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多了,通缩根本不存在。

#内幕消息 大家都想多了,通缩根本不存在。 最近,因为3月份的CPI涨幅跌破了1,关于中国进入大通缩时代的讨论不绝于耳。 但其实,在CPI消费的背后,有大量的新数据和现象,都在证明,中国的经济根本不会进入通缩。 首先是3月的出口数据。上周四,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出口意外地急速增长了14.8%,终结了四连跌,全线大幅好于市场预期。 其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额同比增长一倍多,达到创纪录的90亿美元;对东盟的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35.4%,至560亿美元,对欧盟出口也小幅增长3.4%。 这是中国出口自去年10月以来的连续负增长后来的转正,并且一举实现两位数高增长。 除了出口之外,另外一项关键数据是社融。 据央行初步统计,3月,我们的社融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从季度维度看,一季度社融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 其中,有一项关键的数据值得注意,就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当月值6348亿,同比增加70%。 而这背后反应的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同样是最新的统计局数据,今年3月中国70城新房价格中,超过九成城市环比上涨,创近4年新高。很多分析师预计,楼市底部基本确认,市场将逐步进入企稳回升阶段。 所以总的来说,虽然CPI数据背后的内需消费不振,但是出口和房地产市场都出现了阶段性的大幅逆转。三驾马车,一架不行,但另外两架顶上来了。 因此,林斯基预计,大通缩时代不太可能到来。 最近这段时间,各国的政要和知名企业家,都陆续来到了中国,这也一定程度给中国的未来增加了大量的信心。 这其中就包括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法国总统马克龙,特斯拉的马斯克,苹果CEO库克、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晋策等等。 在具体的订单方面。中国船舶获法国达飞海运16艘订单:金额超210亿元,这是史上最大单笔箱船订单。 空客方面宣布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重点拓展最新A320系列飞机的总装能力; 马斯克已经签下了上万台特斯拉Megapack的订单,将于第三季度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其超级工厂。 所以,综上所述,现实的中国经济没有这么糟糕,而未来的预期也远比现在要好。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

中国官媒: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 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陷入通缩,中国官媒发表评论称,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 《经济日报》星期天(4月21日)发表署名“金观平”的评论文章,题为《我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 文章称,中国物价涨幅自去年以来低位运行,引发一些人对中国经济是否会陷入通缩的担忧。 文章写道,当前物价低位运行是结构性、阶段性的,是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 文章称,价格指标属于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当前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下一阶段,随着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商品和服务需求稳步恢复,市场信心不断增强,加上部分农产品价格到了调整拐点,假日消费继续带动旅游出行类消费价格回暖,预计CPI有望从低位温和回升。 文章还写道,中国发展具有坚实基础、诸多优势和巨大潜能,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供需条件有望持续改善,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从基本面看,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抵御风险挑战的韧性和后劲充足。对物价水平低位运行的问题需要重视,但其影响不宜夸大。 受到节后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因素的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在3月有所回落。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4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CPI同比涨幅从2月的0.7%,收窄至3月0.1%。 2024年4月21日 1:39 PM

封面图片

中国发改委:中国经济不存在也不会出现通缩

中国发改委:中国经济不存在也不会出现通缩 中国官方出台一系列提振经济政策后,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说,中国经济将回升向好、长期向好,并强调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 据中国网报道,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星期三(9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作出上述表述。 丛亮介绍,8月以来中国官方为经济稳增长、提信心、防风险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包括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延续优化包括对小微企业税费优惠等一批阶段性政策,出台包括支持民营经济、刺激房地产市场等的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以及划推出一批储备政策等。 丛亮指,随着上述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中国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恢复,进出口降幅收窄,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回落,制造业PMI持续回升,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积累、亮点增多,社会预期有所好转。 丛亮坦言,在经历三年疫情后,中国经济运行仍会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经济恢复必然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当前经济运行中也的确还存在不少困难挑战。但他强调,展望未来,随着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政策效应不断累积,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将回升向好、长期向好。 他并说,目前内外部看空中国、唱衰中国的杂音不少,但“这种论调过去从来没有实现过,现在和未来也注定不会实现”。 针对中国物价走势,丛亮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在国际高通胀的背景下,中国物价总水平保持相对稳定。他认为,虽然今年以来物价仍然是在低位运行,需要引起重视,但是综合来看物价水平、需求恢复、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等这些因素判断,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 ...

封面图片

人行:内地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料物价将温和回升

人行:内地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料物价将温和回升 人民银行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内地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不只看经济增速,判断金融支持亦不能只看信贷增量,认为要减少对月度货币信贷高频数据的过度关注。人行强调,内地中长期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供求条件有望持续改善,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报告指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在负值运行,受猪肉等食品价格高基数影响,耐用品和服务价格升幅偏弱,认为目前物价水平较低,反映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总供求恢复不同步。人行认为,随著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商品和服务需求持续恢复,预计物价总体温和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跌幅有望持续收敛。 2024-02-08 21:09:43

封面图片

片名:《邪恶不存在》又名: 邪恶根本不存在(台) / 无邪之境(港)

片名:《邪恶不存在》 又名: 邪恶根本不存在(台) / 无邪之境(港) 导演: 滨口龙介 编剧: 滨口龙介 主演: 大美贺均 / 西川玲 / 小坂龙士 / 涩谷采郁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23-09-04(威尼斯电影节) / 2024-04-26(日本) 片长: 106分钟 《邪恶不存在》剧情简介 · · · · · · 一对住在东京近郊山村的父女,过着恬静简单、顺应自然的平凡日子,直到村里盛传有开发商要将森林打造成豪华露营区,希望能让居住在市区的男男女女有个可以逃离无聊日常的后花园。而这个为大家好的计划看似能为村人带来经济效益,却会破坏山林的生态环境,更将打乱居民的生活... #邪恶不存在 #邪恶根本不存在 #无邪之境 【第一步点击订阅】:https://t.me/+QklZbVnxVFQxODBl 【第二步点击观影】:https://t.me/c/1559165112/188

封面图片

国台办:厦金海域渔场根本不存在“禁止、限制水域”

国台办:厦金海域渔场根本不存在“禁止、限制水域” 对于渔船翻覆事件,中国大陆国台办称,厦金海域渔场根本不存在所谓“禁止、限制水域”一说。 据中新社报道,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星期六(2月17日)称,2月14日发生的台湾方面粗暴驱离大陆渔船致两名渔民遇难恶性事件,引起大陆各界强烈愤慨,严重伤害两岸同胞感情。 朱凤莲称,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渔民自古以来在厦金海域传统渔场作业,根本不存在所谓“禁止、限制水域”一说。 她称,大陆方面对台湾同胞充满善意,但对台方无视大陆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径也决不容忍。台方应尽快放船放人,做好善后工作,查明事实真相并严肃处置相关责任人,给遇难人员家属和两岸同胞一个交代。大陆方面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一切后果由台方承担。 一艘中国大陆渔船2月14日被台湾海巡追缉时翻覆造成两人死亡,令两岸情势升温。台湾陆委会说,台海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过程并无不当,并要求陆方主管单位对民众进入限制或禁止水域捕鱼的行为加以约束。 2024年2月18日 7:12 AM

封面图片

那个叫威尔逊爱德华兹的人根本不存在

那个叫威尔逊爱德华兹的人根本不存在 教科书级的认知战 中国媒体于2021年7月下旬至8月初连番刊登「瑞士生物学家威尔逊‧爱德华兹」谴责美国施压世卫及恐吓世卫专家的报道,随即引起瑞士驻华大使馆的注意,瑞士当局 经过调查后,在8月10日于推特的官方帐号发表声明,表示引用“瑞士生物学家威尔逊·爱德华兹”的报导很可能是虚假新闻,同时发布三点澄清,全文如下 在过去的几天内,多家媒体发布了有关一位所谓的瑞士生物学家的新闻。 我们感谢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关注,但瑞士驻华大使馆必须遗憾地指出,这是一则错误的新闻。 1、瑞士没有任何登记姓名为「Wilson Edwards」的公民。 2、在生物学界没有以该名字署名的学术文章。 3.发表评论的脸书帐号在2021年7月24日刚开通,至今仅发文一条,帐号好友只有三位,该帐号可能并非以网路社群开设。 类似的事情,我在这两天又看到了。 1. 一个只有200多人跟随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推主白某散布了一个谣言,内容是有两人(A和B)要从柬埔寨雇凶杀王某,王某随后转发,有超过120万 人看到。 2. 于是很多人都认为此事是真的。 被谣传要雇凶杀人的两个人于是都被死亡威胁。 其他人也予以转述,放大了事件看上去的「真实性」。 3. 有人还原当时的真相是直播间突然闯入一人C,说要雇凶杀人,随后遭到A和B谴责,随后C被踢出直播间。 但该真相贴只有2万多人看到。 4. 被造谣的两人中,A求饶,王某出来装好人,让大家放过A。 若真是认为不该开盒A和B,也应提出在法治国家,不能网暴乃至直接威胁B。 但王绝口不提放过B,因为B没有求饶。 5. 网路上对法轮功的谣言也是如此,被这样放大了几百倍。 类似的手法被多次使用。 因为这类手法当收入教科书,特发此帖。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