Microsystems 还把这个计划转化成了子公司 “ FirstPerson ” 。但是吧,他们没想到硬件厂商居然不买账,甚至 FirstPerson 后来都给整倒闭了。。。那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 Oak 总不能就这么搁着吧?高斯林和他的团队琢磨琢磨,又把目光投向了万维网,用 Oak 开发了个 WebRunner 网页浏览器,又把 Oak 改名叫做 Java 。( Oak 的商标已经被人注册了 )。因为 Java 有 “ 一次编写,到处运行 ” 的特点,你只需要写一次 Java 程序,通过 Java 虚拟机( JVM )就可以在任何平台、操作系统上运行,不需要再修改代码,省时省力。所以当时很多网页开发都开始用上了 Java 语言,正好迎合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求,而 Netscape 、 Oracle 和 Microsoft 接二连三的支持 Java ,也给添了把火。要不说他们赶上好时候了呢,反正改名、路演、正式发布、媒体报道等等一套流程走下来, Java 算是彻底火了。高斯林这位功臣,也继续在 Sun Microsystems 里鼓捣着 Java 的新版本。满打满算,高斯林在 Sun Microsystems 呆了有 26 年,这个时期,应该算得上是他职业生涯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往后,至少在世超的视角来看,就没有再出现过像 Java 这样的神迹了。特别是 Sun Microsystems 被 Oracle 收购之后,换了新东家的高斯林过得那叫一个憋屈。根据外媒 eWEEK 对高斯林的采访,加入 Oracle 之后,他的薪资职级被下调,包括他还有一些其他原来也是 Java 团队的同事在内,都被边缘化了。所以不到三个月,高斯林就忍无可忍跳到了 Google 。可惜 Google 对他来说也不是个福地,才呆了几个月就又双叒跑路了。再后来,高斯林加入了一家做海洋机器人的创业公司, 62 岁了又辗转到亚马逊搞云计算,一直干到了现在准备退休。不得不说,这老爷子是真能折腾啊。别说快 70 岁,现在 40 、 50 岁在职场上都已经算是高龄码农了,像高斯林这样,或许已经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不过我了解到的,即使是像高斯林这种段位的大牛,曾经也被职场 PUA 过。大概是他 61 岁的时候,找工作就被 HR 说年龄太大了。而且对面还直言,如果不是看他 Java 之父的名头,压根都不会给面试的机会。。现在看来,老爷子退休的决定其实还还挺明智的。反正这辈子已经有过 Java 的辉煌了,现在年纪大了找点乐子,何乐不为。就是不知道他说退休之后要鼓捣的那些副业,能不能再出现像几十年前 Java 那样的传奇了。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