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眼下没有任何机制鼓励大家上报阳性病例,没有任何科学可信的感染数据统计,是非常荒唐的。但从评论看,也有人不明白这些数据多重

之前说,眼下没有任何机制鼓励大家上报阳性病例,没有任何科学可信的感染数据统计,是非常荒唐的。但从评论看,也有人不明白这些数据多重要,甚至有人说,“感冒你会上报吗?”“你是不是没被强制够?”前者搞不清全球流行传染病和常见病的区别;后者是没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已经被自己最厌恶的东西同化,成了一根二极管。 当然我也不是学公共卫生的人,只是出于一种基本的好奇:如果说国外也不是每个病例都上报,但是否国外的数据,从一开始到现在,被统计的准确度都差不多?所以可以看趋势? 而我们三年里的统计精确到人(以剥夺所有数据隐私的方式),分母几乎是十四亿,这周开始大撒把,几乎什么都不查了,分母也急速缩小,那这里面的统计趋势肯定是错误的,现在甚至出现了官方数据里感染趋势向下的奇观。 刚跟一位学传染学建模的朋友聊,她说了几点: 1.在欧洲奥密克戎流行期,法国的检测能力是最高的,数据量也最大。法国提前在很多药店布置检测点,测出阳性就直接上报了,最大程度保证了检测能力和数据的真实性。 2.国内大家自测抗原、不上报,当然是被此前的种种强制措施吓怕了。这是科学之外的原因。这造成的数据缺失,就是流行病学里的失序。 3.国内流感之所以有数据,因为流感属于乙类传染病,门诊医生、临床医生会通过传染病系统上报。但因为对流感重视度低,漏报率也很高。(勘误:流感算丙类。甲型H1N1流感2009年曾纳入乙类并按甲类措施防控,2013年划为丙类。) 4.感染数据非常重要,流行病学家可以用数据来建模,预估感染高峰,临床因此可以提前准备病床、ICU等去做好应对。 5.阳性病例是一种数据隐私,如果不是医院上报,要民众自觉的话,社会应该做很多辅助工作。比如上报可以获得病假,学生上报了才能获批回家上网课。英国、日本的患者都能获得政府大礼包,吃的,用的,以此鼓励民众上报的积极性。 6.国内眼下的情况,没有数据,压根无法建模,此刻基本是回到最原始的状态了。 【网评】在国外读公卫的网友早上刚发朋友圈,国内的新冠数据已经没有任何参考意义了,非常可惜。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市政署对新增输入性阳性病例居所大厦加强清洁消毒

市政署对新增输入性阳性病例居所大厦加强清洁消毒 #市政署 因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最新情况并配合防控工作,市政署即时协调清洁专营公司及外判清洁加派人手,今(30日)对新增输入性阳性病例居所及周边街道、大厦公用部份等区域进行大型清洁及消毒工作,尽力减低传染病传播的条件。

封面图片

珠海通报1例阳性病例 在本澳工作

珠海通报1例阳性病例 在本澳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今(30)日早上接获珠海通报,1名阳性病例,为44岁男性,内地居民,居住于珠海,在澳门氹仔濠景花园第29座的保安办公室担任主管,工作期间只在办公室内活动没有外出。11月27日和28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11月29日晚上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该个案目前已在内地进行管控,正在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封面图片

珠海通报1例阳性病例 在本澳工作

珠海通报1例阳性病例 在本澳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今(17)日早上接获珠海市通报,1名阳性病例,为22岁女性内地居民,居住在珠海市,在澳门夹子音乐筷子基分店工作。于11月14、15日的核酸检测呈阴性,16日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据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个案于11月16日经青茂口岸步行上下班,11月15日放假没有上班但有在本澳活动,11月13日曾到过珠海市拱北地下商场快递区。

封面图片

#警报升级! #柬埔寨发现禽流感跨物种传播新病例!

#警报升级! #柬埔寨发现禽流感跨物种传播新病例! 5月24日,柬埔寨卫生部传染病防治司发布紧急通告,近期禽流感病毒(H5N1型)出现从野生禽类向家禽、哺乳动物(包括虎、猫、犬、牛、猪等)及人类传播的趋势。专家担忧该病毒可能进一步演变为人际传播,甚至引发全球大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认为:当前H5N1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低风险",但直接接触染疫动物人员的感染风险可达中低等级。数据显示,动物间传播持续活跃,人类感染病例呈上升态势,不过目前对公共健康的影响仍较有限。 卫生部特别提醒民众: - 避免接触病/死禽类及野生动物 - 处理生禽肉时需做好防护 - 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立即就医

封面图片

本澳应对“猴痘”病毒的跟进措施

本澳应对“猴痘”病毒的跟进措施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按照澳门特区的法律制度,法定传染病列表须由立法会通过,才可以修改。卫生局将在下周呈交修法建议,将猴痘列为法定传染病。 在猴痘成为法定传染病之前,卫生局依法要求各医疗机构和医生呈报相关个案及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已向医疗机构发出猴痘病例定义和通报指引,指引详细讲解了猴痘的定义,临床特征,传播途径,潜伏期和传染期,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学特征...

封面图片

内地新冠病毒活跃水平显著上升,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从3月底到5月4日,内地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比率从7.5%增加到1

内地新冠病毒活跃水平显著上升,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从3月底到5月4日,内地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比率从7.5%增加到16.2%。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内地传媒访问时表示,新一轮新冠感染整体上可防可控,不必恐慌,预测模型显示目前的感染正逐步接近高峰,6月底左右结束,持续6至8周时间。 钟南山说,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是XDV变异株,有较强传染性,但致病力相对较弱,从病原学角度来说,新冠病毒未来为了生存,会减少致病性,目前还不能判断新冠会否「流感化」,不过可以肯定新冠病毒不会消失。 他说,这一轮新冠疫情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早前症状为发烧、头疼、全身疲劳、嗓子疼。但这一次临床反映,「刀片嗓」的症状更明显一些,另外咳嗽也多一些。他也提醒,对于部分65岁以上且有基础病的长者来说,仍存在一定危险,建议感染者要在48小时内尽快服用特效药,避免发展成为重症;又建议在空气不太流通的地方戴好口罩。 钟南山表示,从3月到5月初,香港和新加坡、英国、法国、巴西、挪威的监测数据均显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呈现增加趋势。以香港为例,报告的死亡病例中,83%以上的是65岁以上的人,90%以上的人存在并发症。 外界认为,内地南北方新冠病毒流行时间的差异,或与气候、气温相关。对于这一观点,钟南山认为,无证据显示北方新冠病毒流行差异与气候相关,不过北方可能会结束稍微早一点。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