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数据的失实,大家都知道,上面也知道大家都知道。北京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很多已经居家办公的大公司,也都感染有一半了。

疫情数据的失实,大家都知道,上面也知道大家都知道。北京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很多已经居家办公的大公司,也都感染有一半了。 不要再传什么“快速过峰”,“长痛不如短痛”了。不要忘了病毒传播是指数形式的。大家打的疫苗都不防传染,并且对多数人来说,第三针也都过去少说半年了,而第四针疫苗还没有放开。防传染方面不要寄希望于疫苗。药物储备很重要,但药物不能避免感染,更不能阻止传播。 放任传播是一场豪赌,经济的恢复不在这一天两天,不以操之过急。当下应努力降低疫情蔓延速度,尽可能阻断传播链,压平曲线。“快速过峰”模式蔓延到全国非常可怕。应坚决杜绝疫情在短时间的集中爆发。决策部门应实时监测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的阳性比例,对疾病流行的强度做到心中有数。防疫最终的目的,还是花费最小的代价,最终平稳达到与新冠病毒的共存。 普通人应该做到的是尽一切可能避免感染,避免感染,避免感染。重要的话说三遍。而防传播只能靠认知,靠行动。 要在群体层面降低传播速度,除了静默封城,还有很多可以采取的措施。 大家可能对西方的抗疫有一个误区,认为他们是没有原则的“躺平”放任不管。事实上西方各国都有他们的一套防疫模式,有详细的实施方法和面对不同情况的各种预案,总体来说相当科学细致。 事实上防感染也没有那么难以做到。前面这几年时间我一直是到岗上班,也是直到今年7月因一次不注意才染上的。做好防护是完全可以避免感染的。其实直到现在公司还有大量没感染过的同事。 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降低人群密度,保持社交距离。疫情期间美国CDC建议是时刻与他人保持6 feet (大致1.8米)的距离。在这一点上美国人要求的相当严格。譬如很多实验室会严格限定,一张实验台上同一时间只能一人做实验。与人交谈时尤其要保持距离,同时一定戴好口罩。工作场合能在线交流就不要面谈,能线上开的会议就不要线下开,能在家工作的就不要上班了。室内场所、公交、地铁注意通风,控制人流密度。取消各类聚餐,尽量单独就餐,吃饭时少说话。 关于戴口罩。人员密集区域戴N95,自己疑似阳性戴N95,其余一般可用普通外科口罩。周围无人的情况下可以摘口罩。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跑医院。提倡远程医疗,增加问诊热线,另外,发挥微博等网络平台的求助及问答功能。 关键人员应保持高频率检测。医生、快递人员、出租车司机等与人接触较多的人员尤其应注意。建议进行每天一次抗原检测,外加每周一次的核酸检测。 阳性感染者应进行有效隔离。防传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防止家庭聚集传播,尤其家中存在老年人或有基础病的家人的时候,要对他们负责。自家没有隔离条件的话自行转入方舱或隔离酒店。另外及时做好回溯追踪,及时通知过去两天的密接者,提醒他们留意。 先写这么多吧,回头再补充。 【网评】Drum tower还提到国产的灭活疫苗打三针的保护力度其实和两针mRNA疫苗的效力差不多,如果无法引进mRNA疫苗的话,早日普及booster第四针加强针疫苗就是重中之重。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市卫生健康委提示】近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容易引起社区传播,老年人感染风险增高,更应该重视疫苗接种。请适

【**市卫生健康委提示】近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容易引起社区传播,老年人感染风险增高,更应该重视疫苗接种。请适龄、无禁忌症的市民“应接尽接”。符合加强免疫接种条件的市民,应及时接种“加强针”。

封面图片

#本周热读 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快速传播,新冠感染病例数急速上升,许多已接种疫苗的人也未能幸免。医生敦促人们抛弃布口罩。“佩戴任

#本周热读 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快速传播,新冠感染病例数急速上升,许多已接种疫苗的人也未能幸免。医生敦促人们抛弃布口罩。“佩戴任何类型的口罩都比不戴口罩要好。但布口罩和外科口罩都比不上N95口罩。”医生说。

封面图片

三个月内曾感染新冠病毒者应暂缓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三个月内曾感染新冠病毒者应暂缓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应变协调中心表示,三个月内曾感染新冠病毒者暂不适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应暂缓接种;有关日期,以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为阳性起计。 应变协调中心再次强调,接种新冠疫苗,可减少感染风险,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感染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并呼吁未感染者且尚未接种疫苗或加强剂的人士应尽快接种,即已完成第2或第3剂疫苗接种者尽快接种加强剂(第3或第4剂)...

封面图片

初步检测显示66岁女性患者感染的病毒株为Omicron BA.5

初步检测显示66岁女性患者感染的病毒株为Omicron BA.5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经初步检测显示,66岁女性患者感染的病毒株为Omicron BA.5,而其受感染的源头仍在追踪中。 对于患者及其家人至今没有接种新冠疫苗,又长期往返珠澳两地,应变协调中心认为,类似情况为社区传播带来一定风险,故再次呼吁居民应尽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对自己也可有效减少受感染、重症以至死亡的风险。 ...

封面图片

美国疾控中心(CDC)发文称,全剂量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可以在不戴口罩的情况下与其他全剂量接种疫苗的人群在室内共处,且与来自其

美国疾控中心(CDC)发文称,全剂量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可以在不戴口罩的情况下与其他全剂量接种疫苗的人群在室内共处,且与来自其他家庭未接种疫苗的人在室内共处时也可不佩戴口罩(例如探望生活在一起的亲戚),除非这些人或其同住者属于新型肺炎重症高风险人群。 如果全剂量疫苗接种者身边有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接种者也无需远离其他人或做检测,除非出现症状。 但CDC也说,在许多情况下,全剂量疫苗接种者仍应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例如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至少6英尺(约1.8米)距离,并避开人多和通风不良的地方。在公共场所、与来自多个家庭未接种疫苗的人聚会、探望未接种疫苗人群、或新型肺炎重症或死亡高风险人群或与高风险人群同住的人情况时也应采取预防措施。 CDC认为,即使是全剂量疫苗接种者仍应避免中型或大型聚会;仍应推迟国内和国际旅行;如需旅行,仍需遵守CDC的要求和建议仍应留意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特别是如果接种者身边有人生病时;如果全剂量疫苗接种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症状,应进行检测,待在家里并远离他人;全剂量疫苗接种者仍需遵守工作场所指导方针。 对于如辉瑞或莫德纳疫苗等2剂量疫苗,在接种第二剂后2周视为全剂量接种疫苗;对于如强生的杨森疫苗这种单剂疫苗,在接种后2周视为全剂量接种疫苗。 (美国CDC)

封面图片

所有拟乘坐往外地民航飞机乘客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

所有拟乘坐往外地民航飞机乘客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下称应变协调中心)宣布,因应疫情变化,由即(10)日起,所有拟乘坐往外地民航飞机的乘客,须出示48小时内作出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 应变协调中心呼吁,市民前往外地应注意做好防疫措施,留意当地疫情发展。在抗疫常态下,仍须坚持戴口罩,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保持距离,避免人流聚集。同时,强调应在现阶段有序地预约接种疫苗,疫苗可有效预防新冠病毒肺炎...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