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有博主爆料,自从张馨予公开发声谴责虐待动物者后,个人信息遭到了非法窃取并被曝光。根据博主爆料截图,被信息的还有舞蹈家

5月30日,有博主爆料,自从张馨予公开发声谴责虐待动物者后,个人信息遭到了非法窃取并被曝光。根据博主爆料截图,被曝光信息的还有舞蹈家金星、演员赵露思等人的手机号、身份证、社保信息等。对此,有律师称,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通过网络发布他人包括手机号码在内的个人信息或将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可能受到刑事处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明星谴责虐待动物者却遭曝光个人信息

明星谴责虐待动物者却遭曝光个人信息 今天早上,#明星谴责虐待动物者却遭曝光个人信息#的话题,登上全国热搜第一! 5月30日,有博主爆料,自从张馨予公开发声谴责虐待动物者后,个人信息遭到了非法窃取并被曝光。 根据博主爆料截图,被曝光信息的还有舞蹈家金星、演员赵露思等人的手机号、身份证、社保信息等。 昨天晚上7点,该博主再次发博:三位男明星被非法扒出了个人信息,包括王一博、姜云升、肖战。 “继他们预告之后,又有三位男明星被他们非法扒出了个人信息!!!最可怕的是,如果那么多人的关注都无法制止他们的恶行,那下一个被开的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认识的任何一个明星,甚至就是为此事发声的你我他!这不是虐猫,也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每一个普通无辜人都有可能被卷进的漩涡!” 今天中午11点,该博主更博爆料:“最新受害者是鹿晗和王源,这是继张馨予,赵露思,金星,王一博,姜云升,肖战,章若楠,之后的第八,九位明星。” 标签: #隐私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你可以拒绝算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第四条对这里提到的个人信息进行了定义: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

【你可以拒绝算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第四条对这里提到的个人信息进行了定义: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其实这里的个人信息在大众语境里,就是数据。 #抽屉IT

封面图片

内蒙古14家机构因未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受到处罚(下)

内蒙古14家机构因未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受到处罚(下) 经查,该犯罪团伙依托涉案的售楼企业、装修公司,通过“买卖、交换”等非法途径获取特定自然人信息,以“数据分筛、介绍客户、品牌融推”等所谓的“信息共享”方式传播扩散,并以此为目标客户进行“精准”业务推销,严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经法院审判,犯罪团伙中张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未构成犯罪的温某、王某、马某等16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第六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依各违法情节,分别处2千到一万元不等罚款。公安机关同时开展一案双查,14家相关企业因未全面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依据该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喀喇沁旗公安网安部门依法责令相关企业进行改正并给予行政警告,对相关责任人员总计罚款6.8万元。 更多新闻热搜:

封面图片

揭开倒卖个人信息黑幕,买家多为赌博网站老板!

揭开倒卖个人信息黑幕,买家多为赌博网站老板! 数字化时代,是谁在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这背后有什么黑幕? 近日,淄博市公安局临淄分局侦破一起重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斩断了一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黑色利益链,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扣押作案电脑18台、手机86部。 交易截图背后有“主角” 临淄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某网站上显示多条公民个人信息广告及交易截图。民警敏锐认识到,这背后可能是一起违法贩卖公民信息的案件。民警顺藤摸瓜,对线索开展深度分析研判,最终在某平台中发现了其背后的“主角”。 临淄警方成功固定了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证据,还原了该犯罪链条运营模式,摸清了犯罪团伙组织脉络,将涉嫌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作案团伙成员乔某、刘某、王某、马某、刘某某等5人被抓获归案。 随后,民警乘胜追击,网上网下同频发力,经过1个多月的持续奋战,警方组织集中抓捕收网行动,专案组辗转奔赴各地,成功打掉这一以陈某为首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 经审讯,自2019年底以来,该团伙作为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中间商”,通过多个聊天软件与卖家及买家取得联系,根据买家需要,从卖家手中购买公民个人手机号码倒卖给买家从中获利。这些手机号码均源自各网赌平台,买家均为网赌网站幕后老板,购买手机号码就是为了向使用者精准推送赌博网站广告,达到引流的目的。 目前,乔某、陈某等17人均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提醒: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轻易提供个人信息,不要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短信及链接。同时,要在官方平台进行购物、借贷,自觉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以免被不法分子获取利用。

封面图片

个人信息保护法 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七方面主要修改

个人信息保护法 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七方面主要修改 •限制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草案三审稿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 •不得向用户强制推送个性化广告 草案三审稿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个人提供拒绝的方式。 •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列为敏感个人信息 草案三审稿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并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对此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明确逝者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草案三审稿明确,自然人死亡的,其近亲属为了自身的合法、正当利益,可以对死者的个人信息行使本章规定的查阅、复制、更正、删除等权利;死者生前另有安排的除外。 •健全投诉、举报机制 草案三审稿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加强有关部门查处案件的协调配合。 •跨境转移个人信息保护不应低于中国保护标准 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境外接收方处理个人信息的活动达到本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标准。 •新增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规定 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个人请求将其个人信息转移至其指定的个人信息处理者,符合国家网信部门规定条件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转移的途径。 (,,) 最后一条 个人信息可携带权 还是很给力的,如果落实了就可以不用再羡慕欧洲 GDPR 人

封面图片

中国拟立法赋予公民对个人信息更强的控制权。8月17日提交立法机关三读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新增了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规定。该条

中国拟立法赋予公民对个人信息更强的控制权。8月17日提交立法机关三读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新增了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规定。该条款若最终获得通过,个人信息跨平台转移将有法定依据。受访法律界人士表示,此举有利于防止互联网巨头的信息垄断,保障个人对其信息的决定权,也会增加企业成本,产业界对这一规定入法意见较大。 个人信息可携带权利由《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三审稿第四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即“个人请求将其个人信息转移至其指定的个人信息处理者,符合国家网信部门规定条件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转移的途径”。根据立法流程,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一般经三次审议后交付表决。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已接近完成,正式的法律文本或将很快出台。 在初次征求意见阶段就有学者向财新记者表示,产业界就该法是否写入个人信息可携带权分歧较大,一些互联网巨头追求处理个人信息的自由度,减少企业责任和降低成本,所以反对写入或意见较多,以避免个人将数据转移至企业的竞争对手,因为个人数据被互联网企业视为重要资产。 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由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第二十条创设,指的是数据主体有权获取其提供给数据控制者的个人数据,其所获取的个人数据应当是结构化的(structured)、经常使用的(commonly used)、可机读的(machine-readable),且不受障碍地将这些数据传输给其他数据控制者。这一权利被认为有利于防止企业利用数据优势形成垄断,利于强化个人对数据的控制,体现决定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石佳友是呼吁立法明确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学者之一。他告诉财新记者,规定可携带权有助于打破信息垄断,促进信息共享流通,防止形成数据孤岛,同时强化个人的权利保护,使之能在更大程度上控制和利用个人信息。石佳友举例说,携号转网即是可携带权最常见的例子,即个人有权保留原手机号码而更换电信运营商。 石佳友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三审稿写入相关条款,在立法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目前规定的可携带权写得较为原则,且前提是要“符合国家网信部门规定条件”,若该条款最终通过,仍有待网信部门出台实施细则。另外,可携带权的落实可能会增加企业的义务和成本,比如增加企业的额外工作量,或导致其流失客户资源,一直争议较大。此次立法料将对产业界产生重大影响。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三审稿还有以下方面的修改:对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作出针对性规范;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完善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规则;完善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对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及违法处理个人信息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提出明确要求等等。 (财新)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