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朋友聊天,他在国内top读医学博士(心内科),已经申请延毕,最近一周七天无休做实验,和小老鼠在一起,压力大到做梦砍人。他们

#内幕消息 晚上和朋友聊天,他在国内top读医学博士(心内科),已经申请延毕,最近一周七天无休做实验,和小老鼠在一起,压力大到做梦砍人。他们宿舍四人,两个延期,两个去读博后,因为都没找到理想工作。 一些他提到的奇怪知识: 1. 人做心超200-300块一次,小老鼠:四百。(科研就是烧钱! 2. 有一个操作是 把小老鼠的心脏取出来,给其中的一根血管堵上,模拟人的心梗状态,再把心脏植回去。(对老鼠跟人都是 折!磨! 3. 上面那个操作想想就很难对吧,有个同学就是做这个做熟练了,院里院外的人都找他干,一天能做100只,已经靠此副业赚了不少钱。(会门手艺,饿不死人! 我问:“那……科研有用吗?” 朋友:“完全没有。不对……(嘿嘿一笑)对我(毕业)有用。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南非欲海岛空投550吨老鼠药 消灭正在啃食海鸟的老鼠

南非欲海岛空投550吨老鼠药 消灭正在啃食海鸟的老鼠 这些老鼠是19世纪初,跟着人类上岛的,经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它们就在这无人小岛上繁衍生息,发展到了不可控的局面。起初,它们吃的是无脊椎动物、昆虫和植物,等这些霍霍地差不多了,又将目光瞄准了在岛上筑巢的海鸟,偷吃鸟蛋,趁大鸟不在啃食雏鸟。到如今,已经开始攻击成年的海鸟,而这些大鸟似乎并不知道危险来临,坐以待毙,也不跑,“心甘情愿”被老鼠啃食。先来鼠,后送猫,灭鼠计划之前还有灭猫计划?马里恩岛是南非的一个偏远小岛,在南极洲附近,面积298km²,这里气候比较冷,风大,无居民,只有科研和气象研究人员会在这里出现。最早,岛上的家鼠是跟着捕鲸和捕海豹的船只来到这里,由于小岛缺少天敌,资源充沛,很快老鼠凭借强大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在这座岛上扎根,并迅速壮大。马里恩岛在生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里是30多种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包括有5种濒临灭绝的信天翁(全球1/4的漂泊信天翁在此筑巢)、14种其他重要海鸟,以及4种企鹅。当捕鲸人离开后,这座小岛就被科研人员接管,主要就是研究岛上动物和气候。然而,老鼠同样没有放过这些科研人员,它们咬坏了食物、设备,还有连接设备的线路,科研人员苦不堪言。于是在1949年,科研人员要求基地送5只猫过来。猫刚来的时候,效果还是不错的,老鼠被抑制住了,可谁知道,猫的本质,是比老鼠更厉害的“生态杀手”。1977年,岛上的猫已经发展至3400 只,除了吃老鼠,这些猫大量捕食海鸟。不知道恐惧也不知道逃跑的海鸟,似乎比老鼠更容易抓,从此猫的食性就开始变了,每年捕食海鸟的数量高达50万只。当发现有一些海鸟彻底从这座岛屿消失了,科研人员才开始“害怕”起来,立马组织了“马里恩灭猫”计划:将患有特异病毒的猫放入海岛,用病毒来消灭猫。到1982年,猫的数量就只有600只了。慢慢地,猫在这座岛上就灭绝了。猫消失了,老鼠卷土而来,就有了现在的局面。从鸟蛋到雏鸟,再到成年信天翁,老鼠越发猖狂2023年6月,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在岛上发现老鼠攻击成年的漂泊信天翁,一种大型的濒危物种。起因是在4月,研究人员发现了8只成年漂泊信天翁的尸体,相继在几周内死亡。尸体很新鲜,翅膀根部有很深的老鼠咬痕,周围还有血迹,研究人员认为这些鸟被老鼠咬死的。为此非常担忧:“当老鼠开始攻击成年信天翁,事情就开始变更糟糕了!”之前拍摄到的照片和视频,都是老鼠攻击雏鸟和鸟蛋,首次有证据表明老鼠会攻击雏鸟,是在2003年。其实,老鼠在海岛偷鸟蛋、攻击雏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之前介绍过戈夫岛的老鼠,它们就会明目张胆啃食信天翁雏鸟的翅膀、脖子、大腿根,还有头皮,照片一个比一个惊悚!攻击未成年的雏鸟,倒还能理解,毕竟雏鸟头骨和翅膀更嫩,更容易被啃食。但是,攻击成年的信天翁,而且是现存鸟类中翼展最大的漂泊信天翁,老鼠是怎么做到的呢?漂泊信天翁是一种大型海鸟,翼展超过3米,目前被证实的最大翼展有3.7米,它们的体长约1.35米,体重可达12公斤。再大的老鼠,在漂泊信天翁面前,都是迷你型的,最后还是将漂泊信天翁咬死了,只能说明2点:一是老鼠实在太多了,才会冒险攻击比自己大十几倍的海鸟,在攻击时采取的是“多对一”;二是面对老鼠这种动物,漂泊信天翁还没有进化出应对之策,根本不知道怎么防御,最后沦落到“等着被你吃掉”和“眼睁睁看着自己孩子被你吃掉”的局面。关于老鼠越来越多的现象,科学家将原因归咎于气候变暖,老鼠繁殖期变长。“投毒”真的有用吗?很多人会很疑惑:向来以“人道主义”自居,为何会愿意“投毒”来消灭老鼠?出于保护目的进行的扑杀,显然对动物是不公平的。“马里恩灭鼠”计划,是南非鸟盟和国家林业、渔业和环境等多部门联合并认可的项目,终极目标是:赶尽杀绝,一个不留。原定是在2020年实施的,现在推迟到2025年(也有地方说是2027年),目前正在筹集资金,目标是2600万美元。之所以多方都愿意用“毒”来解决老鼠,简单来说,是真的没办法了,再不消灭老鼠,岛上多种珍稀鸟类将在30年内灭绝。而且,以目前海岛治老鼠的经验来看,这也是唯一有成功过的方法。已经成功灭鼠的南乔治亚岛,自2011年开始,7年里空投共有330吨“灭鼠药”,该药物是特制的,对岛上其他动物和环境影响非常小,目前该岛老鼠已经灭绝。但这个方法,不是百分百有效的。失败的案例则是前面提到的英国岛屿戈夫岛,当时也希望投放老鼠药灭鼠,但截止到2021年12月,项目宣布失败了,岛上的老鼠还在。与此同时,有人也提出质疑:认为“投毒”之后,会带来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被毒死的老鼠尸体,可能会被其他食腐鸟类吃掉,就会引发其他动物危机。但项目发言人则解释道:“任何行为背后都会带来影响,但目前最重要的是消灭老鼠!”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日本在太空培育出老鼠胚胎 人类未来有望在太空繁殖

日本在太空培育出老鼠胚胎 人类未来有望在太空繁殖 日本科研人员成功在国际空间站培育出能正常发育的老鼠胚胎,为人类未来在太空繁衍后代带来希望。 法新社上星期天(10月29日)报道,日本山梨大学先进生物科技中心教授若山照彦,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团队等研究人员,于2021年8月透过火箭将冷冻老鼠胚胎运至国际空间站。 太空人使用特别设计的设备解冻了这些处于早期阶段的胚胎,并在空间站内培育了四天。研究员说:“这些在微重力环境下培育的胚胎正常发育到囊胚期(blastocyst),囊胚细胞发育成胎儿和胎盘。” 据悉,在胚胎发育早期,受精卵先发育成囊胚,再由囊胚发育成外、中、内三个胚层。外胚层最终发育成机体的神经、皮肤等组织,中胚层发育成心脏、血液、肌肉和骨骼等组织,内胚层则发育成肺、肝、胰腺和肠等内脏器官。外、中、内三胚层的形成过程直接影响胎鼠能否顺利从母体诞生。 这项研究已于上星期六(28日)刊登《iScience》科学杂志上。研究指出,这项实验已“清楚证明重力(对培育胚胎)没有显著影响”。 科研人员在对送回地球实验室的囊胚样本进行分析后,也未发现去氧核糖核酸(DNA)和基因的状态有任何重大变化。 山梨大学及日本国家研究机构理化学研究所(Riken)发联合声明说,这是“史上首个显示哺乳动物可能可以在太空繁殖的研究”,也是全球第一个完全在国际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培育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实验。 声明还说,未来还须将在空间站培育的囊胚胚胎植入老鼠体内,以进一步检视老鼠能否生殖,确保囊胚是正常的。这些研究项目对未来的太空探索及殖民任务或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0月30日 3:56 PM

封面图片

如何比较直博和读完硕士再读博?

如何比较直博和读完硕士再读博? 刘易安的回答 本人属于直博五年的那种。在一开始的时候觉得直博是比较省时间的,因为总觉得自己时间还很长,但越到后面发现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最后花了六年的时间才毕业。 本人觉得直博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是推荐的,就是铁了心的想要进入到学术领域搞科研,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要搞科研。这种人才是非常适合直博的。只要有一点点的犹豫,就非常不建议直接直博,因为这样风险太大。千万不要抱着因为省时间的心态去直博,或者是冲着省事,或者是以直接略过硕士的角度,由于虚荣心作祟而直博。在这种最高学历的诱惑面前,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比想象中更虚荣。但直博是真的需要想清楚的。要想清楚,在读博之后可能失败,或者没达到预期要面临的代价。有可能这种虚荣的代价是脱发,抑郁,乃至于想要更极端做法的思想倾向。 我记得知乎有一个问题就是读博之后都不爱笑了该怎么办。我在博士毕业之后一段时间之内也没有恢复正常的心态。不仅在毕业之前感觉人生充满灰暗,在毕业之后也是如此。在一段时间之内,我都在思考自己能否以这样的心态去成为一名老师,去教学生。但为谋生计,不得不想那么多,直接就刚毕业的时候就找到了教职,现在仍然在恢复正常的心态的路上,读博的后遗症是相当大的。 当然也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对一些事情保持正向的积极的热情。保持热情这件事情,对于十几岁的人来说是容易的,因为岁月不曾在他们这个年纪的人脸上留下痕迹,但是对于一个接近30岁的人来说是比较难的,可能对于40岁的人来说更难。我发现绝大多数的人在读博之前和读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都是踌躇满志的,越到后期,越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力,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对大多数的工作来说,除非要做科研,其实都是不需要读博的。因此,如果不是抱着一颗强烈做学术的心情,最好是给自己留有后路。尤其是那些家境不太好的学生,最好是要先读硕士,然后再考虑读博的问题。 本人经常在想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当时读完硕士之后直接就留北京工作,可能会比现在过的更积极向上一点。但人生没有如果,人生是单行道,既然选择了读博,又选择高校教职这一条路,那就走到底。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刘易安)

封面图片

武汉理工土木工程一博士四年发表 26 篇一作/通讯 SCI,独立组建科研分队发论文15篇,怎么做到的?

武汉理工土木工程一博士四年发表 26 篇一作/通讯 SCI,独立组建科研分队发论文15篇,怎么做到的? 工藤正男的回答 首先声明,没有具体查龚同学的论文清单,但是我个人对这个数字不是很吃惊,这肯定是团队成果,不可能是个人成果! 一方面,一作有共一,通讯也有共同通讯,另外一方面,通讯一般是导师,如果导师把通讯都让给龚同学,我觉得这也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没有什么可说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只要成果经得起查,确实应该把龚同学树立成学习的榜样,优秀难道还不可以,还得被人指指点点吗?我觉得这是对龚同学的不尊重! 并且请大家放心,成果多其实是把双刃剑,比如像优青、杰青等帽子,并不是说你成果越多越好,在高校科研圈,越往上走越注重的成果的质量! 至于说学阀之类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大学教授,你是优青、杰青、院士,难道你还不关照一下你自己的孩子吗?关照又不是造假,我觉得真的是俗人难免! 所以换做是我,我肯定不会对龚同学心生嫉妒,因为咱们嫉妒是一丁点儿用没有!我会去跟龚同学成为朋友,争取实现互补双赢,实现双赢! 但如果这26篇论文里有学术不端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交给武汉理工处理吧! 最后借此机会再说一句:只要学会灌水,半年出一篇SCI都是,具体SCI写作方法详见下面这个大礼包,包括SCI各个部分的技巧! 研究生、博士生全程只靠自己能否发一篇 SCI?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每周五晚10:00视频号直播,敬请关注!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工藤正男)

封面图片

中国医科大学多名博士称通过论文答辩却拿不到学位,学校承认招收时对文件理解有误,此事该如何解决?

中国医科大学多名博士称通过论文答辩却拿不到学位,学校承认招收时对文件理解有误,此事该如何解决? 佳人李大花的回答 小作文里的“1800人”这个数字肯定是夸张了,据说1800是中国医科大学包括硕博在内的全部同等学力人数。 不过学校这么做也确实不太地道,我认真读了几遍,如果选择挑战提升后的毕业条件的话,那么就要同时满足“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或专著”,以及“省部级的科学技术奖励”。 大家都知道,这年头文章易得,奖项难寻啊…… 不过好在学校表示“毕业时间不受限制,什么时候满足了要求,就可以提交授予学位的申请”。 其实根据《中国医科大学 2021 年接收在职人员以研究 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术学位章程》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同等学力的博士主要针对的是在学校附属医院工作的员工,医院提出提升学历的要求,相关在职人员读个在读博士,学校收点学费,皆大欢喜。 据说现在学校通知学生无法授予学位的理由是教育部对学校下达了整改要求,称学校的同等学力博士学位授予条件不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一项规定。 而这项规定,据推断,应该是这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显示,同等学力博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应进行资格审查,其中第二项要求: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其实我觉得倒也不是这些人对一纸博士学位证书志在必得,而更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无奈。很多人在入学前和任职的医院签订了“服务协议”:医院允许申请人请一年多的假去带薪读书,取得学位后,需要继续在医院任职5年。如果最终无法取得学位,这个协议将会违约,需要赔付10多万的违约金。这些同等学力博士在学期间不享受奖助学金相关政策,实验经费也主要靠自筹,每年15000的学费,再加上一些自己负担的实验经费,又是10万多的花销。 原本这些人应该是想靠这个博士学位升职加薪,奔赴大好前程,但是万万没想到,学位飞了不说,20多万的损失几乎已“近在眼前”,所以也难怪直接网上求助。 不过真要说起来,其实这事更像是学校与附属医院之间的一笔糊涂账,只要两家单位能谈妥被波及到的这批人的后续处理,妥善了结违约金相关事宜,或许很多人为了工作,也就默默接受学校的决定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佳人李大花)

封面图片

其实关于 ChatGPT plugins 的大部分 myth,读 OpenAI 这个简短的开发文档都可以得到解答 [1]。

其实关于 ChatGPT plugins 的大部分 myth,读 OpenAI 这个简短的开发文档都可以得到解答 [1]。 比如说,这是不是意味着 ChatGPT 变成了一个操作系统?从操作系统的经典定义 [2] 来说,肯定不是。ChatGPT plugins 做的事情,是在「适当时候」让 ChatGPT 可以和外界打交道。现在的 ChatGPT 是一个受过良好本科教育的知识工作者,不幸在 2021 年 9 月就被你抓到了一个白房子里面关着,就跟美国那个 Jony Ive 一样。你问它的很多问题它凭借自己的积累是可以解答的,只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现在,你和它说,我问你某些问题的「适当时候」我允许你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有更好的答案、更好的办法。比如,机票价格怎么样了?Tik Tok 的听证会怎么样了?你不是理科不好吗,让人帮忙解个方程怎么样?有些事情,干脆你也帮我办了吧。比如,既然问了机票价格,就顺便订个机票吧![3] 它说好啊,但我怎么知道应该去哪儿解决你的问题呢?其实世界上这些工作都已经有不同的仆人做得很好了,让这些仆人先来我们这儿登记一下。这样我们就知道,机票可以去找这个叫 KAYAK 的,新闻可以去问 Bing,解方程可以找 Wolfram Alpha。它在「适当时候」照着登记册出去问了问题,然后回来用它的语言告诉我答案。 这里还有一个厉害的地方是,在这个世界中这些仆人是不说人话的。它们用一种叫 API 的机读语言和其他人进行交互。过去,我们日常用的手机 app 可以代替我们将界面上的操作转化成这种特殊的语言,但我们这位被关了两年的朋友,却能自动把我们说的人话自动翻译成这种语言。 这不是操作系统,而是一种对世界上已有服务的 API 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索引和整合的方式,也给所有已有服务提供了自然语言界面。通过它你可以利用已有的服务获取数据,也进行少量的行动(这一点实际上是出于安全的限制)。 当然,你可以说着这有点儿像一个操作系统,毕竟用户可以交付任务给它……那么它也有点像一个浏览器,有点像一个应用商店,有点像手机桌面,有点像搜索引擎,虽然我觉得它最像的还是……3721 中文网址导航。 用比喻来讨论问题总是不精准的,取决于你关心什么方面,希望获得什么样的隐含暗示。就好像说现在到底是 AI 的 BlackBerry 时刻还是 iPhone 时刻还是 iPhone 3GS 时刻还是 iPhone 4 时刻……Depends。 至于说这个 plugins 系统可以自己给自己写 plugin……至少在目前是不准确的。OpenAI 联合创始人 Greg 在 Twitter 上说的不错,一个 plugin 的开发很简单,你就是为一个自然语言模型来写 API 文档。但这个前提是你得先有 API。如果你已经做出一个 Wolfram Alpha 了,要接入的确是很简单的。就好像给 Chrome 写一个 web app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本质上那只是一个已有网站的书签。 当然了,既然 GPT 已经可以帮忙写代码了,所以你用 GPT 从 0 开始写出一个 plugin 理论上是可能的,但这不是 plugins 系统的开箱体验。Greg 说的「为自然语言模型写 API」,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用自然语言模型来写 API」。目前 plugin 的接口仍然需要写成机读语言尽管理论上,如果你写出足够详细的 prompt,也可以让 GPT 来生成。 这中间的区别也许没有那么重要,也许就是差一层窗户纸。但总之,描述的还不是已经实现的体验。 ChatGPT 的 plugin 系统的设计和之前类似系统比,真的新颖之处在哪里呢?前面说到「适当时候」,在接口中,你可以用自然语言告知 ChatGPT 你这个 API 能干啥,ChatGPT 用自然语言理解了这一点后,就可以自动根据用户的输入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找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你只需要告诉它一次「买机票去 KAYAK」,它就知道下次你问它 UA888 的时候可以去找 KAYAK。 这是不是就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流量分发?大家都很熟悉,在 PC 时代我们抢注文件扩展名、Android 上我们抢注 Intent、iOS 上抢注 schema、搜索引擎上做竞价排名……干的是同一件事情。ChatGPT 想用自然语言来解决流量分发的问题。所以,套用一句话,这是流量分发机制的自然语言界面。 这么一想,什么 SEO、growth hacking……说不定还有用武之地。振作吧! (给不熟的人:这是开玩笑... 我不喜欢这些事情) 其实这也不是 ChatGPT 首创。Google Assistant 接入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也是类似的,只是开发者体验要复杂一些。说时迟那时快,写这段的时候去查了 Google 的文档,发现这个服务即将在 6 月 13 日被 Google 亲手干掉。[4] 这也不是否定 plugins 的创新。事实上,大部分革命性的创新也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稍作改动而已。OpenAI 的研究和工程能力当然是让人惊叹的,但我越来越觉得他们的产品和市场能力也是让人惊叹的。 MIT Tech Review 关于 ChatGPT 开发过程的访谈非常值得一读 [5],ChatGPT 本身也许可以称之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 hackathon 项目(虽然远比一般的 hackathon 要昂贵,但相比于 GPT 本身的投入相信只是个零头)。ChatGPT 把 GPT 重新包装成了人人都能看懂的能力,也许是其意外成功让 OpenAI 不甘于只做基础设施了,他们现在看起来决心直接面向消费者,不给中间商赚差价的机会了。也许,OpenAI 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 Google 或 Apple 了。 Plugins 这个系统相信是在很短时间内拼凑出来的,却足够优雅、有想象力。Go-to market 的能力、连接用户需求和技术的能力、商业化的能力、设计生态系统的能力... 不就是古典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么?怪不得老王也要招产品经理 [6]。可惜,想来想去好像不认识什么活人有这个能力。 你看,为了拖延写稿我宁愿写这么大一段 [7]。没有仔细校对,有错漏请指正。 [1]: [2]: [3]: [4]: [5]: [6]: [7]: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