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条猴痘的微博,评论区里跳出不止一次「死基佬」的评论。

上一条猴痘的微博,评论区里跳出不止一次「死基佬」的评论。 我之前跟朋友说过,就算再来十场新冠,一些人还是不长记性。 控制传染病可以靠NPI,可以靠疫苗,可以靠药物,但从来没有靠侮辱他人这种手段。一些人的家人、朋友或者自己就是传染病污名化和歧视的受害者,自己却对侮辱他人乐此不疲。 远的一百多年前,旧金山的华人社区被当做当地几轮天花和鼠疫的疫情源头,大量华人遭到排挤; 近的就这三四十年,曾经的乙肝歧视导致多少普通人的受教育权、平等就业权受到影响; 再近一点,一些人辱骂海外留学生「千里投毒」的话语,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只问一点,人类历史上控制或者消除哪一种传染病,靠的是污名化或者攻击某个群体?包括现在的猴痘,我多次说过,我们要反对的是危险行为本身,而非患病群体,更不是扩大化到没有危险行为的同类人群。 传染病患者是病人,不是罪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本澳应对“猴痘”病毒的跟进措施

本澳应对“猴痘”病毒的跟进措施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按照澳门特区的法律制度,法定传染病列表须由立法会通过,才可以修改。卫生局将在下周呈交修法建议,将猴痘列为法定传染病。 在猴痘成为法定传染病之前,卫生局依法要求各医疗机构和医生呈报相关个案及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已向医疗机构发出猴痘病例定义和通报指引,指引详细讲解了猴痘的定义,临床特征,传播途径,潜伏期和传染期,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学特征...

封面图片

香港出现首例猴痘输入病例

香港出现首例猴痘输入病例 据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报道,香港首现一宗猴痘输入个案。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6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一名男子从菲律宾乘坐飞机抵港,入境后在检疫酒店感到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及治疗,院方检测后发现,该男子猴痘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张竹君也表示,暂时未有任何人列为密切接触者。

封面图片

中疾控:中国自主研发猴痘mRNA疫苗将进入临床试验

中疾控:中国自主研发猴痘mRNA疫苗将进入临床试验 中国疾控中心发表报告称,中国自主研发的猴痘mRNA疫苗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星期五(2月16日)报道,中疾控周报官网当天发布一篇题为《猴痘疫苗的研发现状与进展》的综述报告,披露中国猴痘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并称猴痘疫苗的国内研发进展迅速,中国自主研发的猴痘mRNA疫苗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上述报告称,自2022年以来,全球已报告多例猴痘感染者死亡案例,主要为免疫力低下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等,中国也先后报道多起猴痘散发病例,数量仍在上升。疫苗接种是预防猴痘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全球范围内仍没有专门针对猴痘的预防疫苗获批,迫切需要一种更安全、更有效和高度特异性的猴痘疫苗。 报告指出,中国已有多家生物药企以及科研机构开展了猴痘疫苗的研发工作,主要研发类型为复制缺陷型猴痘减毒活疫苗及猴痘mRNA疫苗。其中,进展较快的是中国生物疫苗研发团队。 据介绍,中国生物开发了三种针对猴痘的候选mRNA疫苗VGPox1-3,VGPox1-3具有独特的抗原设计,在免疫小鼠上可强烈诱导抗痘病毒特异性抗体,较现有减毒活病毒疫苗更为安全,而且免疫后能够更早地产生预防病毒的中和抗体。 此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研发团队开发出多价猴痘mRNA疫苗,攻毒实验显示能够100%保护小鼠免受痘病毒攻击,且多种指标证实其安全性良好。 不过报告也称,现阶段猴痘疫苗的研究进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实验进展缓慢、缺乏临床试验数据,以及与猴痘疫苗的当前变异和特异性相关等系列问题,但“相关动物实验的结果增强了我们对新一代猴痘预防和治疗疫苗研发成功的信心”。 中国2022年9月检出首例猴痘输入病例,去年9月,中国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显示,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沙斯)、爱之病、狂犬病、麻疹等。 2024年2月17日 1:01 PM

封面图片

中国医师预测当地未来或出现猴痘在家庭内传播情况

中国医师预测当地未来或出现猴痘在家庭内传播情况 中国通报女性猴痘感染者个案,感染综合科医师预测,女性感染者人数在未来可能会增加,甚至可能出现猴痘在家庭内传播的情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官网公布,中国大陆在8月新增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五人为女性,发病前21天内均有异性性接触史,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可能性大,“异性伴侣中三例为猴痘感染者、一例近期有出疹史、一例无猴痘相关症状”。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决定,自星期三(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冠病也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据中国《人民日报》报道,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说,出现女性感染者,意味着中国猴痘感染人群进一步扩大。赵卫建议,预防猴痘感染的方法是尽量避免接触患者,“特别是他们的皮疹和体液,注意外出活动后,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指出,过去三个月,中国绝大多数猴痘感染都发生在男男性行为比较活跃的群体中,猴痘在国外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样是男男性行为接触。 李侗曾说,从传播途径上来说,无论男女,如果发生皮肤密切接触,就有被感染的风险。由于感染者的皮疹液中携带病毒,一旦病毒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上的细微伤口进入身体,就容易引发感染。一些男性感染者也会与女性发生性行为,因此出现女性感染者是很自然的情况。 李侗曾也说:“未来女性感染者数量可能会增加,甚至可能出现家庭内传播,例如老人和孩子被传染了,但概率较低。预防的策略是不变的,大家不必恐慌。” 李侗曾提醒,要尽量避免和健康状况不明的人发生密切接触,尤其是已经出现发烧、疱疹的人群;当个人身上有伤口时,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去人员密集场所,要注意使用创可贴、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意外接触感染。此外,感染者本人要做好自我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封面图片

卫生局举办“猴痘预防、诊断及治疗”讲解会逾百名医护出席

卫生局举办“猴痘预防、诊断及治疗”讲解会逾百名医护出席 #卫生局 为加强澳门前线医护人员对猴痘传染病的认识,卫生局日前举办「猴痘预防、诊断及治疗」前线医护人员讲解会,卫生局、镜湖、科大和银葵医院合共逾百名前线医护人员出席。 是次讲解会由卫生局郭昌宇副局长主持,仁伯爵综合医院感染科李德明医生及皮肤科AZEVEDO DE OLIVEIRA COELHO, RICARDO医生负责讲解...

封面图片

猴痘病例渐增 台陆委会吁赴陆做好预防

猴痘病例渐增 台陆委会吁赴陆做好预防 中国大陆猴痘病例数量渐增,台湾陆委会提醒民众,8月大陆已新增超过500例猴痘病例,赴大陆旅游应“做好预防措施”。 根据中国大陆国家疾控局消息,去年9月大陆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今天6月开始新增本土猴痘病例为106例、7月491例、8月501例,目前大陆20多个省份已有病例。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陆委会星期五(10月6日)晚在社群媒体贴文指出,大陆自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提醒有计划要前往大陆的台湾民众做好预防措施。 陆委会也提醒近期曾经前往大陆的民众,若出现皮肤病灶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脓疱等,以及发烧、畏寒、头痛、肌肉痛、背痛、关节痛等疑似症状,应尽速佩戴口罩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师旅游史、高风险场域暴露史及接触史。 公开资料显示,这是陆委会首次发布针对猴痘的旅游提醒。 目前陆委会官网上的“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旅游警示讯息”仍显示为“黄色”灯号,也就是需要“特别注意旅游安全并检讨应否前往”,但理由并不是猴痘,而仍是“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情,以及大陆实施“反间谍法”修正案、香港实施国安法等。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